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从师资队伍、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材体系多方面加强建设,进行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形势政策;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194 -01
一、新形势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被动教课,学生被动学习,课堂出勤率较低。
形势与政策课的讲解大部分教师以宣读、讲解文字材料为主,这种授课方式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升作用甚小,导致该课程的出勤率和其它课程相比较低。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所持的消极态度主要变现为两类:一类是消极旷课,具体表现为上课时虽然人到了课堂,但是在做其它的事情,如睡觉、玩手机、看其它资料等;另一类是因考勤签到的约束而被动到课堂。学生对本门课程普遍持消极态度,加之讲课枯燥,造成出勤率普遍不高。
(二)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课程的重要性被弱化日常教学存在随意性,缺少常规的教研活动、教学研究和教学观摩等。同时教师队伍结构不太合理,教师的学历层次、学科基础和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目前我校担任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教师大部分由兼职教师组成,且以兼职为主。兼职教师本身经常承担比较繁重的管理工作,对教学的投入相对不足,使得他们很难集中精力和时间去研究一些关于形势政策的理论问题及深层次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力上的局限及资料上的匮乏,导致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空洞枯燥,在教学中显示出理论功底不足,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致使教学效果欠佳。
(三)缺乏设置统一的教学模式与固定的教学体系,教材建设落后,教学形式单调目前,形势与政策课常用的参考资料是教育部制定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和《时事》等资料,它们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些材料还无法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已制约了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的发展。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当中,教学形式途径单一,课程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不强,学生难以学到为自身理解消化的知识,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方案和建议
(一)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授课专业水平。
高校要坚持专职教师专业化、兼职教师多元化、领导和专家队伍常规化的建设原则,严格遵照教师资格的准入和淘汰的相关制度,促进专职和兼职教师队伍的结构合理化、科学化。具体来说,可以建立三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专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队伍、领导和专家队伍。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配备专职教师负责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同时每年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学习、社会实践考察等活动。
(二)构建课程教学新模式,创新教学方式。
高校要根据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和大学生特点,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为了规范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可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分成常规课堂讲授、学术专题报告、社会实践教学三个组成部分,合理划分相应的教学课时比例,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形成综合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新模式。第一是常规课堂讲授。由专、兼职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严格组织实施教学,在课堂讲授中既要注重理论引导,又要注意学生运用基本原理来提升正确分析客观现实问题的能力;既要把握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又要关注时事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和因果联系,增强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教育能力;同时要注重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的变迁,使教学内容不断地推陈出新,以展现该课程的时效性。第二是学术专题报告。就一些社会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定期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举行学术专题报告。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把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和最前沿的学术理论带给学生,以满足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对形势发展的关注、以及对最新政策解读的需要。第三是社会实践教学。结合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同时积极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到社会实践的第一线或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基地、民族传统人文教育基地等进行实际体验,感受国家的发展情况。
(三)根据学科特点,加强教材体系建设。
教材建设是形势政策课课程体系完善和规范的前提和基础,教学环节和过程中的教学研究工作要做到有章可循,必须有教材的支撑。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新鲜时效性对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设一套适应形势发展、满足教学需要的教材体系。可以拓展思路进行探索:采取主体教材与辅助教材相结合,实现教材建设的稳定性和时效性。
形势政策课教材的编写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较稳定的主体教材,即课程的基础部分和统领部分,应充分体现总体性、概括性、理论性的特点,由基本理论和基本形势与政策等两大部分组成。主体教材建设应重点探析当前形势,如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政治形势,国内形势与国际形势相互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等,实现教材建设的系统性、稳定性;另一部分是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编写的辅助教材,突出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契合学生的关注点,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和积极参与,辅助教材在教研室的组织下编写,要做到与时俱进、现实新颖,及时把握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收集更新,实现教材建设的敏锐性和时效性,使学生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国内外形势以及我国的基本原则和立场。此外,要充分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构建新型的网络动态教材体系,满足教材时效性和动态性的需要。
作者简介:吴晓娟(1978-),女,汉族,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