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鸣
引进外国人才的目的是发挥作用
—— 简谈“用得好”
文/华鸣
国际水稻研究所育种专家Virk博士(右一)考察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试验基地
引进外国人才的目的是发挥作用出成果。用什么来衡量引进外国人才工作的成绩呢?不是以引进数量的多寡来做标准,也不是以引进了多少博士、教授做标准。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引进的外国人才发挥了什么作用、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引进外国人才工作怎么才能取得好的成果呢?不外乎两个因素:一是选好人才,二是用好人才。选择合适的外国人才是基础,用好外国人才是目的。现在有一种倾向,那就是谈引进外国人才的多,谈用好外国人才的少。换句话说,就是重视外国人才的引进,忽视外国人才的使用。一些地方和单位,重视引进过程,千方百计寻找外国人才,包括花重金到国外开展招聘活动,以优厚的待遇招揽外国人才,但人才来了以后却不注意其发挥作用;总结工作时大谈引进了多少外国人才、引进哪些大牌专家,却很少谈引进的外国人才作用发挥的如何。这其实是将本末倒置了。
用好外国人才是有学问的,并不是请到了人才就会自然而然发挥作用。要注意做好外国人才来了以后的工作,实践证明,做工作与不做工作,最后的结果有时相差极远。
怎样才能用好外国人才?我认为应该注意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指导思想上,不以引进人才的数量为衡量标准。在引进外国人才工作中,不应盲目追求数量,盲目追求“高大上”。今年3月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精准引进”的概念,极具现实意义。引进外国人才要突出针对性,要根据自身的需要引进合适人才,需要什么水平、什么类型的就引进什么水平、什么类型的。切忌把引进外国人才当成形象工程。如果把引进人才作为政绩,不免陷入到追求数量上来。
二是要让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人岗相适是“用得好”的基础。需要什么外国人才,用人单位最清楚。有的地方政府为了经济的发展,直接帮助企业引进外国人才,效果不见得好。政府应该多做一些牵线搭桥的工作,多做一些改善环境的工作,为引进外国人才创造良好条件。也可以从政策上鼓励支持用人单位引进外国人才,甚至可以组织经验交流,但不要包办代替、越俎代庖。实践证明,政府搞“拉郎配”,往往事倍功半,浪费许多财力物力。
三是方法上,要让外国人才发挥最大的潜力。其一,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要充分信任他们,放手使用他们,做到用而不疑。如果事事处处设防,势必会影响外国人才作用的充分施展。现在,我们仍有一些条条框框的限制,使得引进人才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既可惜也是一种浪费。《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支持海外引进人才深度参与国家计划项目……制定外籍专家领衔国家科技项目的办法。新的政策的实施,无疑会助力引进人才作用的发挥。
意大利航空传动系统专家伊万诺·莫雷托(中)在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为技术人员解释图纸
其二,要做思想工作,通过思想工作来调动积极性。不是引进一个人才,其作用就会自然而然得到很好的发挥,要做许多工作。当年胡耀邦同志曾经说过,要与外国专家交朋友。上世纪80年代,国家外专局曾经发文号召聘用单位与外国专家交朋友,做到“专家走、学到手”,“专家走、技术留”。这种方法现在看来仍然适用。得人才须得人心,得人心须做工作。做思想工作的办法多种多样。激励是一种好的办法,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研究表明,在没有激励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得到充分的激励,则发挥可达80%-90%。“友谊奖”等奖项的设立和实践就充分表明了激励的作用。
除去激励之外,感情投入也是一种调动积极性的好方法。外国专家远离家乡和亲人,工作之余寂寞孤独,需要有人与之交流。交流好了,就成了朋友,专家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德国专家诺博和汉斯在山东枣庄,与当地群众结下深厚情谊,不但自己把专长全部献给了枣庄,而且诺博先生的后代继承他的遗志,又到枣庄继续他的事业。这充分说明感情投入的作用。
古人有“周公吐哺”、“三顾茅庐”等求贤若渴的典故,也是一种做好工作的方式,典故表现出领导对人才的诚意,可供今人借鉴。总之,做思想工作的方式很多,做好了外国人才的工作,其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我们做人才工作的,切勿忽视思想工作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