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提起宋子文,常想起到他在财界的人气,广州革命政府时代意气风华的年轻财长,政坛要人。要知道,虽然他是金融界人士,但对中国航空的影响,比起一班军界元老,却毫不逊色。从中日交恶初期积极引导美国顾问团来华,到抗战中期赴美谈翔美援问题,处处都有宋子文的身影。
关心由来已久
“国舅”宋子文对中国航空发展的关心由来已久。也许源于北伐期间中国航空人第一次的强势宣传,或者如一切追随新潮的政治家敏锐的观察力,总之,在1930年初期,宋子文对中国航空的关照,可谓战绩辉煌。
宋子文对中国航空发展的“跨界”赞助,从其发起的航空公路建设奖票可见一斑。
其时,日本全力发展航空业,其民间也掀起一阵航空热潮,在这股热浪袭卷之下,日本航空有了十足进步,以至于中国军方的情报人员屡屡报道出惊人的日本航空数字,带给中国巨大的压力。
面对差距,身为财政大员的宋子文不仅联络美国方面进口飞机,还运用财政手段卖起航空公路建设奖券,此彩票堪称民国彩票大王。翻阅《良友画报》和《申报》,根据相关广告统计,截止到战争爆发的1937年夏天,该彩票共售出73期。承售彩票的“大运公司”的会计回忆,“(购买彩票)不仅当时国内为之疯狂,华侨和外国人也纷纷来信订购,这样的信在一段时间每天都有200封以上”;有收藏家认为“航空公路建设奖券”是民国上海四大彩票之一,“每期都抢购一空”,可见其影响力。
彩票中有15万用于建设上海海军制造飞机处,另一笔有60万,用于上海龙华机场的建设。此两笔出处是奖券比较明确的开支。可以看出,以经济手段筹款建设中国航空,彩票是比较成功的办法之一。
但宋子文在彩票发行不久便消匿于政坛,报纸以孔祥熙接手财长并继续谈判军援告以民众,这位年轻果决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政治家,似乎因为什么原因不见了——他与蒋介石之间分歧太深,以至遭遇“雪藏”,直到抗战爆发。
“军心民心实难持久”
1937年中日开战之初,中国空军的战绩曾让日方惊讶,也让中国军民备受鼓舞。但毕竟,中国军备有限,至9月中旬,以南京保卫战为分水岭,中国空军已开始显出疲态。当时,对上海日军的轰击逐次减少,而南京在1937年9月21日,可担任防务的飞机,“仅有霍克Ⅲ的8架和波因(波音)2架”,当飞行员行往西北准备接受苏援飞机之时,他们在轮船上远望南京。其中四大队飞行员龚业悌回忆,“想到首都将面临的危难,我心凄然”。
苏联援华空军的到来给了中国空军有力的支持,但日本零式飞机的出现,以及苏联空军的撤走,才真正是噩梦的开始。
1940年的“璧山之战”,足可证明以中国当时现有飞机来对付零式飞机的结果。当日空战之际,“天空飘满碎片和不断跳伞的中国飞行员”,中方几达无法支撑的地步。零式机飞行速度及高度非常出众,中国的飞机还没反应过来便被打了下去,甚至中国飞行员连自己被什么东西打了下去都不知道,在当时足以引起恐慌。
璧山战后,蒋介石怒斥中国空军太不中用,让他们再去迎击一次零式,挽回点面子。第四大队刘宗武副大队长便对蒋介石说道,“我们的飞机,本来在数量上质量上就都不如他们,如今他们又拿出今年新出的飞机,来打我们10年前的旧货,我们连还手的机会也没有,这样的牺牲有什么意义?”
中国方面开始认识到,是我们的飞机出了问题。
不仅如此,当日本军队只能部分占据中国领土时,他们发起“和平攻势”,诱降中国政府,又派出飞机日夜骚扰后方都城,日日轰炸或盘旋不息,名为“粉碎中国民众的抗战心理”。
而此时,宋子文终于再次出现在政治舞台之上,他来到了美国。
1940年10月,距离“璧山之战”半月有余,蒋介石便电宋子文,“近敌空军在成都猖獗无阻,军心抗战心理渐起动摇,非由美国更新式飞机接济殊难持久”,由此展开争取美国对中国军援的重任:飞机援助。
啃一块硬骨头
当时,面对这一无解的难题,蒋介石面召中国空军顾问陈纳德,告诉他,解决的办法,就是用美国的飞机和美国的飞行员。
而此时在美国的宋子文,“既是蒋介石的私人代表,也是国民政府的全权代表”。蒋介石遂决定让陈纳德、毛邦初等一齐赴美,与宋子文汇合,齐力完成美援飞机难题。
这是一块硬骨头。
首先,美国并未对日本宣战,所有行动,必然受国内中立法案约束,这在开战之初,中航美籍员工集体罢工,陈纳德在上海被人警告几件事都可体现出来;而且美国当时虽然关注战争,但焦点全然在欧洲战场,确切点说,重点对象是英国,所以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在军备全线满足美国陆海军的同时,优先供给英国。中国怎样从英国手中“抢来”飞机订单?
这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美国并不是一味回绝中国。
同欧洲其它国家一面“义正言辞”拒绝援助中国,一面又暗中援助中国一样,美国也是如此。
开战之初,王正廷拜会罗斯福总统,讲明美国一遇中日开战便禁船载运军火,并一切美籍人士在华工作全陷停顿,对我抗战影响甚大。罗斯福一边表示“华军英勇,殊深敬佩”,一边解释美国在表面上需要采取折中办法,“深忧护送(美援物资)而引起战事”,但言语间暗示中国可转运军火到香港、安南,而美政府会“尽力保护”,并切请勿外传此次谈话内容。
之后,中美之间签订的《桐油借款》打开了商贸交易之名的首次援助,中国人民也很给力,提前2年多便完成还款;中美又签订《滇锡借款》,而且,因为轴心国的成立,美国已经开始“制裁”日本。
那么,但凡有一线希望,也不能放弃。
从中国纷纷而来的电报告诉宋子文,中国需要飞机,需要多少,需要什么类型。蒋介石甚至直截了当地说“我(中国)所望接济之武器惟飞机而已”。
事实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
对驱逐机(即战斗机)以及重轰炸机的数量要求是最早开始讨论的。中方起初还很谨慎地要求美方支援驱逐机150架左右,后来具体到“最新式驱逐机300架,远距离轰炸机50~100架。这些数字在电文中一直更改,但其核心意思,即蒋介石对宋子文所言,“获得美国新式飞机为唯一急务”,中方最希望的结果,是1940年底,有300架美国新式飞机来华,并以每月机数的30%进行补充。12月,蒋介石致宋子文嘱其翻译,并转致罗斯福总统的函稿中,对罗斯福说,“(美国对中国)惟在空军与武器补给方面,仍不得不切望大力主持”,并说依中国过去的经验,如果我们有500架美式新机,便“足以牵制1500架日机之战斗力”,所以中国请美国“所造英美两国需用飞机总数中至少抽拨5%~10%以助我,务使在3、4个月内能得到500架以上飞机”。
为“飞虎13A”请来的飞机
陈纳德与毛邦初到达美国向宋子文报道之后,开始紧张的志愿队筹建工作。用什么飞机和怎么招募到飞行员,是最重要的问题。
中国一向青睐美国飞机。毛邦初发回重庆的第一份援机计划中,列出需要:格鲁曼F4F驱逐机100架、布鲁斯特F2A驱逐机100架、北美NA-73液冷发动机驱逐机50架(即P-51“野马”的原型机)、道格拉斯B-18陆基轰炸机50架和洛克希德“哈德逊”双发轰炸机100架等。
但是从美英手中拿到订单实在有困难,毛邦初从朋友处得知,美国方面建议今后分配的飞机额是,每出厂飞机100架,美方分得45架,英国40架,中国分得15架,但是“能否达到目的,尚待各方努力”。
陈纳德也多方奔走,他知道中国喜欢柯蒂斯厂的飞机,而该厂副经理是他的朋友,建议他说,可不可以考虑下性能较一般的P-40B?
就这样为谈判找到了切入口。
宋子文在美国有个好友,是美国财长摩根索,他对中国战况极为同情,经两人多方努力,“又罗斯福总统,海军部长诺克斯费力”,终于首期借得P-40飞机共100架,“前3个星期,先交付36架,其余陆续交付”。同时陈纳德考察,之前中国想租借瑞典订购并停在马尼拉的10架飞机,因中立法案影响,不作考虑。首批飞机因此全系P-40飞机。
人员方面,也因为罗斯福总统一向支援中国的政策,而得以发布一条不能公布的法令,终于让陈纳德在1941年春夏之际召集到如数志愿美籍人员,开赴中国。
宋子文此时还有一困扰,对于首批100架飞机,怎么分配?他离国日久,还不能感受到当时中国空军多么期盼这100架飞机可以分给自己使用(暂不论它的性能好坏)。宋子文此时担心,如果中国飞行员在驾驶这些飞机时出现问题,则“必为美方借口,与两国空军合作问题也不无关系”,所以他建议这些飞机“先交由美志愿军驾驶,并训练我方驾驶员,俟有相当经验之后,再由我队接收,以昭慎重”。而在国内,妹妹宋美龄身为航委会秘书长,又一直支持陈纳德,所以这些飞机最后直接交给飞虎队使用。
促成“驼峰”空运
宋子文不仅全程参与首批援华飞机谈判问题,且对后来因滇缅公路关闭而开辟的“驼峰航线”空运线,也贡献颇深。
1938年底建成的滇缅公路,是中国向世界展示抗战信心的重要地理符号。美国国务卿居里来考察中国抗战情况之际,也特地走了一遭滇缅路。此路在中国尽失港口城市之后依旧能保障接受外国援助。但同时,威胁也日日笼罩。
最糟糕的一次是英国向日本妥协,关闭滇缅公路3个月。这促使中国政府利用欧亚航空公司和中航航空公司的商业飞机去探寻新航路,看看空中运输是否能够成行。
也就是滇缅公路关闭3个月后即将重启之际,蒋介石电宋子文,谈到汽油供给问题。中方认为“以后如新加坡为敌占领,则飞机用汽油亦甚为难。最好能预备大型运输机,由菲律宾运汽油到重庆或桂林等地接济。”
1941年6月3日,宋子文发往重庆的电报,谈到英缅方面的准备,他们已经在密支那建设了机场,而中方如果能在云南驿也建立机场,则“可得一稳捷航线,直接通航”。考虑到中航公司是中美合资企业,宋子文认为,“愚建滇缅空运,莫若并归该公司办理”。
到这里,“驼峰航线”的基本轮廓大概勾勒而出。以后闻名于世的航路也确实按着最初中美双方在电文中设想的样子发展,更因为滇缅公路关闭,在大后方面临失守的危急时刻,担当住血脉重任,为中国运输供给。
另外,宋子文初到美之时,与蒋介石的电文往来,还谈到空军赴美受训问题。他设想3年时间训练出1000名新的空军人员,这就是抗战后期中国空军赴美受训之始。因此时中央航校顾问裘伟德早已返美,宋子文又与其联系,共同制订草案,参照1932年中美合作训练中国空军之事,策划为中国增添新的抗战力量。
宋子文的一生,虽然多与财政关联,但他对中国战时航空发展的贡献,足以青史留名。
责任编辑:吴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