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学友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趋向,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对其一生学习和社会实践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知识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创新人才将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引导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一、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如教学“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中的“25×16”这个例题时,我先出示一道加法算式:
让学生计算,问:这样计算麻烦不麻烦?(生:麻烦。)你们有没有比较简便的算法?(生:可用“25×16”计算。)对“25×16”,除了可以用以前学过的列竖式计算外,有没有不用竖式就能口算出来的方法?这时学生纷纷动脑,想出了多种方法:
①25×10+25×6?摇?摇?摇 ②25×2×8
③25×4×4?摇?摇?摇 ④25×8+25×8
⑤(5×4)×(5×4)?摇?摇?摇 ⑥5×16×5
我对每一种做法都给予充分肯定,称赞说:你们的每一种做法都不用笔算就能很快算出得数,你们真了不起,想出的方法比课本上多得多,课本上只用了你们的第三种解法,今后你们计算时觉得用什么方法计算简便就用什么方法计算。这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数学的方法,比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效果好得多,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且灵活运用。
二、适当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适当采用灵活、多问、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使学生把机械模仿转化为探索创造。开放性问题极具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可以设计制作几何模型,通过简单的调查统计提供一些数据,让学生设计各种不同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自编应用题,还可以设计一些用非常规思路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当时机,以灵活方式渗透到教学中。如学习测量时,我让学生说说如何测量旗杆的高度。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我拿着卷尺爬上去量;有的说测出旗杆的影子,再根据杆高与影子的比例,算出旗杆的高度;也有的说升旗时先在旗子的顶端绑一根绳子,让绳子跟着国旗一起升到旗杆的顶端,然后将旗降下来,解下绳子一量便知道;还有的学生说不要那么麻烦,问一下做旗杆的人就知道。可见,处处都有学生创造火花,即处处是创造之地。教师要为学生安排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尝试、创造的自由,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思想。尽管有时学生有些“异想天开”,但教师应当给予鼓励和赞扬,因为这是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不能充当“消防队员”,而应以自己的素质和创造力感染学生,努力创建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
三、放手让学生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操作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开展包括成功和失败在内的多样性操作,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操作,你会发现学生是创造者。如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需要通过操作得到,分组操作四种情况:(1)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2)圆柱和圆锥等底不等高;(3)圆柱和圆锥等高不等底;(4)圆柱和圆锥不等底不等高。通过上述各种操作,由学生分别说出操作结果,再通过列表、比较各种操作结果,发现只有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最后,全体再进行一次验证操作,统一认识,强化操作结论。
在数学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操作,可以诱发学生兴趣,使其借助动作思维以外化内理解,从而用科学的方法掌握知识。重视数学操作,从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逐步培养为创新能力,“好习惯的报酬是成功”。又如认识正方形,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边的特点,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也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这条边与其他三条边一样长,说明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尽管有的学生操行不够规范,有的学生表述不够准确,教师应及时纠正,但要给这些学生鼓励表扬。学生通过操作,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这种学生自己“创造”的新知识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而且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不仅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新世纪人才的素质。因此,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目标,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把培养创新意识具体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持之以恒,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