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是真实与健康的质朴交融

2016-12-01 10:11王秋香
新课程·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心灵意义文章

王秋香

写作之道,立意为先。“文章的光彩首先在于思想发光。”针对当前高中生写作时立意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的现状,联系自己的作文教学实际,我在自己的“试验田”里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解除束缚,彰显真实人性,是立意的关键点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源于教师的讲授,起于“限体”甚至“限旨”,止于教师的批改,整个过程就是在教师控制下的写作技能的迁移训练,完全漠视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因此,高中语文老师得为学生的立意“松绑”了。要解除束缚,首先要破除学生在作文立意方面的畏难情绪。我是这样要求学生的:写作是一件幸福的事,是快意地倾吐自己的思想情感,只要同学们的立意是真实的、健康的就行,不必追求另类高远、玄奥的立意,不可委屈自己,更不可和自己过不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我在班上为他们精选了一批有独特感悟的名篇佳作和有真情实感的高考范文,印发给他们欣赏,此外,我又从学生的周记中细选平时作文不太好但很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给全班学生品评,让他们在欣赏品评中逐渐感悟到:文章也可以这样写!真情实感就是这样表达!让他们解除束缚,彰显自我,他们反而比以前更喜欢写作文了。

二、拥抱生活,激发写作欲望,是立意的催化剂

当前学生作文立意的假、大、空,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恐怕就是脱离生活。脱离了生活的作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语文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上多下工夫,启迪他们对缤纷的生活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激发他们自由倾吐的欲望。可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使他们与生活亲密接触,如鼓励学生自主举办文艺晚会、举办诗歌朗诵会,参与献爱心等各种社会活动,在假期,鼓励他们多进行社会调查等,让学生走进生活的“百花园”,努力使作文过程成为学生在生活中求真、求美的过程。反之,脱离生活,就是隔断了生活的血脉,阻断了生活的感情,钝化了思考生活的思维触角。所以,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回归到原生态的生活,有了源头活水,学生的作文立意也就有了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表达空间。

三、广泛阅读,大胆质疑思辨,是立意的幸福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定能为学生的感悟打开一扇智慧的大门。新课标提出要“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要“努力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要“注意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力。”这充分说明新课标很重视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独特体验,提倡从不同的角度对阅读进行质疑或思辨,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思想底蕴。我喜欢作文课堂呈现出这样的情景:一个话题或一个材料抛出之后,可以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般的热闹,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见解;一个话题可从纵向延伸,也可从横向发展;一个材料可以正面肯定,也可以反面否定;一个点可以联想到若干个以致无穷个点,只要老师没有结束的意思,这样的纵横开阖也绝对可以无休无止。思维的状态影响甚至决定着写作的状态。学生要通过阅读,完善自己在作文中的立意,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力争使自己的文章能充分张扬独特的个性,能充分放飞自由的心灵。

四、自由放歌,我手抒写我心,是立意的闪光点

哲学家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让这独一无二的心灵自由地表达出来,也就是让学生的真情实感表现出来,是我们眼下进行作文立意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让学生自由放歌呢?

首先,要给学生情感上的表达自由——少谈一些“意义”。“意义”是老师在作文立意教学上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究竟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中有些事,这样看来也许毫无意义,那样看也许很有意义。我们语文老师不要用“有意义”的钳子去限制学生,使他们无所适从。写作是一种心灵的快意释放。无论快乐与痛苦,都是真情实感的自由放歌,都是我手写我心的惬意宣泄……相反,学生情感上负荷了太多的“有意义”之后,往往会导致个性的泯灭与心灵的失语。

其次,要给学生形式上的自由——少用一些“模式”。传统作文偏重于形式上的章法指导和技巧训练,殊不知形式上的不自由也往往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张扬,扼杀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对立意的模式“克隆”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如“月亮之于乡愁”“蜜蜂之于勤劳”“蜡烛之于奉献”……学生陷入这种固定模式里不能自拔,又怎能要求他们写出独抒性灵的佳作呢?给他们的立意更多一些形式上破旧出新的自由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去自由采撷生活里那朵诗意而灵动的立意浪花吧,别让他们一味模仿他人的立意模式而扭曲自己作文的灵魂。

总之,一篇文章,真正好的立意,绝不是鹦鹉学舌的刻意套用,也不是东施效颦的做作因袭。它常有柳暗花明的惊喜,它时有豁然开朗的顿悟,它是思想的诚实表达,它是心灵的自由放飞,它是对生活别出心裁的独到发现,它是对人生别具慧眼的独特感悟,它是诗意与真挚的共同演绎,它是真实与健康的质朴交融。

参考文献:

[1]唐媚.初中记叙文写作立意思维训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程梅.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初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7).

猜你喜欢
心灵意义文章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唤醒心灵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