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诺奖

2016-12-01 11:30左娜
国际人才交流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才

屠呦呦获诺奖

屠呦呦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

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屠呦呦参与的“523”研究项目的模式,二是奖项的归属问题。

青蒿素诞生于40多年前一个被命名为“523”的科研项目。上世纪60年代,美越战争爆发,越南当地疟情严重,越南部队因疟疾造成的非战斗减员远远超过了战斗造成的伤亡损失。为了援助越南,1967年,被命名为“523”的抗疟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这项具有军事背景的项目调动了全国医药科研力量,组织科学家集中攻关。“523”项目持续了13年,聚集了全国60多个科研单位,参加项目的常规工作人员有

2015年10月5日,一条消息刷爆了所有人的朋友圈:“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在发现青蒿素这种治疗疟疾的新型疗法上的贡献。”中国本土科学家终于在诺贝尔科学奖项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中的古老诗句似乎在冥冥中牵起了屠呦呦与青蒿素之间的缘分。这位既无博士学位,又无留学经历、院士身份的“三无”科学家在上世纪70年代领导团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然而,举国欢庆之余,争论声也随之而来。反思主五六百人,加上中途轮换的,参与者总计有两三千人之多。

值得思考的是,“523”是特殊年代的重大项目,走的是“举国式”的科研路子。而如今,政治、军事任务对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已经减弱,更多的是高校、研究所中的教授、研究员们带着自己的团队“单打独斗”,团队的兴趣不尽相同,不可能像当年那样集中全国的研究力量,朝一个方向轰轰烈烈地攻关。然而,孕育了中国本土首个科学诺奖的恰恰是“举国式”科研,今天在中国搞学术研究虽然有了更多自由,但目前却没能出现诺奖级的成果。

另一个争议的焦点是为什么屠呦呦能代表整个“523”团队领取诺贝尔奖。“523”项目是“团队作战”,青蒿素的诞生要经历药物筛选、分离提纯、结构鉴定、化学合成、制剂、临床实验多个步骤,过程中全国各地研究人员任务上分工合作、专业上取长补短、技术上互相交流、设备上互通有无,参与每一步的研究人员的努力都是不可或缺的,为什么最后只有屠呦呦脱颖而出?

对此,2011年给屠呦呦颁发“拉斯克医学奖”的评奖委员会以及将青蒿素推荐到诺贝尔奖评委面前的美国科学院院士路易斯·米勒、美国国家卫生院研究院苏新专给出了同样的回答。

首先,在屠呦呦加入项目组之前,研究一直没有取得重大进展,直到1972年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会议上首次提到青蒿素,可以说是她首次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二是,屠呦呦受到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药方的启发,首次采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所以提取温度这个关键突破点也是她解决的。最后,屠呦呦也是第一个做临床实验的人。1972年,她带领了一个团队到海南做实验,她和几个同事首先在自己身上试了药。

个人的贡献显而易见,而集体的努力也不可忽视。那么,重大科研成果究竟归集体还是个人? 中科院科技政策研究员李真真认为,这争议折射出中西文化冲突。“中国的传统强调集体而非个人,‘成绩是大家的,功劳是集体的’,至今,国内科技评奖依然主要是奖励项目。而西方的科学传统恰恰与此相反,大多奖项都是突出个体。西方首先奖励‘优先权’:即关注在重大的科技成果中,谁第一个提出思想或者方法路径。”

现实中的科学研究早已不是电影中孤胆英雄的时代了,现代重大的科学成就,往往都必须凝聚集体力量和智慧。几乎所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都建立在成百上千科研人员的劳动之上。但西方之所以一直坚持把重大奖项给予个人,是对一个基本科学理念的回归,而科学的进步缘起于独创性的思想。西方科学奖励关注优先权,坚持将重大奖项颁给个人,有利于启发创新。

12月10日,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屠呦呦,当她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诺贝尔奖证书和奖章时,这个历史性的时刻被定格。同时,围绕着屠呦呦的一系列争论,也折射出中国人对东西方科学研究发展模式以及东西方文化不同内涵的深刻反思。(文/左娜)

中国教育“冲击”世界

集体做早操、做眼保健操、选班干、上晚自习、开家长会……5名中国老师赴英国“支教”一个月,用传统的中式教学给50位英国中学生上课。一个月中式教学后,这些学生将与学校其他班的同学,同时参加数学、科学、英语、中文的测试,究竟谁能胜出?

2015年,这场教育真人实验在英国一所公立学校悄然进行,并通过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镜头向全世界传播。这部名为《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的纪录片播出后迅速走红,西方教育的自由散漫与中国教育的严谨刻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BBC的镜头中,“对峙”多次出现,学生起哄、面壁罚站、被赶出教室的镜头引发全球观众的热议。中国教师的权威和英国学生的反叛,似乎形成了不可调和的冲突局面。

最终,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课堂教学在西方镜头下首次“输出”以中式教学班比英国班成绩高10%,中国班“完胜”画上句号。“英国学生在国际竞争中正在落后,中国学生正是我们孩子未来在职场上的竞争对手。” 片中的这段话,显示了BBC制作这部片子的初衷。

为何BBC会将摄像机镜头对准中国基础教育?这并非心血来潮,事实上,早在此前,英国政府就已经对中国的教育方式情有独钟,频送秋波。2014年英国教育大臣梅丽莎·特拉斯率领一个教育专家代表团前往中国上海进行访问,学习当地中学的数学教学经验。

5名中国老师赴英国“支教”一个月,BBC把摄像机镜头对准了中国基础教育

中国那么大,梅丽莎·特拉斯为何单单在上海取经?原来上海学生在几年前首次参加PISA考试(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中译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主要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测试学生们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即独占鳌头。而英国学生在PISA考试的排名中却连年下降,远远落后于中国、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特拉斯说,如果英国人不改变学习数学的态度并学好数学,这最终会影响到英国的经济发展。英国工业联合会2013年的一项调查也显示,30%的英国企业对毕业生的计算能力不满意,2/3的企业雇主希望学校提高数学和科学教育质量。这引发了英国教育界的反思。

不仅基础教育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中国高校在世界上的表现也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荣耀。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2015-2016世界大学排行榜TOP800,北大、清华进入前50名;QS世界大学排行榜发布,清华首次进入25强;上交大发布2015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进入前150名;美国U.S. News发布了最新的2016世界大学工科排行榜,中国大学强势崛起,清华大学超越麻省理工学院跃居全球第一,在全球大学工科排名前250名的大学中,中国内地大学占据了其中的37席,中国港台地区占据了12席,中国大学的整体表现超级亮眼。英国《自然》杂志的增刊《2015中国自然指数》发布,目前,中国对世界高质量科研的总体贡献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2014年高质量科研产出前五位的中国研究机构依次是: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浙江大学。

“这5年,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向‘强’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如此评价。《自然》杂志执行主编尼克·坎贝尔博士表示:“显然,中国正在追赶美国,并已成为拥有高质量科研产出的强国。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持续推动其研发投入增长。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科研人员数量增加和水平提升,也是关键要素,使中国科研投入带来了惊人的回报。”

中国的现代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因为起步较晚,一直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教育向来不缺批评之声,与之相伴的则是教育的不断进步,2015年迎来了众多的国际喝彩声。中国教育开始“冲击”世界舞台。(文/李艺雯)

华人科学家“被间谍”

郗小星(左)和陈霞芬(右)被误控为中国间谍

2015年,多名华人科学家“被间谍”的冤案引发广泛关注。美国《科学》杂志对此专门发表文章,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报道。据了解,美国司法部于9月11日撤销了对美国天普大学华裔教授、世界知名超导专家郗小星的指控。同年5月,美国司法部起诉称郗小星违背保密协议,向中国输送敏感超导技术。此案虽然最后被证实为一场闹剧,但是受到指控的郗小星本人,其职业生涯和名誉都已受到严重伤害。

“中国间谍案”并不是首次发生,多年来“中国人窃取美国机密”的说法频频出现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间谍”这个带有浓重的敌对色彩的词,在美国的官方话语中,多次与华人科学家联系在一起。然而,事实证明,这些指控总是站不住脚。

11月17日,针对近来频繁发生的华人科学家间谍冤案,美国国会亚裔议员赵美心表示,目前看来美国有一种“把美国华人科学家定性为中国间谍的习惯与模式,哪怕没有可信的证据支持”。

“相比过去,近来美国华人科学家与中国国内在学术、商业等领域的交流有所增加。”在美国硅谷从事科技行业的华人沈赐恩说,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美国政府怀疑的借口,认为这些华人科学家可能将美国的核心技术或是核心机密带回中国。“但归根结底,这种无端的猜疑,还是因为美国政府甚至是整个美国社会对华裔等少数族裔长期存在的偏见。”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袁征认为,华人科学家间谍冤案频发,根源还在于美国对于日益强大的中国的担心和恐惧。“中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增强的竞争力对美国形成了挑战,导致其疑神疑鬼,对中国的态度越来越警惕,这客观上反映的是美国的不自信,而这实际也和美国对华采取的防范政策是一致的。”

也有分析报道称,在目前中美两国经济、科技交往频繁的情况下,可以预料更多的所谓“间谍案”还将出现,这也给华裔科学家以警示。“华人在接触专利敏感材料时确实要小心,因为华人可能会更受关注。”在美华人李怀玺说。

此外,美国对“间谍”的敏感不局限于美国的华裔专家,与美国有过交流的中国学者亦在怀疑之列。

2015年5月16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张浩应邀赴美参加一场国际学术会议时,一入境就遭到逮捕。美国司法部指控包括张浩在内的6名中国人涉嫌窃取美国机密,罪名是“触犯经济间谍法”。

张浩此前曾赴美国求学,毕业后到美国相关公司工作,之后回国与天津大学创建了合资公司,美国司法部却认为,他们把技术带回了天津大学,通过开办公司将芯片出售给中国公司和机构,因此其后的一系列风波接踵而来。

诚然,美国是依靠专利和科技生产力立国的,保护自身在这方面的利益和优势是其战略利益之所在。而中国正处于上升阶段,迟早有一天产业结构也会提升,也将面临着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的严峻问题。

北京科技大学知识产权中心主任徐家力分析称,这种涉及专利和知识产权的案子已经不是一起、两起了。因为中美之间的科技差距还是很大的,所以中国青年学者去学习是很自然的。但是也要注意保护自己,要认识到我们去学习的技术和我们回国创造的技术的区别,从技术上、法律上要把握住差别。(文/邵浩)

中国“智”造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2015年12月2日在上海中国商飞公司总装下线

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被称为中国版“工业4.0”,聚焦制造业绿色升级、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创新三大方向,并提出我国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在为“中国制造”绘制行进路线图时,李克强一直突出强调“人才”和“创新”的作用。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关键在于人。“中国制造2025”呼唤“大国工匠”。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孙东东也指出,实现“中国制造2025”,在操作层面需要有众多文化素质高、技术精湛的优秀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德国工业化进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人才结构合理,即从顶端出思想的科学家到底端操作层面的技术工人,呈完整的正金字塔结构。”

我国目前高端工程技术人才严重缺失,而职业教育的重点大都在第三产业。根据人社部的统计,我国技工劳动者1.5亿,占就业人员总量不到19%;高级技能人才3762.4万人,占就业人员总量不到5%。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

3D技术被认为是支撑智能制造的基础性战略性工具技术,据全国3D大赛组委会秘书长、3D动力总裁鲁君尚介绍,目前我国对3D应用人才需求非常庞大,缺口约为800万人,特别是在操作层面缺乏众多文化素质高、技术精湛的优秀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应将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作为中长期战略发展一项重要内容,给予高度重视。

国际上,全球金融危机过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推出重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和计划。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日本开始实施“再兴战略”,韩国抛出了“新增动力战略”。“中国制造2025”及时出台恰逢其时。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价说,很多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到了一定时候,中国这一制造业大国就会因后劲不足而将“接力棒”交给其他国家,但如今中国不仅没有松手,反而把棒捏得更紧了。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10大领域。2015年11月2日,国产大飞机 C919总装下线。商飞引进的谢里、丹尼斯、鲍盼麒等众多外国专家为大飞机项目贡献了智慧。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曾表示,“中国制造 2025”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将在国际合作中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欢迎各国企业积极参与,利用国际产能合作等机会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希望有关国家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中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世界。(文/张晓)

人才大数据

不管你是否认同,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并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2015年5月,习近平在给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说,“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

2015年11月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在以“互联网+”为行动计划的转型升级大背景下,结合互联网技术对数据价值的挖掘,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显然,大数据的价值已经得到国家的重视。10月,旨在有效开发国际人才资源的国际人才大数据中心建设启动。12月,阿里云在2015广东省云计算大数据开发者大会上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其大数据生态圈,推出大数据人才认证计划,并联合多所高校,为市场培养新一代的数据科学家。

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从各类海量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高校和企业也能够改进当前人才引进和管理的粗放模式,通过相关数据搜集、分析和应用,实现人才引进和服务的精准化。

作为为人才服务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无论是人才、就业服务,还是社会保险,每天都面对海量的数据,如何将这些原本碎片化的数据,进行全面科学的提取和分析呢?可喜的是,如今各地都认识到人才服务的重要性,许多地方都推出了一站式人才服务,将健康医疗、旅游休闲、子女教育、出入境服务、专题培训、创新创业服务、住房保障、文化服务等,都归入一张类似“市民卡”的服务卡。通过对人才使用这些公共服务的类别、次数、频率等数据的分析,就可以找出人才最需要和最常用的服务是哪些,根据这些数据再来优化服务布局。未来借助大数据,也可以通过一张“专家证”对人才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更好地改善外国专家在华生活工作质量。

过去,哪些企业有哪些人才需求,哪些技术产业需要引进人才,哪些高校寻觅哪些人才,这些人才需求都是靠估算或抽样调查获得。而进入大数据时代之后,通过数据搜集和联机分析,就能形成从单一企业到城市产业的完整分析,再用这份数据报告,按图索骥、招揽人才。当这些数据采集和运用具有一定年限积累后,可以引进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还能对未来进行预测。例如,通过对IP地址的分析,可以清楚知道每天都是哪些人在访问人才供需网站,并定期做出网站访问表,据此确定引进人才的重点群体,从数据挖掘中找到那些更愿意来华创业的海外人才。

“千人计划”专家、加拿大籍计算机博士石忠民在温哥华成立的索答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了独特的人才数据平台。据石忠民介绍,在智能分析中,人才数据平台可以进行人员识别、年龄识别、社会关系识别,并依照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对人才进行打分。与传统的摆摊式招聘模式相比,这种大数据共享可实时、准确、有效地引进人才,降低企业成本。

未来,数据对企业来说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关注的不仅仅是数据本身,而且会更加重视数据的价值,以及数据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企业需要利用大数据了解客户、开发新产品、削减运营成本等,这些都依赖于大数据人才的专业技能。” 阿里云大数据研究员常亮表示,而现有的人才供给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市场旺盛的需求。

大数据的相关职位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能够对数学、统计学、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多方面知识综合掌控。据信息技术分析公司Gartner预测,未来全球将新增440万个与大数据相关的工作岗位。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会看到如CDO(首席数据官)、数据科学家或者首席数据工程师等新职业的出现。(文/荣邵)

猜你喜欢
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毛遂自荐
“三高人才”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