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权
今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行动纲领。我们要读懂原文,悟其原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化、群众化。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22次提到“人民”,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深刻阐释了哲学社会科学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和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鲜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让人民得到了更多福祉,也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提出:“要一如既往的坚持以人为本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大命题,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是八千多万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构建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只有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得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最根本的价值追求。要始终坚持把推动发展的目的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着眼于人民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努力扫除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