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斐然
读不尽的红楼梦
——浅析电视剧《红楼梦》片段
○郭斐然
摘 要:文章针对电视剧新版红楼梦第44集前半部分,从影片内容、叙事手法、人物形象等诸多角度加以分析,以期为红楼梦的研读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红楼梦 对比 林黛玉 悲剧 美丽
影片节选新版《红楼梦》第44集前半部分,从贾宝玉结婚仪式开始到林黛玉死亡为止,双重线索同时推进。一面是被骗的宝玉与不情愿地被迫与宝钗结婚,从迎下轿子到送入洞房的全过程。另一面是黛玉知道宝玉结婚了,希望破灭,万念俱灰,病情不断恶化,直至死亡的全过程。
本片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巧用对比。礼堂的热闹与潇湘馆的凄凉形成对比。为了突显林黛玉的悲剧,分别从声音、人数,场面、灯光等不同方面,不着痕迹地做了处理。平行蒙太奇的使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在男尊女卑、亲疏有别的封建社会,因为要为宝玉办终生大事,而把黛玉丢在脑后,直到那日宝玉那边,大红大绿,热闹非凡,镜头里满是暖色调,而黛玉虽已是病入膏肓,却无人过问。屋内只剩紫鹃和雪雁。画面中潇湘馆内只有竹子、芭蕉,屋内暗淡的灯光,屋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雨打芭蕉本就凄凉,耳边还不时有寒风吹过。所有的细节都暗示着人物命运。
影片后半部分,宝玉知道被骗,娶的是宝钗,而不是黛玉,变得更痴更傻了。贾母、王熙凤等人来看黛玉,这时她已断了气,就那么静静地躺着。看到此情此景,唯有贾母伤心落泪,其他人无非是陪着贾母,装作伤心。由此可知,黛玉这么多年来的生活多么缺少关爱,真真是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王夫人、王熙凤搀着贾母回房休息,王熙凤边走边假装伤心地说:“务必风风光光地让林妹妹走好,不会委屈了她。”人都走了,一切还有什么意义?不过是做给活人看罢了。王熙凤哪是真对林黛玉好,不过是为了家族的脸面。由此也可见封建制度害人颇——过于注重形式,没有对灵魂的真切关怀。
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人物是林黛玉。她是一个完美的遗憾,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她的死亡引起人们的同情,她的死亡具有悲剧美学的价值,如同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一样,令人惋惜。黛玉代表的形象是与世俗对立的,影片巧妙运用侧面表现将其展现。朱大嫂子去看她时说:“好一个聪明伶俐,举世无双的女儿。”影片在黛玉临死前插入了一段她与宝玉、众姐妹嬉戏玩乐的回忆,不仅丰富了影片的内容,浓缩了精华,同时昔日的热闹与今日的悲凉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中唤醒了人们对青春已逝的感慨,对自我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甚至会颠覆过去长命百岁的愿望。人活到鸡皮鹤发、齿落珠黄,说是一种幸福,其实也是一种悲凉。人都喜欢回忆,回忆最美丽、最璀璨的时光。但与其在回忆中度完残生,倒不如在最灿烂的时候隐去。让人生没有秋季,也未尝不是一种幸事。黛玉的一生就是“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写照。“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一个年轻的美丽的如薄雾般忧伤的少女,一生都在无比忠诚地践行着属于她自己的诗意美学,她高贵,孤独,清冷,决绝,如一株临水自照的水仙,不染半点人间烟火气。她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对抗着巨大而又琐碎的俗世生活,与其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残酷社会夺走了林黛玉的生命,不如说是黛玉自己选择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里用全部的泪水跟心血去完成一个遥远的模糊的不切实际的梦。黛玉焚掉了她的稿子,断掉了她的痴情,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与此同时也拒绝了普天之下所有女孩子都不得不面对的“绿叶成荫子满枝”的悲哀结局,拒绝了由一颗无价宝珠变成死鱼眼睛的痛苦过程。高傲如林黛玉,又怎么肯容许自己白发苍苍身形佝偻呢?她永远是画上画的戏文里唱的那个一直美好的年轻姑娘,永远是贾宝玉心口的朱砂痣跟天上的白月光。
影片最后宝玉掉了魂似的,变得更傻了,在窗口吹蒲公英,嘴里说:“原来林妹妹化作了花仙”,幻想着黛玉对他说:“个人的姻缘造化,别人终代替不了。”吹散了漫天的蒲公英,在蒲公英乱舞中结束了。
影片的现实意义在于,使人们在对封建社会感到厌恶的同时,也会对现在的生活多一份满足,对自己的命运多一份安慰,对美好的明天多一份希望。
影片对光影的调度跟色彩拿捏得恰到好处,别有一股子清净幽雅的味道。林黛玉一身青衣衬着大红的衣领,透射出其清冷外表下的火热内心,饮冰态度下对爱情与生命的极度渴望。与眼下许多古装剧一味追求唯美惊艳相比,该片更执着于精神内涵的挖掘,与红楼梦原著契合度较高。
红楼梦是一部美丽的悲剧。黛玉走了,悲剧并未结束。真可谓,花开茶靡花事了,尘烟过,知多少。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长沙:岳麓书社,1987.
(郭斐然 江西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3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