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艳
摘 要: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实现对知识的共同获取和学习能力的共同提高,是教师要教会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现代社会时期人们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承担起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职责,结合多年教学工作经验,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谈一些观点与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能力;时机;情境;技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与人合作的技能,学会倾听别人意见,学会表达和交流观点,是语文新课改所提出的一项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呢?下面,笔者就对此问题谈一些个人的做法与体会。
一、抓住最有利的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很多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时,常常只注重“议论的热闹”,而忽视“深层次的思考”。鉴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就应善于抓住最有利的时机,如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疑问、提出了有讨论意义的问题、观点产生分歧时等,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如此,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比如,在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时,在讲解课文过程中,有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平时都是跟我们待在一起的,但是文章里面却写‘那晚上天色不太好。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为什么说父亲来实在很难得呢?”对于这一问题,我没有马上帮助学生解答,而是趁此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让学生通过依靠自己能力,来找出这一问题的合理解释,于是,学生便开始了积极的合作讨论。“作者的父亲工作的地方也许离家很远,于是干脆住在了工作单位。”“工作太忙了,没时间回家。”……学生的想法迥异,这时,有学生高高举起了双手,在得到我的允许后,他说道:“老师,刚才我跟同桌一起查阅了课外资料,资料中写作者的父亲是一个爱国爱民的好官,十分受百姓的爱戴,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一带做知县,平时忙于对百姓的事情忙碌奔走,所以很难有时间与家人一起团聚。”对于这位学生的回答,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并与其他同学一起进行讨论。如此,我通过在学生提出了有讨论意义的问题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既实现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依据具体文本内容,创设有趣的合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
合作学习的内容并非只局限于对知识点的思考和讨论,而是包括方方面面。比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有着故事性较强的文章,这时我们就可依据具体的文本内容,来组织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将文章的故事情节进行灵活生动的演绎。
比如,在学习《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在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整体感知之后,我就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课文的故事情节进行真实生动的演绎,我则以指挥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对学生的表演行为进行点拨和指导,如晏子、楚王的神情、动作等该如何表现等,然后,让学生结合我的指导与自我能力的发挥,对晏子使楚过程的三个片段:刚到楚国—参见楚王—赴宴席上进行演绎,这一富有趣味性的合作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欲望,学生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了这一合作活动中,课堂气氛显得异常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教授合作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因为合作学习是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每位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这一切成立的基础是:学生必须会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才能有自己独到意见和观点的陈述,才能积极主动投入到合作学习活动中。
其次,我们要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因为合作学习是由团队的形式进行的,合作的过程需要学生相互之间不断地交流,所以,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我们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如,组员发表意见时要做到认真倾听,组员没发表完意见时绝不能随意打断,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作为补充等。
再次,要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习惯。因为在合作学习中,交流是重要的表现形式。学生之间通过深入交流,可以使学生个人的思考汇聚成集体的智慧,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综上所述,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获得启迪,才可以使学生的个人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这是教师要教会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现代社会人们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周燕芳.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邓海燕.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反思与前瞻[D].湖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