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术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审美教育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挖掘。作为我国特有的手工编结的装饰品,中国结造型优美、色彩艳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会几种常见的中国结的编结方法,引发对中国结的起源、发展、演变、包含的种类及其各种结名称的寓意等的关注,还能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感受中国结内在的美,由此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
一、感受中国结的形式美
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必然依赖形式而存在。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中国结的线条、色彩、结构等,感受中国结的形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中国结多为红色,其主要部分是结体,结体的外观都上下左右对称、正反面相同,具有一定的体积感,体现了一种厚重美。每一个中国结都用一根线编成,采用绾、结、穿、绕、缠、编、抽等多种技法,使结体循环有序,体现一种韵律美。
从结体抽出来的环状耳翼以其优美的线条,在结体周围两两呼应、相伴相生,其形状、长短都要求恰到好处,才能产生对称的美。相对来说,结体的形式灵活多样但也存在一些固定的模式,耳翼则千变万化,它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极富节奏感。垂挂在中国结末端的流苏,看似简单却举足轻重,它的运用使中国结更加风情流转、摇曳多姿。
总之,对形式美的法则如对比、统一、变化、均衡等的完美运用,使中国结外观富有极强的装饰性。
二、发现中国结的材质美
课堂上,教师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国结实物,让学生仔细观察,再动手去摸一摸、比一比,体会各种材料的不同质感,这样才能加深对材质美的理解,加强审美感受能力。
中国结有的结构简单,有的却比较复杂,但它们所用的原材料一般都有规律可循,不外乎以下四类:线、珠、穗、丝。
中国结最主要的材料是“线”。“线”的种类很多,包括各种丝、棉、麻、尼龙、混纺等等,只要具有一定的柔韧性都可用来编结。通常“线”的纹路越简单越好。有的“线”光滑、有的“线”柔顺、有的“线”绵软、有的“线”硬挺……不同质感的“线”会使中国结呈现不同的风格。
能编入中国结的配件也很多,主要是各种小珠子,还有环、管、玉佩、金银、陶瓷等饰物,不管是小巧的、粗重的,还是细腻的、粗糙的……都统称为“珠”,因为它们附着于中国结主体的方式都大同小异。
“穗”是用于流苏的元素。与“线”相比,穗的特征是细而散,起装饰美化作用,一般只用于结尾。
“丝”的用量很少,比“线”和“穗”还细,大多用来包扎捆绑“穗”以形成流苏,有时为防止结形松散也用来缝合,使结体更紧凑、更结实。
中国结由于构成材料的材质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表面肌理,产生了或精致或粗犷、或华丽或质朴、或奔放或含蓄的不同风格,都在松紧、聚散、虚实、刚柔的辩证关系中散发出各自的魅力。
三、体验中国结的空灵美
教师要以精炼的语言、准确的演示带领学生亲身体验中国结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中国结虚实结合、刚柔相济的造型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中国结的空灵美是由其虚实结合、刚柔相济的造型特点决定的。像所有中国传统艺术一样,中国结也讲究虚实结合。用线紧实的结体,和用线比较松散的流苏之间,以及结体所具有的“面”,跟构成内耳、外耳的“线”之间形成的对比关系就体现出一种空灵的美。
古人将一根红绳经过穿插缠绕使之循环往复、时分时合,变化出姿态万千的结饰,其构思之精巧不禁使人联想到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中国结的“线”无不彰显柔性之美,“穗”将其柔性发挥到了极致,而“珠”在一定程度上又弥补了“线”的不足,将其刚性特征展露无遗。这里,“阴阳”“分合”“粗细”“软硬”等都巧妙地达到“和谐”状态,一个小小的中国结竟也闪耀着诸多道家智慧的光芒!
四、激发创造美的欲望
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中国结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涵,要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两三节手工课显然还远远不够。因此,教师要长期努力,反复摸索,有目的地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美术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和技能又受到美的熏陶,在此基础上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将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并有意识地改变或创造自己的生活。比如,让学生将亲手设计、制作的中国结用于班会、元旦联欢会、学校运动会等活动,营造喜庆热烈的文化氛围;利用中国结的编结技法制作头饰、发夹等小饰品或小挂件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鼓励和引导学生借鉴中国结的编结、串珠、捆扎甚至缝合技术,尝试着进行发夹、胸针、手包、小动物造型等设计,培养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审视生活,并善于用灵巧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类对美苦苦追求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是需要人们长期不断去认识和挖掘的,个人审美情趣的培养,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美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遵循学生心理、智力发育的规律,以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潜在的智慧,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才能有意识地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才能自觉为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尽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雅丹.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学生审美情感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2]胡丽芳.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学生审美情感培训研究[J].艺术品鉴,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