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既是出于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素养所提出的更高要求的目标,也是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期提高当前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思维
新时期背景下,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对于企业而言,员工是否具备创新能力和企业的生命力与发展潜力有着密切关系;而对于整个民族或社会而言,创新能力更是推动民族兴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大的意义。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应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奠定创新教育基础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因素,只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情绪高涨、在完成学习任务之间有一种跃跃欲试的积极性时,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最大激发。反之,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情绪低落、感知能力较差的话,创新思维则根本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所以,在实施创新教育之前,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爱”上语文,唯有如此,才能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在设计“桃花源记”的探究活动时,可以将提问式教学内容改为开放性训练,鼓励学生想象课文中所没有描述的内容,如提出假如太守找到桃花源会怎样的命题,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太守找到桃花源的具体情境,甚至可以指导学生将这种想象性的内容直接写成小剧本,让几组学生模仿着表演出来,从而锻炼学生的想象思维和表演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富有趣味性的小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突出教育方法的引导,让创新融入教学中
在实施创新教育的具体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教育方法上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为学生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教会学生科学合理的思维方法,让创新教育有效渗透到所有教学环节中。首先,教学氛围的营造是关键。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氛围,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活跃氛围。一方面,它需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自主动手、动口和动脑;另一方面,它也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发散思维、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去创造新的世界。其次,教师的有效引导同样必不可少。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能够遵循问题的思路一步步开拓思维,进而提高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采用设疑的方式向学生提供更多激发创新思维的机会。
例如,在学习《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动画视频的方式,来形象直观地展示羚羊飞跃山谷时所形成的接力之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前面的羚羊如何为后面的羚羊形成质点,从而体会老羚羊的牺牲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联想力。在这一生动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情感意识将得到最大迸发,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将迎刃而解,而学生对于具体事物的看法也将更加多维化。
三、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活跃思想,将脑中所想及时付诸实际行动中,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首先,在参与实践活动时,学生能够开阔视野,不断激发自身对于新知识的追求和探索,从而为以后的创新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时应该加强这一类创新课外活动的组织,面向全体学生,鼓励更多人的积极参与。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办古诗词鉴赏活动,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营造古诗词鉴赏的氛围,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进入欣赏情境,再结合具体的图文信息张开想象的翅膀。或者学完某一单元的课文之后,鼓励学生创办语文手抄报,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设计排版、精选资料,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等。其次,教师也可以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开展时文选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完时文资料之后结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口头辩论或者作文训练等。通过这一系列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将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从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同时也要加强教学方法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娟.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1(5).
[2]马宝林.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