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一个校本的视角

2016-12-02 01:45麦新转
贺州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贺州外语学院

麦新转

(贺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贺州452899)

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一个校本的视角

麦新转

(贺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贺州452899)

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发展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以四“变”与四“不变”为特征的挑战。制定校本公共外语发展规划,设置英语能力毕业标准,提供语言能力认定服务,对接专业发展需求,提供差异化方案,同时教师自我革新,创新管理,优化教学,则能使大学英语在转型发展中走出困境。

大学英语教学;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差异化

一、前言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公共基础课程模块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及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加强国际间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参与国际学术合作、国际计划、国际联合研发乃至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语言战略支柱”[1]79-82。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英语面临着新形势的挑战。2014年2月,国家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逐步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主要以地方院校转型的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战略走向明晰。2014年,贺州学院加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2015年广西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通知》,提出“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着力增强高校发展内生动力,着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2]1-18。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新形势下,贺州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也面临着人才培养向应用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Science,UAS)转型实施阶段的挑战。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挑战

大学英语改革要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高校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工作[3]1-27。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新挑战,呈现出“变”与“不变”交织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大学英语教学之“变”

1.学校整体向UAS转型,人才培养和服务面向定位呈现新的特点,大学英语教学与改革需向新定位凝聚。《贺州学院发展定位规划(2013—2020年)》指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区域内有影响力和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品德好、基础实、专业精、能力强,在基层留得住、用得上,适应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立足贺州,面向基层,服务区域,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服务分别作为学校发展、培养目标、服务面向的定位。为此,大学英语教学需为基层、区域、基础、专业、能力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作为课程教学,大学英语需紧紧围绕“重基础、强能力”的中心展开。

2.管理重心下移,二级学院自主权扩大,二级学院对大学英语课程的需求将呈现人才培养设计上的差异化。《贺州学院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五年行动计划(2014—2019年)》指出:要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扩大二级学院自主权。二级学院可以根据产业链发展方向、企业(行业)合作伙伴的要求安排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因此,转型意味着放权和尊重各二级学院的人才培养需求,以促进特色培养的形成。因而,不同学院或同一学院不同专业对大学英语能力的要求可能出现差异。如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与历史与行政学院的思想政治专业,计算机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与体育学院等对大学英语能力的要求就不尽相同。与强调某一学院的年级内分层教学不同,要考虑学院内的专业分层和学校内的学院分层,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体系中去审视大学英语课程的差异化布局与教学。

3.教育国际合作和订单模式人才培养对公共外语语种多样化提出要求,使大学英语面临其他语种的竞争与挑战。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合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公共外语能力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对公共外语语种多样化提出了要求。根据国际合作面向的差异,二级学院在人才国际合作培养上出现差异化。国际化合作趋前的学院逐渐表露对公共外语语种的不同诉求。如与英国大学实施“3+1”培养模式将促使应用技术学院重视学生大学英语的能力,与韩国大学的合作,则使设计学院要求改设其他公共外语课程(如韩语)的呼声日趋强烈,虽然目前其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并不乐观。重视并服务于各学院的差异化需求,是大学英语教学与改革必须面对的现实。

4.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设置出现变化,大学英语学分大减,学时骤降。在最低165学分毕业要求未变的前提下(2015级文科专业为160学分),UAS型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了创新学分5分,毕业最低学分要求对缩减。减少大学英语学分,削减课时、学时,为人才培养大局腾出空间,成为一种现实的需求和各二级学院的具体做法。如文化与传媒学院2014级汉语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学英语I、II,各4学分,应用英语I、II,各2学分。与之前大学英语每学期4学分、课程总学分16分的设置相比,作为过渡期已经缩减4学分。在可预见的将来,学分缩减的力度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大,这对大学英语教学和学生英语能力培养将造成较大的压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之“不变”

面对新形势下的变化与挑战,大学英语教学依然存在不变的方面:

1.大学英语大布局仍未成形,甚至未进入顶层构想,课程规划蓝图仍未明确。尚不论省区市层面,单就学校层面而言,自2009年以来,除“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文件的指导意见外,更高层次的课程建设战略规划文件仍未进入学校顶层设计范畴或未列入日程的优先项,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走向缺乏蓝图或路线图。

2.大学英语教学所面向的生源基础仍未有改善,甚至有弱化的倾向,这是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难以有效突破的根源所在。对2015级本专科及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科入学成绩统计发现,非英语专业本科平均分为77.48,非英语专业专科平均分为66.80,英语(师范专业)平均分为106.47。对我校2007-2013级非英语专业七个年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第一次参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一现实,见表1。

表1 贺州学院2007-2013级非英语专业学生首次CET-4考试情况

3.课堂教学沿用传统模式,教学创新力缺乏,仍是较普遍现象。课程教学根据教材设计走,教认为学应该具备接受大学教育的英语基础,因而教材架空教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教与学有较大的隔空,难以使其“接地气”。教学仍旧以教室内的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课外辅助学习与自主学习相对缺乏。目前,外教社的蓝鸽平台升级乏力,高教社的平台仍在调试中。

4.激励保障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构建,语言类选修课程开设,仍未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由于大学英语学分大幅缩减,甚至可能开设其他语种公共外语课程,大学英语教师可能面临分流或转岗,目前要求开设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ESP)课程或选修课程以提升英语应用能力呼声日盛,则为大学英语教师向ESP转型提供了良机。但是,大学英语改革所需面向不同专业的ESP课程却极度缺乏。2012-2015年外国语学院教师成功开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有《世界名车历史与文化》《语言科学与艺术》《英语诗歌赏析》《中西文化比较》《相亲话语科学与艺术》《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四级阅读技巧与实践》《语言奥秘》《中外著名旅游景点美学欣赏》《求职面试技巧》《人际交往语言艺术》《中美文化旅程》《中国象棋的技巧与实践》《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中国茶道与茶文化》。公共选修课需达到一定的选修人数才开设成功。学生在选修公共课时有倾易化、生活化、娱乐化趋向。教师开设选修课和学生选择课程研修之间存在距离,把学生对大学英语选修课喜好趋向性向ESP课程推动的道路有些崎岖,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的压力不小。

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出路

1.要正确解读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精神,把握国家发展战略方向,做好大学英语课程的战略布局并充分体现在省域和校域顶层设计中,实现多方联动。2013年上海市出台《关于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和《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批准复旦大学等涉及985、211、一般本科和独立学院等近30%的在沪高校展开试点工作,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省域顶层设计。广西可根据“一带一路”战略和自身发展需求,趁地方院校转型之机,整合区内力量对区域内的大学英语课程发展进行规划和教学改革试点。在学校层面,需要制定大学英语中长期规划,根据学校自身的转型需求,可率先在硕士点建设学科专业开展改革试点,推广到具备卓越计划或创新计划实施条件的二级学院并制订大学英语课程发展和改革的路线图。二级学院层面上,则要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落实顶层设计对大学英语的规划,把英语能力四年不间断提升计划、入学英语强化计划、ESP课程及限定选修课、双语课程等体现在人才培养计划和英语能力实现矩阵中。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承担单位外国语学院方面,要为公共外语教学规划发展和公共外语需求多样化未雨绸缪,尤其是根据校际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规划和动向,做好语种师资的多样化储备,同时要主动服务,定期到各二级学院开展调研,把国际化教育趋势、学生职场竞争力需求、毕业生外语毕业标准设定等形势渗透到各学院管理层,为二级学院提供大学英语和多语种公共外语课程体系可选择性方案,在学院自主权中寻求大学英语的发展机会和教学试点开展。

2.设立英语能力毕业标准,为毕业生提供多样化的英语能力认定服务。目前,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未把英语能力列入毕业要求中,同时对除了四六级和应用能力考试,目前国内对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英语能力认定也相对缺乏。而在台湾地区高校,设立英语能力毕业标准,提供多样化的英语能力认定服务是一种通常做法。铭传大学要求在规定学制内,参加至少一项英语检定考试,提供多达7种不同考试类别和检定标准:(1)相当于“CEFR”A2-B1级的英检证照;(2)全民英检(GEPT)中级初试;(3)多益测验(TEOIC)(听读)500分以上;(4)大学院校英语能力测验(CSEPT)第一级(听力、综合测验)200分以上/第二级(听力、用法、词汇、阅读)220分以上;(5)网络化托福考试(TOEFL-iBT)(听说读写)55分以上、雅思测验(IELTS)4分;(6)外语能力测验(FLPT-English)(听说读写)听读写三项总分180分以上;(7)剑桥大学国际商务英语能力测验(BULATS)(听说读写)(LEVEL2)40分以上。[4]1《龙华科技大学学生外语能力毕业门槛实施要点》中则提供了9种外语能力检定考试种类及其标准以提升学生英语能力和增进学生职场竞争力。因此,在人才培养计划中,除对大学英语课程知识与能力模块的描述外,需要增加设定学生英语能力毕业应达到的标准,设立校本认定机构,创新认定方式提供毕业生英语能力认定服务。

3.大学英语教师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自我革新,着力开展教学改革。首先,教师要积极应对多语种、差异化选择的挑战。目前,在英语师资比例过大的情况下,培养和稳定泰语、越南语、日语、德语等语种的自身师资,引进与自培相结合以满足二级学院在人才培养上的差异化选择。其次,强化管理,细化服务。在传统上以大学英语教研室为主的行政性管理的基础在,转向以突出行政性管理的年级教学组和学院教学组以及突出业务性管理的基础教学组和ESP教学组的管理。同时成立大学英语教学部或公共外语教学部,按独立的部处设置管理岗位进行运营,开展精细管理,以优化教师团队,使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专业化,细化教学并平衡科研,强化教学质量。在资金投入、课程建设、科研发展等方面谋求学校政策倾斜,以整合升级现有资源并增加教学所需的实验设施设备,如自主学习中心,公共外语语言教学实验室,ESP教学实验室和无纸化考试网络等。实行公共外语教师队伍专业化,规定大学英语教师以大学英语教学为研究方向开展教学科研和谋划教师职业发展,使教师的工作、科研和发展都聚焦在大学英语上。再次,在课程内容上加强实践性,增加实训性内容,突出英语的应用性特点。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课外学知识,课内着力解决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团队协作和成就展示与分析,课堂模式由传统的重文化性和思想性的单向性传输向教学相长互动转变。最后,优化利用已有资源、挖掘可利用网络资源和构建新资源相结合,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充分开发利用已有的蓝鸽语言学习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鼓励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和ESP课程上网,增设在线自主学习自动监控功能,定期报告监控数据,列入课程过程考核记录,以促进在线自主学习。同时,挖掘可利用的互联网资源辅助教学,如在ESP口语课程的初级阶段,可以引入MyET在线资源辅助教学,以学生获得的成绩证明来确定其在学习上的投入并使之具有获得感。优化校园网络开发,在课程出版社的协助下建立大学英语或其他语种自主学习中心。

4.以学生为中心,挖掘其发展的新动向,培养兴趣点,实施中长期外语能力提升不间断计划。应用转型的地方院校,由于受到区域、招生等因素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普遍面临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薄弱的状况,台湾地区出现的类似情况则为我们的现状做了很好的注脚。台湾地区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薄弱,学生英文程度普遍降低。87所技专院校学生通过“全民英检”初级初试的英检考试不到20%。2004年《联合报》报道:80%左右技专大一学生的英文能力不如初中生。基础音标,基本单词和简单的时态变化大多没有学好,遑论在生活和实务上的应用[5]1。因此,在生活上就对听说EGP能力提出要求,在实务上就对职场英语等ESP能力提出要求。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兴趣要聚焦在生活和实务上,明确解析教育国际合作形势,挖掘学生对英语的现实需求,激发学生对形势的紧迫感,增强学习动机。同时,挖掘其专业的职业发展潜力,使学生对职场中英语的用途有较明晰的认识,从而培养其学习新的兴趣点。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有国际合作需求的学院需制定中长期英语能力提升不间断计划,在英语能力入学甄别、语言知识基础诊断、知识强化、分层组合培养和能力认定等制定路线图并明确实现矩阵。

四、结语

以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为特征的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主要特征。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为转型中的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新契机的同时也对公共外语教学提出了差异化设计和多样化设置的要求。由于课程群建设和专业优质发展所带来的院系调整重组将使提供公共外语教学的外国语学院将面临边缘化乃至撤并的危机,大学英语教师则面临边缘化和危机下身份认同的混乱。明确国家战略发展,制定区域或校本公共外语发展规划,设置英语能力毕业标准,提供语言能力认定服务,与专业发展需求对接,提供可选择性差异化方案,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理念,坚持创新管理与优化教学信念则能使大学英语更好地服务于转型发展和国际合作大局,同时也是化解危机,走出困境的出路之一。

[1]麦新转.质量工程与大学英语教学:一个校本视角的思考[J].贺州学院学报,2011(6).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桂政发〔2015〕6号)[R].2015-02-11.

[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大学作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的通知(沪教委高〔2013〕2号)[EB/OL].http://www.shmec.gov. cn/attach/xxgk/6025.doc,2015-04-16.

[4]铭传大学.铭传大学英语能力检定实施细则[EB/OL].http://academic.mcu.edu.tw/sites/default/files/u3/Rules/%E9%8A%98% E5%82%B3%E5%A4%A7%E5%AD%B8%E8%8B%B1%E8%AA%9E%E8%83%BD%E5%8A%9B%E6%AA%A2%E5% AE%9A%E5%AF%A6%E6%96%BD%E7%B4%B0%E5%89%87100512.pdf,2015-04-16.

[5]大华技术学院.大华技术学院英语文课程发展中长期规划[EB/OL].http://www.docin.com/p-390816279.html,2015-04-16.

[责任编辑]张琴芳

Reflections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under New Conditions of Local universities’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A Perspective of Case-centered Study

MAI Xin-zhuan
(Scool ofForeignLanguages,HezhouUniversity,HezhouGuangxi 542899)

Under new conditions of UAS turning of local universities,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as been facing challenges featured by four changes and four unchanged.In the case-centered study,it’s viewed as a way out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to better serve the situation of turning development and based on teachers’self innovation,to map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s,set up its graduation standards of competence,offer a variety of service of competence identifying and options for language teaching to meet demands of different specialties and to ultimately innovate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local universities;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diversification

H319

A

1673—8861(2016)01—0136—04

2015-12-04

麦新转(1974-),男,瑶族,湖南江华人,贺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与文化、英美文学。

2013年度贺州学院质量工程项目(hzxyjg201337)。

猜你喜欢
贺州外语学院
游贺州紫云洞
印象贺州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我的家乡最美之贺州
吾城·吾乡
海盗学院(7)
大山教你学外语
学院掠影
大山教你学外语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