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肖依
庙堂巷,书香翰墨的岁月小巷
记者肖依
几月前,原本隐于城内一隅的寻常街巷庙堂巷突然变得热闹了起来。一拨拨的人纷至沓来,都为探访文坛大师杨绛的故居,找寻那些曾经的生活印记。
是的,杨绛的少女时代在苏州度过。自父亲杨荫杭在庙堂巷购下一文厅旧址,又花费巨额整修一新并题名“安徐堂”。近10年,庙堂巷中的春华秋实见证着她每一步的成长。在杨绛的回忆文中,“安徐堂”是道不可磨灭的美丽印记。
其实,自古,庙堂巷就是“名巷”。古时,因巷内曾建有东岳二圣庙而得名,明清又有画家陆治和光禄卿徐如珂。民国时,就是杨荫杭和妹妹杨荫榆居于此。新中国成立后,巷子里还住过近代苏州园林修建大师、《营造法原》作者姚承祖、电影演员舒适,著名作家陆文夫1978年下放回到苏州后,也曾在庙堂巷岳母家住过一段时间。
要去庙堂巷并不难找,东出养育巷,与柳巷相直,西出剪金桥巷,从学士街可入。巷中虽曾名人辈出,但如今依然是寻常百姓家,每一号基本都住着多户人家,只是安静依旧。走进巷中,几乎听不到一丝嘈杂之声,与喧闹古城相比,巷里巷外截然两处风景。
22号是杨荫榆故居,门牌之下,过道深邃望不到底。这里现在居住着近30户居民,曾经的故居早已成为综合大院。最里面的两进,依稀可辨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巷子里的一口水井,据居民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明朝时的庙堂巷,留下两处亮笔,包山祠和一文厅。一文厅即明史中颇有影响的徐如珂所建。在离22号不远处的16号,也是光禄卿徐如珂旧居“忠仁祠”。据考证,这里便是杨绛的家,年少时住过的地方。只是岁月巨变,如今的“安徐堂”实在看不出当初的风貌。窄小的院子,斑驳的墙面,交织的电线,还有杂乱的堆置,只留道不尽的沧桑。
未曾想到,狭窄的庙堂巷内,最多的竟是大宅院,8-10号原是花园,22-24号是“畅园”,面积约一亩余,清代道台王某所建。畅园造园手法细腻,面积虽小而布局巧妙,园景丰富而多层次,为苏州小型园林的典型。还有壶园,清末潘氏所建,仅300平方米,苏州小园以水池为主景者,此园最佳。
位于巷子东头的6号是市文物保护单位包山祠,是祭祀明代书画家陆治的祠堂。陆治,号包山子,吴门画派代表人物,老师是大名鼎鼎的祝枝山、文征明。后来被雷允上业主雷显之买下,解放后成为上海外贸疗养院,明间前亭廊、罗马式圆柱、老虎天窗、红瓦屋顶,都显示着民国西洋建筑的特色,平时不对外开放。
如果不是一心要寻找,也是很容易错过这个地方。疗养院的大门铁锈斑斑,铁门上有一孔很小的方格,往里瞄能看到里头的绿意葱茏。当然,我们终究还是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入内,只能在外张望一番。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才女’曾住。”曾经香烟缭绕的古巷也是到了民国渐显书香翰墨的味道。民初时王姓衰败,畅园改开茶馆,民国7年,中国早期的法学家兼大律师潘承锷买下畅园,精心整修。
曾几何时,庙堂巷聚集了一批名律师与名医:杨荫杭、吴曾善、蒋建之、姚寅生、邵蟾桂、桂省吾……原本狭小普通的江南小巷,因此经常频繁出入求医求法律帮助的人,也变得生机起来。
褪去历史潮水的庙堂巷,温和而又淳朴,跟姑苏城内的其他小巷一样,这里自有说不尽的故事,看不尽的景,只待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