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慧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丰富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教师课堂上的评价语是教学智慧的流露,恰如其分的课堂教学评价语可以为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是成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催化剂。
【关键词】评价语;课堂教学;催化剂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效的评价“犹如金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评价得到的信息,就可以了解学生的一些情况,这样,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会“更上一层楼”!数学知识和技能的积累需要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才可以逐步的去解决问题,引发思考,同时教师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去记录学生情感态度的情况,用恰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反馈和指导,时不时的体现评价的重要性。
一、及时、恰当地评价,可激发学习兴趣
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语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即时评价可以是语言上的,也可以是肢体上的,也可以是眼神的评价,总之要在恰当的时机及时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如,某学生坐得很端正,给予他眼神上的肯定,对不认真听讲的同学,可以摸摸他的头提示他要认真听。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即使学生在回答时出现问题,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不但可以避免学生的尴尬,还可以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学生在纠正错误的同时,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
二、真诚、善诱地评价,可启迪思维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教师课堂上的评价语不是一片赞美之声的泡沫假象,而应该是真诚的赞许与循循善诱,以此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数学作业批改中巧用评语,不仅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了学生作业。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增进信任,激发学习的兴趣,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堂上,老师也适时的夸奖学生:“科学家小时候就是这样认真,努力、积极思考的。所以在你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可以换个角度、方式去思考问题!”好的评价是一团火,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温暖学生的情怀,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三、不时创新地评价,可促进师关系和谐发展
促进师生关系的方式有甚多,但老师不时创新的评价起着至关作用。同时促进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如何,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认识自我的行为,从而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老师也可以在条件允许时,根据学生的语言表述,请家长参与评价。这样,不仅家长了解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也增加了老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的融洽!而不是以前那严厉地呵斥、讨厌的眼神!省略过去那古板的行为,这样,学生不仅认真听讲,也对老师的行为甚是喜欢!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科技也日新月异,教育教学也紧跟时代的步伐,课堂教学上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展示本堂课里的动画、音乐、教具等等,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活动更具有爱的体现。并且很多教师能很好地挖掘教材中的情境因素,让学生置身于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开展数学学习活动,这无疑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等等。这些上课的表现,无处不需要评价,把教师课堂评价语与多媒体很好地融合,必定会让学生更乐于接受,甚至乐在其中等。教学评价语言时时不能离开教学课堂!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持有特有的情感来塑造莘莘学子的灵魂。实际上,小学教师的评语是一件苦差事,面对不同层次、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孩子,写出恰如其分、行之有效的评语是件难事,可是我们选择了教师,选择了为孩子们创设成功的道路,就得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持之以恒坚持走下去,让鼓励的、赏识的、启发的、诚恳的、真心的话语唤起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的兴趣、树起学生的信心、打动学生的心灵,让老师无私的爱、赤诚的心,似冬日暖阳、如春风拂面、恰甘露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