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2016-12-01 14:35王伟明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年33期
关键词:引导性开放性数学知识

王伟明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教师在课堂上的有效提问则是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基础。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更是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反复实践,认为有效的提问是有的放矢的,是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桥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形成数学技能。

一、提出的问题要有目的性

课堂提问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必须围绕着教学内容而展开,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有效的提问要有的放矢,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数学学科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要有针对性,或为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或为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或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或为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等,这样我们的提问便是有效的。备课时,教师要深入研究高中数学教材,提取其精华,设计目的性明确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提问能感知教学的重点,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学习“集合的概念”时,我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时提出以下问题:集合、元素的概念是如何定义的?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为何,是用什么符号表示?集合中元素有哪些特征?集合的分类有哪些?常用数集如何表示?通过这些问题,学生明确了阅读时的重点,并了解了梳理知识的方法,阅读后能形成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结构。有目的的提问不仅在新知识的讲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复习课和习题课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往往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构架,找出解决问题的核心。因此,有效的提问是有目的性的,需要我们教师深研数学教材与有关资料,提取数学知识之本质,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获取知识和能力。

二、提出的问题要有引导性

新课程改革规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引导作用,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技能,因此,作为课堂主线的有效提问也要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了疑问,进而开始思考,期望找出问题的解决途径,达到释疑的目的,此时引导性的问题便是学生“跳一跳便能摘到桃子”的工具。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不可控的,而教学内容是一定的,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便需要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桥梁,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引导性的提问还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数学知识,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让数学知识富有挑战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感受成功的喜悦。当然,提出的问题还要具有一定的难度,既要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既要有一定的知识水准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帮助学生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升华。

三、提出的问题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死板的教学时代已成过去,学生需要趣味性的事物激发他们的智力,带给他们新鲜的体验,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高中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但这并不表示它也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依然适合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也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让严谨的数学课堂变得轻松愉快。我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调动学习氛围,改变高中数学课堂的枯燥和单调,有时一个幽默的提问便能成就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如在讲解坐标中的零点时,大部分学生都无法理解零点为什么不是一个点,我便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田鸡就一定是鸡吗?”这个常识性知识学生自然是知道的,接着我便问:“那么,零点为什么非要是一个点呢?”此时学生感觉眼前一亮,知道自己钻进了“牛角尖”,虽然对于“零点为什么不是一个点”还不甚明了,但对于“零点不是一个点”却记忆深刻。

四、提出的问题要有开放性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近几年的高考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开放性的试题越来越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数学教学形式教育出的学生死守唯一的答案,不知变通、不敢向权威挑战,严重阻碍了他们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而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不再需要墨守成规的人才,而更需要创新型的人才,需要学生在进入社会以后能切实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为满足社会的发展、响应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校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学生在学校里不仅要获取理论知识,更要获得能力。这便要求我们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形成创新意识。问题的开放性包括两个内容:答案的开放性,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只有一个答案,要留给自由发挥的空间,即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是说出问题核心的便是正确的;问题对象的开放性,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经过思考找出解决方案,不存在为某个学生或某一些学生特设的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可以向教师提问,也可以对其他学生的答案进行反驳,让他们的思维经过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

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它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为打造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教师要深研数学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修养,使我们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具有目的性、引导性、趣味性和开放性,让有效提问成为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教学手段。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如东中学)

猜你喜欢
引导性开放性数学知识
引导性反馈在情景模拟教学中的研究进展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引导性反馈在护理模拟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理教育中引导性反馈方法的研究进展
基于消费心理浅析产品对用户引导性的实现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