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式“反战”,冒犯了美国人

2016-12-01 21:40
新民周刊 2016年45期
关键词:林恩战事英雄主义

借着英雄的故事,拍一部反英雄的电影——这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最核心的初衷。美国战争片很多,宣扬的爱国主义、个人英雄主义观众早就谙熟于心;但《中场战事》提供了一个反向的案例——在这部电影里,没有英雄,只有平民;战争带来的只有伤害,没有胜利。

《中场战事》在美国的口碑不太好,纽约首映后烂番茄新鲜度为36%、评分为4.3,除了“格局小”“故事简单”的评价外,很可能和该片对美国主流价值观的冒犯有关。美国民众厌恶对伊战争,但反对战争不等于否定英雄主义,更不等于承认:民众也是推动战争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现在,李安揭下了那层反思的面纱,对政客与民众都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这种一个都不放过的态度,显然会让影院里的诸多美国观众充满了不适感。

反对英雄主义,就是反对战争——李安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拍战争片,是罕见的逻辑。但他又确实用简单的故事证实了这个逻辑的合理与真实性。美国青年比利·林恩犯了错,作为免除惩罚的交换,他在父亲的运作下进入了伊战部队,由于“在混乱中拥有冷静的头脑”这个特长,他在一场与敌人的混战中英勇地去拯救班长“蘑菇”,“蘑菇”虽死,但拯救过程却被一位记者遗落在现场的摄影机意外拍下,视频传到国内后,林恩成了美国英雄。

林恩成为英雄是快速而意外的,而李安帮助林恩剥下英雄的外衣,则是沉着而缓慢的。在林恩回家、参加橄榄球比赛中场秀、以及战争现场回忆这三个场景间,李安不断转换镜头,把一名“英雄”的无奈与悲伤之路,呈现在银幕之上——好莱坞制片人喋喋不休地想要为林恩所在的B班拍一部电影,报酬却微乎其微;看台上的观众,有的向B班送来套路化的敬意,有的却对B班出言不逊;在退场时,战士们还遭遇了暴徒的咒骂和袭击……如果这些还不足以把队员们赶回战场的话,那么与林恩有过亲昵关系的美女拉拉队员,则用不容置疑的语气与眼神,把林恩决绝地推向战场,继续扮演“美国英雄”。

影片就是这样不断地讽刺美国人对“英雄”的态度:一面是夸张豪华的中场秀,用电视媒体来烘托“英雄”,另一面则是群体的无情与冷漠,“英雄”成了人们满足虚荣的工具,用完之后一脚踢开。在经历了这一番折腾后,B班战士达成了统一认识:和现实社会的荒诞相比,战场反而是讲究规则至上的,不按规则来,就会死亡——认定规则的B班战士,发出了“只有在战场上才安全”的叹息。

与美国不同,《中场战事》在中国得到的打分高达8.5(豆瓣),是有着一定的文化背景原因的。李安在电影中表现出了他特别东方化的一面:即对普通个体生存的同情与怜悯,表达着他对个体命运卷入历史洪流无力挣脱的悲伤与愤怒。李安在片中始终克制着情绪,被形容为拥有“鸽子眼神”的他,内心其实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深渊。通过《中场战事》,他把内心深处的恐惧与不安,颤抖着捧了出来,这种颤抖可以在饰演林恩的演员乔·阿尔文那张年轻的脸上一览无余。

在拍《少年派》的时候,就有人认为“派”是李安的情绪代言人,其实《中场战事》中的“林恩”又何尝不是?李安能够拍摄那么多电影而不显得疲倦与重复,正是因为他始终在挖掘和探索自己的内心,他的创作原始力量,来自灵魂深处的悸动,他的电影好看,恰恰是因为他擅长把自己的真实内心良好地刻画于银幕之上。

猜你喜欢
林恩战事英雄主义
二战“军中甜心”歌手薇拉·林恩逝世,享年103岁
木兰从军
中国最早记载的一场战事竟因盐而起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只要我们在一起
秦淮河水冷,战事几回伤
消解英雄主义:反讽与直观——《骑兵军》阅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