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思维,主动参与,乐于研究

2016-11-30 22:14何莉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程研究

何莉

【摘 要】为了进一步促进三级课程的建设与完善,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我校在校领导及课题组的带领下进行了“数学小屋”校本课程的研发。根据学生、教师、家长多方位的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对校本课程的目标、课型、内容、评价方式进行了研发。

【关键词】课程;研究;素质教育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贯彻“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的方针,提高我校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和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校进行了“数学小屋”校本课程的研发。

一、小学“数学小屋”校本课程的需求分析

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数学教研专家的指导下,以及全校数学教师的积极参与下,本校组建了“数学小屋”校本课程开发队伍。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层面分别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再合理分析、考察学校及社区潜在的教育资源。以便整合各方面的可利用资源,制定出满足学生、教师、家长等需要的校本课程。

1.从学生方面来看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课堂形式单一,课程内容趣味性不够,期望能开展更多实践活动,“做数学”,“玩数学”。

计算技能方面调查发现,本校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相对薄弱,主要原因是练习较少,认为计算是比较枯燥,难以坚持每天练习,一旦数学课堂和家庭作业没有涉及计算这方面的内容,学生一般不会再做计算练习,时间一长不仅忘记了计算的方法和规则,而且混淆了之前学习的内容。

图形与空间领域调查发现,这一部分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但是掌握的情况却不太理想。这块的学习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结合实物,通过操作,观察,记录来转换学生的思维。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大多数学生的抽象能力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除此之外,由于作业形式单一,缺乏完成作业的动力也是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期望通过改变课堂形式,增添作业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及组织和开展更多的数学实践活动和比赛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2.从教师方面来看

围绕本课题,向全校数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个别教师进行了访谈,通过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如下:认为学生参与性和积极性难以提高;一至二年级的数学教师认为如何进行课堂的有效管理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注意力集中是大多数教师反映的问题与需求;五至六年级的教师普遍认为学生能力的差异日益显著,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得到充分的发展,而能力较弱的学生觉得难以跟上,所以传统课程难以保证教师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从家长方面来看

通过针对性的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从问卷的整理分析中发现,大多数家长认为需要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期望学校多组织实践活动并且希望家长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来,增加家长与孩子交流合作学习的机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实际情况;也有部分家长期望能够给予孩子的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不仅是成绩,而从参与性,创新性,发展性等多层面来评价。

二、小学“数学小屋”校本课程研发

本课程的开发是在本校学生、教师、家长等多方面的需求上进行的,所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课程是根据本校的学生特点、数学学科的特点、学校的特点,整合了一切有可能利用的课程资源。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对于转变课程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有重要意义

1.小学“数学小屋”校本课程研发的依据

(1)数学的学科性质。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音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生产中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与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有以下三种观点:

儿童数学观认为小学数学是儿童的数学,是一种从儿童实际出发的非完全形式化的数学,是一种儿童为了理解生活世界而学习的数学,这种数学观强调小数数学应该符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和需要。

生活数学观认为小学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是一种存在生活实践中的非形式化的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实践活动中理解生活世界,互相交流思想的数学。

大众数学观认为小学数学是大众的数学,是一种人人都必需学习和掌握的数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数学,是一种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发展的数学。这种大众数学观强调小学数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从以上三种观点来认识小学数学课程,它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趣味性:回归儿童心理发展需要,贴合儿童的兴趣和思维特点。

体验性:数学课程应该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主动地去发现数学问题,并经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过程。

普及性:小学数学课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的认知过程。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的知识的过程,学习具有主动性,情景性,过程性,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建构数学知识系统过程,也是学生动手动脑做数学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

(3)数学的教学目标。依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总目标为基础,通过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a.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b.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c.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d.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小学“数学小屋”校本课程目标的设定

(4)课程总目标。提高本校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和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欣赏数学文化,感受数学的魅力。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会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与习惯,勇于追求新知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以及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5)各学段教学目标。一、二年级的“趣味角”教学目标:用数学目光去看生活,从数和形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事物,认识,生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

三、四年级的“金钥匙”教学目标: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会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方法。

五、六年级的“智慧屋”教学目标:学生能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数学问题,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能利用数学实验和自主探究等实践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过程,或对新知识的拓展和迁移,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三、小学“数学小屋”校本课程课型的确立

“数学小屋”校本课程的课型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课程的内容、要求以及课程的组织形式以及教育资源来设计实际的课型。在本课题的研制过程中,确立了以下课型。

(1)数学实验型:此类型的课程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可以利用教具、实验工具进行操作演示实验;此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教学软件等进行模拟性实验.

(2)合作探究型:将合作探究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成为课程中的重要环节,通常在新授课中安排10-15分钟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

(3)综合实践型:是以数学知识为主体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形成的一门更为广泛的跨领域的课程。综合实践课型以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课内课外的结合,以阶段性进行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得到了更为全面的发展,更体现了在“做中学,做数学,玩数学”的理念。

(4)数学游戏型: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数学游戏让孩子在愉悦身心的同时获得了数学知识和技能,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更是激发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体会到了数学课程的“妙趣横生、其乐无穷”。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创设情境——说明游戏规则——开始游戏——交流总结。

(5)走访调查型:通过访问调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推理判断的能力。该课型主要应用在统计与概率这个领域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其教学模式主要是:提出访问调查的主题——小组研究调查方式——小组合作——完成调查报告。

(6)设计制作型:该课型包括数学学具、教具和数学读物(报刊、漫画)的设计与制作,图形和图案的设计和创作,结合了手工劳技和美术课程的特点。其教学模式为:提出创作的主题——尝试设计——交流探讨——尝试制作——展示交流。

四、小学“数学小屋”校本课程内容的组成

以下是本校一至六年级的“数学小屋”校本课程内容的组成:

五、小学“数学小屋”校本课程评价的方式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因此,“数学小屋”校本课程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与态度的表现;既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更要关注每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最大的发展。

“数学小屋”校本课程的学习评价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通过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多角度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同时,除了对知识与技能进行评价外,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课程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