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巧设导入

2016-12-01 10:06黄莉
新课程·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黄莉

摘 要: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生动流畅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对教学效果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对于每一节教学课,教师都要认真去分析教材,根据课程的难度和学生的差异,科学合理地设计每个环节。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巧设导入部分对教与学非常关键。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巧设导入

一、导入的重要性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教学中导入巧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设计好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的关键所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程导入的基本要求

1.符合教学目的的要求

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课堂中最大限度地接受教师传导的知识。因此课程导入中,教师一定要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地设置导入的方式,创设一定的情境或者设置一个悬念,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达到促进教学效果的要求。

2.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

教学目的要通过教学内容予以体现,教师在课程导入时要紧扣教学内容,根据内容合理设置导入的方式,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吃透教材,精心准备教案,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使导入教学环节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3.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个班级的学生智力、基础不尽相同,接受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清楚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实际设计导入部分、尽量做到兼顾大部分,照顾个别,使导入环节能促进学生接受新知识、增强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导入的几种方式

根据教学实践,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导入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教学规律,首先要切题,围绕课程内容精心准备导入话题;其次要简洁有趣,要创设一个特殊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但不能太多,以免冲淡主题。笔者参考了一些专家、学者的示范性的文章,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体会,有以下几种方法效果较好。

1.歌曲导入法

优美悦耳的音乐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更能为学生创设出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用歌曲导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兴趣,陶冶情操,活跃课堂氛围。

2.讨论导入法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导入新课。这种方式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讨论中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

3.图片视频导入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视频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比较直观,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按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转移,以轻松的形式来掌握语言点。

4.悬念设疑导入法

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其次,所设问题要尽量与学生自身及周边的生活有关。如学习八年级(上)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预习过的单词或短语造句,如,I exercise every day;She plays the guitar twice a week;Tom eats junk food once a month。然后教师再在上述短语下划线,引导学生对画线部分提问,从而引出本单元的语言目标:对频率提问,用how often,再顺理成章地转到新课的运用上,实现了真实性和实用性的互相统一。这种悬念设疑导入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并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学会导入,提升教学效率

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端,课题引入是否巧妙,直接影响学生的接受程度,影响教学质量。英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围绕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导入课题,创设情境,调控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一上课就能集中精力学习,养成善于钻研的个性,达到寓教于乐,提高教学的质量。

总之,英语教学导入艺术的提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在教与学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使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又是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参考文献:

[1]陈传光.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策略[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2(4).

[2]钟英贵.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措施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4(5).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