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壁血栓性静脉炎1例

2016-12-02 07:55安徽宣城中心医院安徽宣城242000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索状血栓性胸腹

吴 琴,高 勇,孟 飞(安徽宣城中心医院,安徽 宣城 242000)

胸腹壁血栓性静脉炎1例

吴琴,高勇,孟飞(安徽宣城中心医院,安徽 宣城242000)

血栓性静脉炎;超声检查

病例女,35岁,因发现右侧乳腺胸壁肿块半月余在外院经抗炎、镇痛支持治疗无效来我院就诊。自述抬高上肢时感到胸壁疼痛,皮肤有压迫感。皮肤科检查:左侧胸壁可见条索状肿物,突出于皮面,皮肤表面呈串珠样改变。触诊:右侧胸壁触及一条索状肿物,有触痛,嘱患者挺胸时沿静脉走行可见条索状隆起。既往无特殊病史、无手术史。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乳房钼靶:右侧胸壁可见表浅管状密度影,无钙化。超声检查:右侧胸壁皮下探及一迂曲管状回声,长约66mm,直径约4mm,管壁毛糙,内低回声充填。CDFI:其内未探及血流信号。双侧腋窝淋巴结形态未见明显异常。超声诊断:胸壁皮下条索状肿块(考虑胸腹壁血栓性静脉炎)。于局部麻醉下手术切除病变静脉,术后病理:表皮下可见管腔样结构,内可见血栓形成,静脉壁增厚及纤维化。病理提示:血栓性静脉炎(右侧胸壁)。

讨论胸腹壁血栓性静脉炎又称蒙多病,是一种以病变部位(常为胸腹壁)突发性疼痛和扪及条索状肿物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少见病。蒙多病是一个目前尚未被普遍认识的疾病,且患者多可自愈,故其发病率可能存在低估[1]。本病原因不明,有文献报道与外伤、整形手术、电击伤及肿瘤等有关,好发年龄为20~40岁,多见于肥胖及缺乏锻炼的妇女,常为单侧。本病可继发于乳腺癌,当诊断本病时应警惕合并乳腺癌,必要时需结合乳腺钼靶检查[2]。蒙多病超声表现为长的、管状的无回声的结构,位于表浅,呈串珠样,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未检测出血流信号。此病例的发病部位位于胸壁浅表,表现为长管状的无回声,故推测其为浅表静脉性疾病,内有低回声充填、无血流信号,结合该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考虑为蒙多病[3]。根据蒙多病的典型病史、症状、体征及典型的超声表现,本病的诊断并不困难。然而由于其病因不明,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症状,应排除其他疾病方能确诊。本病需与下腔静脉综合征所致胸腹壁广泛性静脉曲张鉴别,但后者表现的双下肢水肿、皮肤溃疡形成是蒙多病所不具有的,易于鉴别。本病还需与布-加综合征所致胸腹壁静脉曲张鉴别,布-加综合征曲张静脉的管壁较软,常合并肝脾肿大及腹水等,亦易于鉴别。胸腹壁血栓性静脉炎的预后良好,多可自愈,可应用激素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可手术切除病变静脉。

图1 右胸壁皮下长条索状低回声。

图2 右胸壁皮下长条索状低回声内未见明细血流信号。

总之,蒙多病在临床上少见并且多可自愈,容易被临床医师忽视,对此病认识不足。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蒙多病的认识,相关报道虽逐渐增多,但大多是临床相关杂志,超声相关文献依然极少。故本文旨在让更多的同行认识蒙多病,本病的临床特征及超声表现均较特异,正确认识此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冯延昌,魏元明,刘志民,等.实用临床腹部外科少见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32.

[2]孟宪志,刘连新.Mondor病的诊治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6,13(2):244-246.

[3]KimHS,Cha ES,KimHH,et al.Spectrumof Sonographic Findings in Superficial Breast Masses[J].J Ultrasound Med,2005, 24(5):663-680.

Thrombophlebitis of chest and abdom inal wall:report of one case

WU Qin,GAO Yong,MENG Fei(Xuancheng Central Hospital,Xuancheng Anhui 242000,China)

R543.6;R445.1

B

1008-1062(2016)02-0152-01

2015-06-10;

2015-07-06

吴琴(1987-),女,安徽宣城人,医师。E-mail:286956459@qq.com

高勇,安徽宣城中心医院,242000。E-mail:253100669@qq.com

猜你喜欢
索状血栓性胸腹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二十六)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按大陵穴拯救“鼠标手”
联合检测胸腹水sHLA-G、MMP-3、LDH对良恶性胸腹水的诊断价值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一例
脉络舒通颗粒联合西药对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胸腹水常规中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
妇产科血栓性静脉炎临床护理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