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声音

2016-12-02 10:28
文学教育 2016年34期
关键词:周大新孙频纯文学

作家声音

●周大新认为作家不能为改编而写作

周大新日前做客人民网文化频道时说。“作家对电影电视改编,应该持支持的态度,但是不能为改编而写作。”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可以说,“脚踩坚实的大地,为人民书写”是作家创作的责任与使命。对此,周大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醒我们,作为一个作家,不要忘记养育我们的土地和人民;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要为人民生产合格的、优质的精神产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精神家园,周大新认为,文学的故乡来自于地域文化对作家的滋养。周大新说,自己的文学故乡是河南南阳盆地,它的东边是桐柏山,西边和北边是伏牛山,南边是湖北的大洪山。“这个地方的文化,既受当年楚文化的影响,也受秦文化的影响,还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是一个文化交汇地。”周大新表示,这种交汇的文化,对他有很大的影响。在IP盛行的今天,对于文学作品影视化,周大新也有自己的观点。他表示,作家对电影电视改编,应该持支持的态度,但是不能为改编而写作。“同时,我也希望电影导演、制片人应该负起责任来,既要面向市场,也不要纯粹为了市场,要拍一些有思想深度的作品,不要只是粗制滥造大家看完就忘记了的作品。”

●贾平凹自称对文学批评会冷静思考

作家贾平凹和评论家韩鲁华可以说是合作多年的搭档,近日,《贾平凹韩鲁华文学对话录》在西安首发,恰逢贾平凹文学艺术馆成立十周年。在首发式上,贾平凹感慨,人的一生没有几个十年,这十年也是他创作最重要的十年:“这里举行过很多活动和展览,成立之初也没想过它能办多久,能办成什么样子,这里也是和自己的创作相辅相成的。从某种程度来说,这里也有促进我创作的动力。十年来各界朋友给予关爱,给予支持,自己也很感动,因为在这里以文学之名聚集了一群朋友!”贾平凹感言自己创作几十年来争议很大:“掌声和拳头齐飞,创作很多是需要和评论家一起完成的,无论表扬还是批评的评论,我都会认真去读。年轻时,见到批评的话觉得坐不住,现在觉得这是好事,你可以冷静思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作家来说,最大的好事就是作品出来有人关注。”他说:“《带灯》《极花》问世后,遭遇女权主义者的批评,我自认为是很尊重女性的人,但我觉得批评是好事!我很感谢,自己创作几十年了,至今也还有写作的欲望。”

●杨克认为今年的诺奖对诗人是一个提醒

诗人杨克日前接受腾讯文化访谈,他说:我当然乐见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一个诗人。但听到鲍勃·迪伦的名字时还是有点惊讶,因为我们惯性思维认为诺奖只颁给实验的、先锋的、小众的写作。当然鲍勃·迪伦其实也是最叛逆最先锋最时尚的,我有一本《伊甸园之门》,翻过多次,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与父辈决裂的时代,是《嚎叫》《在路上》《麦田守望者》这些青年英雄们的时代。而且在中国的80年代,年轻的汉语写作者对他们顶礼膜拜。诺奖终于进行了一次反拨复归。从上个世纪下半叶起,诗歌大师日渐稀少,写作囿于技术主义修辞学的藩篱中,越来越诗人圈子化。我完全同意诗歌回到源头与原在,从欧洲教授书本精致的写作回到惠特曼洛尓迦的歌唱灵魂,重返诗歌的精神传统。其实歌德的诗,荷马的诗,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的诗词的魂魄本来就是这样的。诗歌最初就是可以歌唱的。去年我在麦德林国际诗歌节上说:百年来的大师,我个人非常喜欢拉美的诗人,聂鲁达、帕斯等,他们是天才,诗出自生命与土地,大气磅礴。相比起来,近些年盛行的欧洲的诗人更像语言的炼金术士。我以为这几十年间全世界许多诗人的写作过于追求精巧化了。情怀打了折扣。所以我以为今年的诺奖对诗人是一个提醒!

●孙频称纯文学不被太多人接受是因为它有一个门槛

青年作家孙频日前携新作《疼》在北京举办读者见面会。在接受采访时,孙频说,小说集《疼》中的五篇文章分别写了五个故事,“素材来自平时的生活”。在这五个故事里,孙频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她说,这可能是受到西方小说的影响,“我一直比较关注人物内心,关注故事主角的精神分析。比如作家茨威格的小说,我就很喜欢,也一直在描写内心这方面下功夫”。孙频说,这五个故事的素材基本都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照搬”,“对于作家来说,就是一边生活一边积累素材,这是一个漫无边际的过程。而写作,就是把很多素材与人物粘合到一起,然后变形、拼贴”。身为一名纯文学作家,对于写作以及文学创作的意义,孙频有着独特的感受。她觉得,之所以有纯文学或者严肃文学的划分,是因为这类作品基本都是经过读者严密思考的,都蕴含着艺术形式、实验手法,这都是与通俗文学的差距所在。孙频说,纯文学不会被太多人接受是因为它有一个门槛,也要求读者有一定文学修养,“需要读者热爱它,才能进入纯文学的天地”。

猜你喜欢
周大新孙频纯文学
BALCONY
Balcony
“纯文学”概念的历史生成与意义
——以纯文学在近代和八十年代的两次现身为例
周大新称长篇小说是小说家族里的“长子”
周大新 点燃自我 照亮生命
周大新小说《安魂》改编成同名电影
为什么当代人都不喜欢看纯文学?
周大新认为作家不能为改编而写作
视点
“纯文学”界定及其混用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