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发展实证研究

2016-12-03 09:13罗中华梁婷吴明蔚张翔
物流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实证研究中药材

罗中华 梁婷 吴明蔚 张翔

摘 要:借鉴国内外理论构建了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运行模型,在对甘肃244家企业调查数据基础上用模糊评价法对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状况进行测度。结果是:第一,该模型包含中药材物流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应用,信息化管理和中药材物流功能四个维度因子,是一个描述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理论的合理框架结构。第二,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整体发展水平还处于初中期阶段,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中物流功能目前是制约和影响物流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第三,信息技术是中药材电子物流的支持体系,应全面嵌入中药材电商物流的整个过程,各模块必须有效协调才能提高中药材物流效能。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的对策。

关键词: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运行模型;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paper constructed an operating model of E-commerce logistic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Gansu with the us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heory. Besides, it also measur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E-commerce logistic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Gansu with fuzzy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survey data of 244 enterprises in Gansu. The result is: First, the model contains four dimension factors which a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business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function of logistic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t is a reasonable frame structure which describes E-commerce logistic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he secon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of E-commerce logistic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s still in the early Intermediate period of the stage, there is large room for improvement, its logistics function is the key issue which restricts and affects its logistics system construction. The thir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support system of E-logistic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t shall be fully embedded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E-commerce logistic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only effective coordination of every model can improve the logistics efficienc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The paper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which can promote the E-commerce logistic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Key word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E-commerce logistics; operating model; empirical research

电子商务物流是一种以网络为平台,以信息为支撑的现代流通模式。电子商务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产物,也是影响和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环节[1]。中药材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发展,为推进中药材进入全球更大市场开辟了新渠道。中药材电子商务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甘肃省大力推进中药材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为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成为推动甘肃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但物流体系的滞后,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传统中药材物流功能主要集中在包装、仓储、运输等环节,信息化和集约化程度低,降低了中药材流通速度和效能,并大幅增加了流通成本,降低了中药材产业的竞争力。因此必须通过研究构建适合甘肃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以解决制约甘肃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瓶颈。本研究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运行模型,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该模型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结合调查数据对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程度进行测量,最后根据测量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为推进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 甘肃省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的必要性

1.1 甘肃是中药材大省

2014年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5.3万多公顷,居全国首位;中药材总产量达到98.8万吨,中医药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2],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甘肃的支柱产业,在甘肃经济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构建现代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使得市场对中药材产品的可得性极大增强,可以进一步扩大甘肃中药材的国内外市场份额,从而有效提升中药材产业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发展电子商务物流是甘肃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1.2 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可以有效提高中药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电子商务能最大限度突破交易的时空限制,使得中药材流通速度加快,从而扩大中药材交易范围,最大限度拓展市场。随着电子商务的有效应用和推广,企业可以利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将自身优势转化为独特的核心竞争能力。传统中药材物流体系环节多,物流速度慢,使得物流成本高,竞争力不足。电子商务物流改变了中药材传统物流供应链各环节功能,使得供应链中效率低下的某些环节逐渐淡化退出,而核心的关键节点功能得到强化,并与其他相关环节有效协调,从而大幅提升整个供应链运行效率。在电商模式下,信息化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在物流各环节中发挥主导作用,直接推动中药材流通效率提高,并促使企业有效整合资源。所以通过电子商务物流可以优化传统中药材物流体系,提升中药材流通效率和效益,从而增强甘肃中药材市场竞争能力。

2 构建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运行模型

2.1 理论分析

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体系是一个多元的复杂有机系统,涉及到多种要素和多个环节的分工与协作,其理论框架的构建应体现在多个层面,并作为一个复杂体系进行研究,从多个维度去抽象和注解[3]。理论上讲,中药材电子商务体系至少应包括:物流信息技术、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应用和物流功能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构面。其中,物流信息技术是中药材电商物流系统化实现的基础和关键,是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体现。物流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二维码、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这些技术为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管理和集约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并奠定了电商物流发展的基础;信息化管理是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的客观要求和有效手段。中药材电商物流信息化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管理信息系统(MIS)、客户关系管理系统(ERM)、企业资源计划(ERP)、办公自动化系统(OA)和制造资源计划等[4],信息化管理大幅提高了中药材电商物流的运行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电子商务应用是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重要的实现手段。通过电子商务应用,中药材物流的专业化、契约化和联盟化得以有效统一,形成有效的协同运作体系[5];物流功能主要体现在供应链环节中的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流通和配送等方面,是推动电商物流发展的配套体系,是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物流功能的完善和现代化。以上四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中药材电商物流运行体系,并以不同的协作方式形成不同运行模式。

2.2 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运行模型

为了全面了解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体系构成及其运作机理,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理论基础上,基于TOE框架(即技术、组织和环境研究框架模型)和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体系构成要素,构建了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运行模型(见图1)。该模型包括物流信息技术、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应用和物流功能四个维度。其中,物流信息技术是基础条件,电子商务应用是基本实现手段,信息化管理是必然要求,物流功能是支撑体系[6]。

该模型当中,四个维度层因子共同构成了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研究中可将物流体系作为运行模型的整体层因子,并将各维度层设置不同观测变量进行量化分析。在各维度层面中,物流信息技术、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应用三个维度因子层分别包含四个观测变量,物流功能维度因子层包含五个观测变量[7],各变量释义见表1。

3 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实证分析

3.1 模型检验

(1)数据来源

本研究通过问卷的形式对相关企业进行调查获取数据资料。问卷内容经过德尔菲技术确定,充分反映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的运行特点,内容构成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关于企业背景的调查题项,另一部分是测量中药材企业电子商务物流运营状况的调查题项。参考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进行测度[8],各题项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共分为7个档次,并用1,2,3,4,5,6,7来代表。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在甘肃省18个市州共发放调查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44份,问卷有效率为93.85%。调查方式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所有调查人员均通过严格培训,调查程序和方式完全一致,避免了人为带来的调查偏差。对调查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后发现,测量题项的偏度系数(Skewness)最大值为0.129,最小值为-0.268;峰度系数(Kurtosis)最大值为-0.196,最小值为-1.013,表明调查样本服从正态分布。被调查企业中,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分别占51%和49%,被调查企业所属行业分配基本合理,从被调查人员来看,综合性管理人员占47.91%,电子商务或物流职能部门专业管理者占35.26%,其他占16.83%,经过t检验,在0.05 显著性水平下,被调查群体对问卷回答无明显差异。

(2)信度检验

为了研究各维度层因子层对应的测量题项内部的有效性,以保证模型结果的稳定性,本研究运用克朗巴哈系数法(Cronbach's Alpha)和项目—总体相关系数法(CITC:Corrected Item-Total Correlation)对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的四个维度层及其测量项进行信度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CITC最小值为0.579,Cronbach's Alpha最小值为0.846。根据相关学者提出的CITC值应大于0.3,Cronbach's Alpha值应大于0.6的接受标准(大于此值则表明各维度层面与测量题项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度)[9],本测量模型中的测量题项均具有较高的信度。

(3)结构模型检验

在SPSS12.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提取,提取特征根值大于1.0的因子,以最大方差法(Varimax)进行因子转轴,对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结果显示:KMO值为0.828,Bartlett's球体值为1 802.93,df值为135.78,达到p值<0.0001的显著性水平,探索性因素分析效果良好。物流信息技术(LIT)、信息化管理(IM)、电子商务应用(ECA)和物流功能(LF)四个维度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超过85.32%。

结构模型检验主要是评价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运行模型的拟合优度和路径显著性水平。本研究使用AMOS7.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拟合优度指标显示测量模型与调查样本数据可以较好适切(拟合优度指标值见表3)。通过t检验对各测量题项在其对应测量维度因子载荷进行检测,在p<0.001的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显著性。表明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是作为一个更高阶的整体层因子存在于各维度层因子之上的,各维度层能够为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运行提供支持。经过计算,整体层因子(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与样本数据之间同样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3.2 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水平测评

(1)测评方法

由于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状况及其在经济社会中的贡献率具有不确定性,是模糊的,故只能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发展水平进行测评。从实证研究可知,本研究构建的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模型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测量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水平框架模型,模型当中的四个维度层因子及其17个测量题项构成了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以此指标体系为基础,利用调查收集到的甘肃244家企业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即可对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水平进行测评。

(2)发展水平测评

为了避免随意性,本研究通过德尔菲技术确定中间等级的量化值,将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水平等级分为“非常高、高、较高、一般、低、较低和非常低”七个等级,并用百分制加以量化,对应分值分别为“100分、90分、80分、70分、60分、50分和40分”(其中设定70分为一般等级),从而计算出各维度层因子相应的模糊评价分值(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值为70.06,为一般等级,说明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各维度层因子来分析,物流功能维度因子评价值只有68.10分,与综合评价值的差距最大,因此是制约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总体发展水平最主要因素。提升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功能是推进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电商应用和信息管理两个维度因子评价分值较为接近,分别为72.13和71.78,略高于综合评价值,表明甘肃中药材生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已经认识到电商应用的重要意义,开始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过程的应用,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并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维度评价值为69.36,较为接近综合水平评价值,表明信息技术利用程度和中药材电商物流发展程度大致相当,企业对信息技术十分重视。但信息技术应用在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中还不是最发达的,还未能对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同样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对中药材物流功能的影响十分明显,其发展水平决定着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程度,因此仍旧要大力推进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在构建了中药材电子商子商务物流运行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因子结构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证明该模型是一个理想的测度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结合调查数据对甘肃中药材电商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了测评,计算出了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和各维度因子评价值。主要研究结论为:第一,构建了中药材品电子商务物流运行模型,提出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四个维度层因子,即物流信息技术、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应用和中药材物流功能。第二,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以甘肃244家企业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是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水平还不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其中物流功能是制约中药材电商物流发展关键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第三,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物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协调作用。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是一个多维的复杂系统,其内在多种要素有机协调,共同发挥作用。其中信息技术是基础,必须契合于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的全过程,才能确保流程各环节协调统一,快速反应,从而有效发挥物流功能,推动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快速发展。

4.2 对策建议

针对实证研究结果,推动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1)加快中药材物流功能体现建设。从实证研究结果来看,物流功能体现建设滞后于中药材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成为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中的短板。近年来,甘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在信息化建设、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有较大的发展,但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方面仍相对较为滞后,使得物流功能发展相对缓慢,必然会影响到电商物流的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要强化中药材包装、仓储、流通加工和运输配送等方面的投资,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从而为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提供最有效支撑。

(2)进一步完善的中药材电商网络服务平台。网络平台是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各维度层因子的运行载体,政府应支持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特色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并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支持,推进网络平台建设更加健全和完善。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应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和经营状况,量身定做符合自身特色优势电商网络服务平台,优化自身物流运作模式,精简流通环节,提高流通速度和效率,降低运输和配送成本,从而提升竞争能力。

(3)优化中药材电子商务供应链网络结构。进一步完善中药材电子商务供应链条,形成中药材电子商务有机体系。一是要提高中药材供应链中各参与主体协作能力,使供应链中各主体(要素)形成一个有机协作系统;二是将中药材电子商务供应链建成一个基于专门信息服务中心提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的动态供应链[10],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以便各参与主体能根据信息变化及时作出策略调整,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基础上提高整个产业系统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4)全面提升中药材电商物流信息技术水平。首先要在完善网络平台基础上,全面普及先进的信息技术,让所有从业者能够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工作;其次要完善中药材流通信息标准体系,实现流通过程的标准化和产品标准化。最后要建立和完善中药材电商物流追溯体系,实现对物流全过程的追踪和监控。

(5)提高中药材电商物流信息管理水平。甘肃中药材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管理,必须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供应链上的全面高效管理。要通过先进的信息手段和计量技术,实现中药材物流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实时移动,提高中药材物流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强化信息的监管,规范信息平台运行机制,协调好各环节关系,推进中药材电商物流体系的各要素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文齐. 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的国内电子商务物流时间瓶颈问题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23(6):3-5.

[2] 罗中华,云立新,王志宏,等. 甘肃中医药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2016,23(2):11-14.

[3] 赵志田,何永达,杨坚争. 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理论构建及实证分析[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273(7):14-20.

[4] 刘成华,贺盛瑜. 基于RFID 技术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研究[J]. 农村经济,2015,8(10):91-94.

[5] 赵志田,杨坚. 电商环境下农产品物流理论架构、检验与发展策略——来自浙江丽水的数据[J]. 中国流通经济,2015,18(6):20-23.

[6] 孙迪迪. 农产品物流模式及其优化研究[J]. 物流技术,2013,68(1):10-18.

[7] 马义奎,马艳红. 运用供应链管理指导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5(2):100-102.

[8] BAMEY J.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0,17(1):99-120.

[9] NUNNALLY JC, BERNSTAIN IH. Psychometric Theory(32nd)[M]. New York: Mc Graw-Hill, 2004:87-90.

[10] 姚冠新,徐静,张冬梅,等. 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综述[J]. 物流科技,2016(1):6-9.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中药材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常被群体误读的中药材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9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真伪鉴别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