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莉叶
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有效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提问是否有效。因此,实施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也就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与质量。
可是,现今教学提问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提问过于简单,提问缺乏目的性,提问过于笼统,提问的形式单一,提问不平等,等等。为了探索“提高教师提问有效性”的途径,我特意制做了观察量表,从问题内容、提问方式、候答时间、学生回答的维度,对一位老师课上的提问进行了观察,一场观察下来,感触最深的一点是——教师提问一定要有深度。
老师教授的都是清代作家沈复写的《童趣》,该文内容浅显,趣味性强,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老师的问题共有9个,分别是: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自己的童年?清代的文学家沈复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和我们的童年有哪些不同?读音上有问题吗?你能听出读音和节奏的问题吗?这句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有一个词是“鞭数十”中的“鞭”什么意思?这里是一个词的特殊用法理解为“鞭打”,是用真的大木棒吗?是呀,轻轻的打,表现作者什么?还有吗?所有问题都是老师主动提问,学生主动回答7次,2次被动回答。候答的时间都非常短,老师语音落下,就有学生起立回答。
整节课,课堂气氛很热烈,小手如林,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可是,我的脑海里突然想起来那句话:“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笔者认为,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必须经过思考方能举手,即老师的提问要有一定的深度、难度,要有价值。
要使问题有深度,需要老师认真研读教材,细读文本,准确把握课文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围绕教学的目的和重点来针对性的设计问题。《童趣》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味其中的童真童趣,领悟想象、联想的作用,难点是文中字词的掌握。由此,可以设计两个主问题贯穿整节课教学,即“写了什么趣”和“怎样写得这种趣?”,中间穿插对字词的教学,线条明了,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要使问题有深度,需要老师有巧读课文的机智,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吃透。比如,《童趣》这篇课文文质兼美,适合朗诵,因此可以朗诵为突破口,在自读、听读的基础上,设置“能不能仿效古人,进行白文诵读”的问题设置,激发学生挑战心理的基础上,完成课文大意的理解。
要使问题有深度,还需要老师有类读课文的意识,挖掘与已学课文的联系。比如,《童趣》这篇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类似的文章你还读过哪些?通过分析二者的同与异,可以起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效果。
此外,老师问题设置的是否有深度,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应答时间来判断。如果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举手回答,则说明该问题缺少思考价值,没有难度与深度。如果问题提出后,学生认真想了想,深入思考后才举手回答,则说明给问题具有启发性,有思考的价值。
总之,教师对于课堂提问也应努力探求妙法,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有深度的课堂提问中迸射出创造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