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新课改要求艺术教育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结合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为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精神文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需要重视农村美术教育。美术活动是一种精神行为,能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对于农村美术教育来说,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开发独特的教学资源,实现农村美术高效教学。
一、农村美术教育的目的及重要性
社会快速发展与进步,人们开始逐渐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逐渐重视对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这些要求与目标,需要重视美术教育。结合现阶段我国农村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由于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美术教育面临着硬件设施不足与师资队伍匮乏的相关问题,再加上农村美术教育课程一直受不到师生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由此,农村美术教育效果不佳。结合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为契合新课改教学要求,实现全面审美教育,需要探讨农村美术教育现存问题,并找出解决对策,对社会发展及学生自身发展都非常关键。
二、农村美术教育现存问题与原因
(一)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结合现阶段农村美术教学情况进行分析,虽然农村大部分中小学开设了美术课程,但是美术教学并没有真正实施,很多美术课被征用上语文、数学、外语课程。另外,学生美术课程学习兴趣缺乏是最为关键的问题,美术学习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主要由于以下原因:一是学习条件的限制。二是升学压力的影响。农村地区的家长和教师将学生升学、考入重点高中作为教学最终目的,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制约学生学习美术的时间与空间。
(二)缺少优秀的教师队伍。
农村地区缺少优秀的美术教师,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美术教师不愿分配到条件恶劣的农村。农村地区硬件和资金配备不足,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区域经济、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美术师范毕业生毕业后不愿意到农村教学,认为大材小用,或不愿意到农村吃苦。
二是教师队伍配不齐。农村美术教育是美术基础教育,影响今后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由此,中小学美术教学阶段质量不好,导致培养的学生美术素质不高,继而影响美术院校的生源素质,如此循环,导致美术人才越来越少。
三、农村美术教育现存问题的对策
(一)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
农村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环境较好,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地区具有无可比拟的美术自然教学环境。不仅丰富的田园风光与自然景观提供了美术绘画的最佳素材,而且在田园、小溪、农家等环境下,学生能够更好地激发美术创新思维,培养捕捉美的能力。
要从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学术美学思维培养,具体方式就是提高学生对“美”的概念的认知。很多具有交叉性的美学项目,可以让学生进行多重并联式研讨,增强课堂趣味性与综合性,尤其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可以连通的学科不仅有数学、自然,还有古代文学诗词歌赋的潜在内涵,只有将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与抽象的美学思维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保证学习内容得到学生的深层次理解。以术课堂的绘画项目来说,当教师指导“钢笔风景画”这个单元的时候,可以选择最常见的几个主题,如家人、同学、老师,还有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这些都可以直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二)升级课堂,提高创作欲望。
首先,可以增加学科的交叉。结合学生心理思维能力,进行多重学科交叉、跨越教学。找到美术课堂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善于寻找契合部分,从而增加多学科之间的联通。作为艺术教育者,美术教师的职责绝不仅仅是传递给学生某些绘画技法,而是将生活、社会与美学相融合,实现多门学科的知识串联,保证学生从审美观上得到艺术性拓展,并且结合音乐、舞蹈等其他学科,运用音乐创设美术绘画意境,借助舞蹈激发美术的创意思维,借助体育增加美术的刚劲和力度。
其次,实现课下的艺术延伸。任何学科不仅是课堂教学就能完成的,要将社会生活与理论内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增强学生对社会美学的探究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从中找到更适合农村地区学生的美学教育方法。
结合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农村美术教学中需要找到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找出原因,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提升农村美术教学质量。文章分析得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学生学习兴趣欠缺、优秀教师队伍匮乏两方面问题,契合新课改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践行建构主义、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提出需要从因地制宜、转变模式与健全制度这三个方面出发,解决教学资源、学习兴趣与师资队伍都不足的问题。通过落实这些举措,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应用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契合社会发展,提升自身艺术素养与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