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初中数学作业的评改

2016-12-01 10:55谢帮明
新课程·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小组长错题师生

谢帮明

数学作业的评改对于检查教育教学效果,有针对地性地指导学生学习,调整教学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业的评改也是数学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对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有至关重要。

在数学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以及数学作业评改的改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传统批改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课堂上教学生,课后批改学生作业;学生上课听老师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种“教、改、听、做”的形式是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其中数学作业批改环节,初中数学教师大多采用的是“全批全改”。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数学作业“全批全改”存在的弊端愈加突现出来。

1.教师在评改作业上投入时间过多

初中数学是大科目,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至少一节课,这就导致初中数学每天有作业,学生天天做,教师日日改。如果一个教师任教两个班级,每班60人,每次要批改作业120本。再加上平时小测验、单元测验、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班主任工作、备课……教师忙得连轴转。参与探索教学改革的时间难以保证,也难以实施教学改革。

2.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素质教育突出的特点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可是作业的“全批全改”是戴在学生头上的“紧箍咒”,使他们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不管对与错,从而使学生主动思考,自我检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3.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

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可是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作业很不错,但一考试成绩却很差,因为学生为了老师“批改”只好抄袭作业,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由于时间紧,教师批改作业常用“√”、“×”、“○”等简单符号,学生由这些符号只能知道哪道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得到的只是百思不解的信息。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作业的“全批全改”教师很辛苦,但束缚了教改的手脚,又束缚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所以,改革数学作业批改方法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批改作业方法的几点新尝试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常规之一,也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做作业和批改作业讲究的是师生间的共同配合,教师批改作业的方法应多样化。但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师生活动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本人就批改作业方法上作了几点尝试:

1.面批面改

每堂新授课后,若所留作业较简单,教师可采用当堂批改,或集体讨论,集中订正。

2.学习小组长批改

首先从全班挑选出几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学生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然后按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选出组员,本组成员的作业交由小组长批改,小组长批改后将汇总各成员完成情况,并汇报给教师,教师选择错误面较广的进行讲解,这样可有效缓解老师的工作量。

3.教师抽查

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进行复批。

4.建立纠错本

各小组长应建立本组纠错本,对本组成员错误面较广的题目摘抄下来,在本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对无法解决的问题统一交学科长处,由学科长汇总后交老师,老师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时机对全班进行分析解答,乃至触类旁通。

三、作业评讲的几点小策略

作业是学生独自体验新知识并灵活运用的过程,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知识的内化过程,而数学作业的有效讲评,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沟通,并接受正确的信息,反馈教学的效果。

1.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找出错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纠正错题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先把错题找出,把错误的步骤找出来,之后进行讲解,老师也是讲得乐此不疲,可是,这样的找错题,学生都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哪里错了跟到哪里,如果同样的知识点,换一种题型,学生可能依然出错。相反,教师换个角度,可以让学生自己找错题或者引导其他学生找错题,甚至老师故意做错题,对此学生通常表现得更兴奋,他们会发现同学出错了,老师也出错了,甚至会一本正经地告诉老师和同学哪里错了,为什么出错,此时的课堂,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甚至是一个合作者,开放互动的数学课堂会让学生学得有趣,更学得有效。

2.引导学生自己讲解错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先把错题展示出来,然后针对错题老师一味地讲评,直接灌输给学生解题的过程,在此期间,其实是老师在做题,学生在观望,老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学生不再是课堂的主人,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解题方法,殊不知,学生觉得反正老师会讲解,所以被动地接受知识。

教师在引导学生讲评错误的习题时,忽略容易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有些学生是知识概念不完整,有些是知识学得一知半解,也有些是存在解题思路问题。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针对性地讲评有可能学生会的还是会,不会的依然不会,无关痛痒的讲评也会让数学课堂索然无味,学生兴趣不浓厚,对于自己错误的解题无法有针对性地关注,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当一次老师,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讲解错题,教师在底下当学生。学生在讲解错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给台上的“教师”不断提问,要求讲台上的“教师”必须要讲得清楚明白,能让大家都能听得懂才能再讲下一题。当学生觉得自己学知识学得一知半解不能自圆其说时,学生就会自己在课后花苦功夫勤学苦练,自主学习尚未掌握的知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台上讲习题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鞭策效果。

总之,数学作业的批改,需要教师的智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既可弥补“对错”判断方法的不足,还能从多种角度综合评价学生,有利于师生间的沟通,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钟懿.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2]吴香秀.初中数学作业批改和讲评的有效性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小组长错题师生
分餐小组长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