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文坛

2016-12-02 10:28:42
文学教育 2016年34期
关键词:刘宇昆处女作加缪

海外文坛

●2016布克小说奖揭晓

英国当地时间10月25日晚9:49,2016布克奖结果在伦敦市政厅揭晓。美国作家保罗·品第凭借小说《出卖》获奖。《出卖》是比第耗时七年的心血之作,故事发生在洛杉矶市,主角是一名种植大麻和西瓜的“艺术家”。小说以讽刺与幽默的口吻,讲述了一位美国黑人青年的生命遭遇:年幼时被父亲严厉对待;父亲惨遭不幸后回到家乡南加州的黑人聚居区,亲历了有着畸形主仆关系的温情、以及白人黑人在教育、人际相处各方面的冲突,最终选择站上最高法庭,要求恢复奴隶制并实行种族隔离。评委会主席Amanda Foreman把《出卖》称作“我们时代的小说”,特别考虑到当今美国正在进行的黑人运动的情境,她在颁奖词中说道:“《出卖》是很少见的书:它能使用讽刺手法,这是非常难的题材,并非所有人都能驾驭,并且它深深扎进了当代美国社会的心脏,这种野蛮的机智自从约翰逊·斯威夫特或者马克·吐温之后我就再没见过。《出卖》成功地打破了每一项社会禁忌和政治正确的细微差异,它让我们大笑的同时,也让我们难受。它同时做到了既有意思又令人痛苦”。布克奖创办于1969年,以赞助商食品供应公司布克命名。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与诺贝尔奖一样,只颁予在世的作者。任何一本在英国出版的英语原创小说都有机会入围获奖。

●加缪小说处女作《快乐的死》中文版面世

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在写他最著名的《局外人》之前,24岁那年已经写了第一本虚无主义小说《快乐的死》,但因为完成度的问题,此书直至他去世后才得以出版。日前,上海文艺出版社翻译出版了此书,这也是此书首次出中文版。处女作《快乐的死》几乎涵盖了加缪所有的创作和思考的关键词,而且技巧完美,青年加缪的锐气、敏感和热情在此书中展露无遗。《快乐的死》讲述了主人公梅尔索精心设计了一场谋杀从而获得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利用这笔钱他开始追求自己曾经向往的快乐生活,然后事实却是,有了钱的梅尔索依然不快乐,越富有越孤独,越自由越彷徨。小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谋杀案之前梅尔索的生活:贫穷而孤独,生活按部就班、了无生趣;第二部分是谋杀案之后的梅尔索:获得了巨额财富,但孤独仍然如影随形,四处游历,但还是找不到生活的方向,直至最后因疾病而迎来了死亡。在生命的最后,主人公梅尔索方才领悟:快乐的奥秘在于“向死而生”,“他成了众石子间的一颗石子,在内心的喜悦中,回归静止世界的真相”。在小说中,加缪塑造了一个孤单、敏感的社会边缘人梅尔索,精神上和世界的疏离使他每一天都处在煎熬当中。小说以游戏人生的情节设计,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如何才能感受到自我的满足和生命的喜悦?如何才能在无法逃避的虚无和荒诞中获得幸福和尊严?这是加缪一生都在思考的问题,而问题的发端和答案都埋藏在这本生前未能出版的处女作里。

●德国作家称通过《花腔》和《红高粱》认识中国文学

德国国宝级作家马丁瓦尔泽日前来到中国。这位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大作家,在演讲中提到了自己与中国文学的渊源,“我通过李洱先生的《花腔》和莫言先生的《红高粱》,认识了中国文学。那是两部真正伟大的作品。”马丁·瓦尔泽1927年生于博登湖畔的瓦瑟堡,1957年发表处女作《菲城婚事》,从此成为职业作家。在德国,他的文学地位在君特·格拉斯之上。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惊马奔逃》(1978年)、《进涌的流泉》(1998年)和《批评家之死》(2002年)等。其作品以对伟人及反英雄形象的内心矛盾的塑造而著称。他曾获得国内外多项文学大奖,包括著名的德国书业和平奖(1998年)、毕希纳奖(1981年)等,长期以来也是呼声最高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歌德学院(中国)前院长米歇尔·阿克曼说:“马丁·瓦尔泽出版了22部长篇小说,得了德国所有的文学奖。他除了是伟大的作家,还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发言人。他在德国公众中的影响,仅次于德籍教宗本笃十六世。”马丁·瓦尔泽认为,莫言可以与福克纳平起平坐。而对于李洱,马丁·瓦尔泽认为,李洱小说中的反讽达到了极高境界。

●美华裔作家刘宇昆从《史记》找灵感写奇幻小说

据埃菲社报道,刘宇昆在新作《国王的恩典》当中将中国和西方经典史诗融合在一起,重新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奇幻世界。在这本书中可以感受到历史的精髓。《国王的恩典》讲述了一个英雄史诗故事:两个朋友为了抗击没落帝国的暴政而揭竿而起。刘宇昆透过不同以往的文化视角重新诠释了历史经典传说,但却摒弃了传统的故事场景。刘宇昆表示,《国王的恩典》的原材料来自于汉朝司马迁的《史记》。此外,他还从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伊利亚特》和《失乐园》当中汲取了灵感。他将经典史诗去掉皮囊,只留精髓。他的作品重塑了历史经典,但却依然可以让人感受到历史的精髓。报道称,刘宇昆在原创的同时,他还将大量中国的科幻小说翻译成英文。他还表示希望向其他文学领域进军。

猜你喜欢
刘宇昆处女作加缪
一战成名后,他们如何拍第二部电影?
中国银幕(2022年8期)2022-05-30 10:48:04
华裔作家刘宇昆把楚汉战争写进科幻史诗
北广人物(2018年10期)2018-11-14 11:29:59
以译者主体性为视角浅析刘宇昆对《三体》的翻译
语料库驱动下的译者风格研究
中文信息(2017年4期)2017-05-23 12:04:07
王啸坤“处女作”导后感
秋是第二个春
文苑(2016年2期)2016-12-08 11:51:19
刘宇昆:把《三体》推向世界
Viktor&Rolf推出导演“处女作”短片
花样盛年(2016年1期)2016-01-09 04:46:10
加缪的眼神、西装和香烟
人物(2014年4期)2014-11-07 06:48:53
漫画
读书(2014年8期)2014-01-19 06: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