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交媒体的“互联网+”学术交流模式探究
——以清华大学微沙龙为例

2016-12-02 05:49张小平刘博涵吴锦鹏吕东青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术交流沙龙跨学科

张小平 刘博涵 吴锦鹏 赵 璞 吕东青

DOI:10.16750/j.adge.2016.10.008

基于社交媒体的“互联网+”学术交流模式探究
——以清华大学微沙龙为例

张小平 刘博涵 吴锦鹏 赵 璞 吕东青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深刻地改变着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介绍了清华大学在研究生学术交流工作中,结合社交媒体,探索基于移动互联网的“O2O”学术交流新模式——微沙龙,实现了对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的有益补充,使随时随地开展学术交流成为可能。实践证明:这一模式能有效培育学生学术交流习惯,促进跨学科学术交流,激发创新潜力,建设更为自主、活跃的高校学术交流环境。

移动互联网;微沙龙;学术交流

一、发起微沙龙的背景和目的

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术交流是高校营造学术氛围,提高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成高水平科研团队以及实现科学普及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的重要措施[1,2]。跨学科学术交流,可以对科学问题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讨论、分析,促进知识边界的延伸和创新灵感的激发,产生新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是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J.D.贝尔纳(1939)提出“现代科学的最伟大的发现有一些有赖于不同来源的思想相互作用,只有当吸收了不同中心的思想的工作者汇聚一堂的时候,才会产生这样的发现”[3]。

重视学术交流与学术资源共享是国内外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传统,哈佛大学以大量的开放式研讨会、讨论会、学术报告会、讲座等为基础,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4]。剑桥大学在19世纪末期就形成了“下午茶”制度,不同专业的教授和学生在每天的下午茶时间漫谈学术,无论职务高低,一律平等交流,激发出了很多重要思想的发现和萌芽[5]。很多大型的科学研究和重要的科学发现也离不开学术交流与合作,如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研发就是科技工作者在一次下午茶聊天中获得的灵感。清华大学在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发布的 《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培养过程应贯穿加强基础理论、拓宽跨学科知识和国际视野、提升创新能力的原则”以及“探索学科特色与行业需求相结合、理论知识与专业实际相结合的多样化培养模式”,这就要求学术交流要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复合型学术创新人才。

传统的学术交流模式包括学术会议、讲座、学术沙龙、学术研讨会(Seminar)等。学术会议、讲座一般规模大,学术水平较高;学术沙龙与学术研讨会规模小、频率高、交流讨论较为充分。但是,当前我国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学生自主获取、创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学术交流尤其是跨学科交流的主动性差等。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在面向中美研究型高校的师生互动情况调研中发现,美国研究生与老师的学术交流超过7成是由学生主动提出,且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学生在讨论中占主动地位;而在中国超过6成的见面是由导师推动,且80%左右的讨论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很难占据学术交流的主动权。

为了促进研究生自主、自发开展学术交流,助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会依托社交媒体,积极探索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学术交流的新模式,建立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O2O”学术交流平台——微沙龙。实践证明:这一模式能有效培育学生学术交流习惯,推动师生互动,促进跨学科交流和学术创新,建设更为自主、活跃的学术软环境,是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的有益补充。

二、微沙龙平台设计

“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最初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O2O”学术交流模式,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匹配学术交流的需求,实现线上发起、参与和线下交流相结合,提升学术交流的自主性,提高资源匹配的效率。微沙龙平台就是基于“O2O”的理念探索形成的新型“互联网+”学术交流模式。

微沙龙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平台搭建在微信公众账号“清华大学小研在线”上,清华大学师生通过实名认证后,便可以自由发起或参加“微沙龙”。平台上的所有活动都由清华大学师生自主发起,发起时只需提供活动时间、地点、主题,活动简介和发起人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当报名人数(包括发起人)超过3人时,活动发起成功,活动参与者按照自定义时间到相应地点参与学术讨论。为了促进学生使用微沙龙,养成常态化交流习惯,微沙龙平台管理者与校内8家咖啡厅签约,建立微沙龙合作咖啡厅。学生只需要将讨论地点定在这8家咖啡厅中的任意一家,即可获得20元的咖啡厅消费券。

图1 清华大学微沙龙运作流程

微沙龙使用界面如图2所示。用户可以通过“我的微沙龙”模块追踪自己发起或参与“微沙龙”的情况,通过“发起微沙龙”模块发起学术交流,通过“微沙龙广场”寻找感兴趣的交流主题并参与。微沙龙的交流话题可以是围绕某学科领域的知识探讨,也可以是开放的话题讨论,只要是与学术相关,便可以发起交流。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方式有效降低了学术交流的组织成本,提高了资源、信息传递的效率,为学生在全校范围内寻找学术伙伴搭建了平台。同时,微沙龙也将校内咖啡厅打造成了学术交流的良好场所,提升了同学的学术讨论热情和参与度。

图2 清华大学微沙龙使用界面

“微沙龙”的“O2O”模式可以总结如下:线上发布学术话题,寻找学术伙伴;线下面对面讨论,激发创新灵感,形成学术群落。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线下交流在时间、空间及交流对象上的限制,实现了“线上—线下—线上”的完整“O2O”学术交流闭环,将研究生学术交流从传统的固定组织者、固定时间地点扩展为任何人均可发起并随时随地开展,如图3所示。

图3 新型“O2O”学术交流与传统学术交流区别示意

三、微沙龙平台的运营和管理

2014年5月,微沙龙1.0正式上线,立刻吸引了大量用户。为了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2015年3月,微沙龙2.0正式推出,实现了自定义学术交流地点、开放校内教师的参与权限等功能。目前,“微沙龙”平台已发起讨论近4000场,累计17000余人次参与,注册师生超过8000名,高峰时期,平均每一小时就有一场微沙龙在校内发起,相关数据如图4所示。

微沙龙2.0自2015年3月上线以来,共发起学术交流 1718场。其中交叉学科 1291场,占75.1%,表明微沙龙在促进跨学科交流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表1统计了微沙龙参与人次前20的院系及其交叉学科活动参与情况,其中生命科学学院、教研院、人文学院的学生参与交叉学科微沙龙活动的比例排在前三,这说明学生参加跨学科学术交流的积极性与其自身专业特点有较大关系,人文社科及教育类话题的交叉门槛低,容易吸引外专业学生参与讨论,而生命科学与其他专业有比较多的交流专题,如生物医药、生物器械等,因此也容易吸引学生来参与。

表2统计了主动发起微沙龙人次最多的前20个院系。可以看到,建筑学院、经管学院和新闻学院同学发起微沙龙讨论最为积极。

在交流主题方面,除专业性强的学术类主题外,还有大量围绕兴趣爱好、时事政治、读书心得等方面的泛学术类主题。如微沙龙2.0上线后的活动中,学术类的有916场,泛学术类的有802场,而泛学术类主题中兴趣爱好类的占35.4%,技能学习类的占8.0%,课程讨论类的占20.4%,其他类占36.2%。

图4 清华大学微沙龙数据统计(一)

表1 清华大学微沙龙参与人次前20的院系及其交叉学科活动参与情况

为保证讨论过程中每位同学的参与度,微沙龙活动人数限制在8人以下。如图5所示,在1718场微沙龙活动中,参与人数占比最多的是3人或4人,总占比达55%,说明同学们更青睐小范围的充分交流。时间分布上,微沙龙发起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或晚上,开始时间为13∶30~17∶00的占30.2%,19∶00以后的占23.8%,说明学生更习惯在下午和晚饭后开展学术交流。

表2 清华大学 “微沙龙”发起人次最多的前20个院系

图5 清华大学微沙龙数据统计(二)

四、微沙龙学术交流模式的主要优势

1.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习惯

在微沙龙活动中,学校不再是组织者,而是平台搭建者。相比于传统的学术交流模式,微沙龙为研究生提供了主导学术交流的机会,有效提升他们参与学术交流的积极性,促进学术交流习惯的养成。在微沙龙平台中,每一个参与者自身不再是单一、独立的学术单元,而是通过网络连接成为大学学术共同体中的一分子,这一共同体中的每一份子在微沙龙活动中(发布话题或参与话题)都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产生涟漪效应,进而激发起共同体中其他参与者的热情,有效提升学术交流的活跃度,促进学术群落的形成。

微沙龙活动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术交流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传统学术交流有固定的组织方和组织模式,主题由组织方设定,在定位受众群体、参与者自主选择方面,容易出现匹配错位的问题。而在微沙龙平台上,用户发起或参与学术交流完全基于自身需求和兴趣,参与交流的目的明确、主题集中,能够实现在信息和资源上更加高效的匹配。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微沙龙用户规模不断增加,使用频率持续上升,用户的学术交流习惯逐渐形成,微沙龙活动正在逐渐成为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生活的一部分。

2.打破学科壁垒,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

跨学科交流对于打破固化思维具有重要帮助,往往是新知识、新技术诞生的摇篮,而微沙龙平台的运行模式恰恰有利于开展跨学科学术交流。以往清华大学的学生在解决跨学科问题时往往求助于“百度”“小木虫”等网络平台,难以找到对该领域有深入研究的老师或同学交流,而微沙龙提供了一个寻找跨学科学术伙伴的平台,打破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壁垒,促进各学科的交叉融合,更好地发挥清华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

除此之外,微沙龙还推动了跨院系、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小组的出现。例如,围绕着“认知与人工智能”这一话题,来自中文、哲学、心理、汽车、医学、数学、法学、力学等不同学科的30多名学生组成了“认知与人工智能”兴趣小组,定期进行交流讨论,形成了稳定的交叉学科学术群落。学术群落的建立为深层次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对培育创新性学术成果有重要作用。

3.推动师生互动,整合教学资源

微沙龙平台对清华大学师生同时开放,有效地促进了小范围、近距离、常态化的师生交流,充分发挥了教师在学术交流中的引导作用。同时,运营团队通过定期邀请名师参与微沙龙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与名师面对面交流,收到了良好的交流效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教授就曾经应邀参加了由学生发起的微沙龙——经济学思维看世界,有来自9个院系的14名学生参与了讨论。微沙龙活动中的师生交流对于拉近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言传”与“身教”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微沙龙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学术交流的发起者往往是学生,可以发挥学生在师生交流中的主导作用,这样的交流形式与第一课堂或网络教学相结合,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有效实践。通过激发学生在师生交流中的主动性,微沙龙平台推动了师生互动模式的有效开展,促进了导学关系的良性发展,对提高学术交流质量、激发学术志趣和学术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由微沙龙平台引发的思考与展望

通过移动互联网搭建“O2O”学术交流平台,实现了对于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的有益补充,为高校推动学术交流、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开拓了新的思路。从微沙龙学术交流模式中,我们有如下思考与展望:

1.开展后台大数据分析,探索跨学科交流规律

跨学科交流符合学术进步与知识创新的趋势,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复杂化与多样化,面向社会、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术研究会自觉地寻求多学科交融式的发展途径。因此,推动交叉学科建设、进行跨学科学术交流将成为高等教育的新常态。随着微沙龙注册用户数量的增加,后台的大数据将有助于我们进行科学化的分析和研究。例如,通过分析参与微沙龙的学科构成和各学科的详细数据,可以了解不同学科的学术交流规律,为学校交叉学科建设提供参考;围绕学生自发开展学术交流的热点话题,如人工智能、石墨烯等,学校可以着重推动相关专题的学术研讨会,准确定位学术交流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还可以准确把握高校学术交流和不同学科间交流的活跃度,将其与对应的学术产出相结合,探索跨学科学术交流与产生创新性学术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

2.推动导师参与交流,促进导学关系的良性发展

当前,随着高校科研体制改革的推进,青年教师的学术压力日益增大,导学关系将成为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问题。微沙龙平台可以提供一个由研究生发起话题、邀请导师参与交流的渠道,既能有效地推动导师参与研究生的日常学术活动,又能强化导师的责任感,营造“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师风。目前,很多微沙龙学术交流活动的发起者,会主动邀请自己课题组的年轻教师参与,有效提升了学术交流的质量。未来的平台设计中,可以将愿意参与微沙龙活动的导师作为“真人图书”推出,以榜样的作用带动更多的导师参与。同时,在平台设计中让学术交流的时间、地点、规模更加灵活,促进导师更多地参与日常学术交流,拉近导师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成为研究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3.微沙龙模式可以向全国高校推广,推动跨学科、跨高校间的交流

以微沙龙平台为代表的“O2O”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引入,推动了移动互联网技术与高校学术交流的有机结合。目前,部分高校已效仿微沙龙模式进行了类似尝试,随着规模的扩大,有可能推动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模式的重要变革。当多所高校在同一平台上开展微沙龙学术交流活动时,将使得用户量急剧增加。结合用户的需求,可以进一步扩充平台功能,如增加网上互动讨论、用户可以有选择地关注相关主题等,为更大范围的学术交流提供渠道。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便捷性、高效性、低成本等优势同样可以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得到发挥,例如,与研究生社会实践、兴趣团队、读书会等相结合。清华大学微沙龙项目的成功实施,意味着运用移动互联网思维和模式推动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尝试是成功的,学术交流的形式正在借助移动互联网这一工具发生转变。因此,高校可以积极地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充分地与时俱进开展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资源匹配与服务支持。

[1]董文明,肖蓉,龚加顺,等.大学开设学术讲座作用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4):254.

[2]杨征.学术交流有力促进高校科学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11(1):93-95.

[3]贝尔纳J D.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彭远奎,张薇,雷稚蔷.研究生学术交流对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33-35.

[5]李南.牛津的高桌宴会和剑桥的下午茶[J].中国研究生,2008 (8).

(责任编辑 赵清华)

张小平,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副教授,北京100084;刘博涵,清华大学校团委副书记,研究生团委书记,助理研究员,北京100084;吴锦鹏,清华大学电机系助理研究员,北京100084。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研究生学术兴趣若干问题研究”(编号:A2-2013Y12-017)

猜你喜欢
学术交流沙龙跨学科
学术交流及演出活动
MISTY LIGHT美发沙龙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学术交流活动
MS·CHIC美发沙龙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与出版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我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
分享、交流、探讨“CIT2019沙龙”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