况晓珍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学生的思维也时刻在发生变化,他们对课堂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接受知识,而是在生活中灵活应用知识。这就要求教师用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把知识精心“包装”起来,使学生在精美的外表引导下,乐意接受这份教师准备的“知识大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课堂进行“包装”。
一、把新闻时事引进课堂,让课堂“有血有肉”
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让人们有许多途径随时掌握世界动态。作为小学生,他们在生活中也能通过电视和网络了解到各种新闻,但他们往往只是匆匆一瞥,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更不会思考新闻和课文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应该为他们搭建好这座联系的桥梁。
在教授《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时,笔者没有选择参考书上生硬的导入模式,而是把马来西亚飞机失踪事件引入课堂。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看到了马来西亚飞机失踪的新闻吗?在大家都疑惑飞机去哪儿的时候,你是否知道飞机在高空中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方向?如果想知道更多关于飞机飞行的秘密,就认真学习今天的课文《蝙蝠和雷达》。”通过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因为有很多学生了解了这个新闻,非常关注飞机失踪的原因,而这篇课文的重点就是研究飞机正确飞行的原理。这种新闻时事和课文知识的吻合让学生爱上了探索、爱上了学习,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望。
经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他们明白了雷达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课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用课文知识来揭秘新闻事件,试想处于最有好奇心年龄阶段的小学生,有谁会不感兴趣呢?在学生的揭秘和讨论中,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请“导游”走进课堂,让课堂美起来
为了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许多写景的课文。风景如画的名胜古迹自然令人心旷神怡,但年级尚小的学生们真正浏览过的景点毕竟有限,仅凭课文介绍难以让学生体验到这种自然之美,使得美景和学生之间有些距离。为了拉近这种距离,教师要充当好“导游”这个角色,利用多媒体课件多多展示美景图片,让学生真正享受美。
在讲授《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时,笔者把握住了向导这一身份。把自己曾经看到的美景及浏览时的想法真实地为学生讲解,再配上当时留下的照片。学生一下子兴奋了起来,他们觉得浙江金华的双龙洞并不是遥不可及,而就在自己身边,就像自己亲身经历过。其中印象最深的要数对洞口孔隙的描写,书本上写道:“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而通过自己游览时的记忆笔者做起了进洞的动作,并把当时拍下的洞口照片展示给学生观看,学生瞬间感受到了作者进洞的那种紧张、担心的心情。
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一堂语文知识的旅游课必然深入学生的心中。有几个同学在课堂上就表现出了对双龙洞的无限向往之情,也许这就是学会欣赏美。
三、让课堂成为赛场,让课堂“比”起来
诗歌作为语文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不得不引起教师的注意。但是小学阶段诗歌的学习又是一个难点,学生还不能从简短凝练的诗歌中感受出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时候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让学生朗读诗歌,正如古语所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虽然很多教师都知道朗读对理解诗歌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学生只能读一遍、两遍,再要多读几遍,他们便失去了朗读兴趣,更不用说饱含深情的朗诵。
在教授高洪波的诗《和我们一样享受春》时,面对对诗歌失去欣赏阅读兴趣的学生,笔者果断将诗歌课堂变成一次朗诵比赛,并通过不同形式的分组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诵兴趣。首先,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让两组进行比赛,一组朗读时,让另一组的学生当评委,认真听,并找出他们的不足。这时,学生开始投入热情,朗读效果马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课堂进行到这,并没有就此停下,而是继续将比赛分男女进行。后续的比赛,他们不但没有失去热情,反而越读越有劲,男生的气势和女生的柔美都表现出来了。教师作为引导者,让学生们在比赛中享受到了朗诵的乐趣。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锻炼,诗的感情在朗诵中呼之欲出,趁胜追击,把诗歌的意义和意境让学生也轻松掌握了,更惊喜的是在课堂中超过半数的同学已经能把诗歌背诵出来了。
上完这节课,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也轻松,诗歌的思想感情在朗读的帮助下水到渠成,达到了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
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笔者始终相信“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上课之余,常常思考如何使自己的课让学生乐意接受,变换课堂形式,把语文课堂的大门打开,让更多的新鲜空气进入课堂,进入每个学生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