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博文 段祥磊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哈尔滨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
吕博文 段祥磊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通过现场观察,从地铁站出入口、站厅和站台等主要方面,对哈尔滨地铁站的建筑风格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哈尔滨地铁未来的建设进行了展望,使人们从专业的角度了解地铁的建筑形式。
地铁站,出入口,站厅,站台
为了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解决道路拥堵的问题,地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时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其建筑风格也被广泛关注。2008年,哈尔滨铁路局决定先后完成建设“十线一环”的规划,秉着传承冰城文化精神,创建节能环保型城市的宗旨,哈市铁路局广泛凝结省内外专家学者的智慧,创建有哈市特色的地下铁路。从线路选择,到地下施工,再到最终建成都经过了严格的考量。可以说,哈市地铁的建设,体现了黑龙江省科技与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也切实为哈市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方便,提升了生活质量。
一个好的地铁车站不但能最大限度的容纳旅客,而且能给人一种震撼的视觉冲击,使其实用性与美观兼备。走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错落有致的俄式建筑,带有浓郁的欧洲风情,因此,地铁车站外观的建筑风格必须能与城市主体建筑相融合,凸显哈尔滨的城市风貌。对于车站内部,要根据地理位置、使用功能、周边已有建筑和当地地质条件综合考虑,来进行站厅和站台的合理设计与施工,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车站内部的安全性考虑。地下建筑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要有很好的通风照明设备,以防发生窒息、踩踏等安全事故,此外,地下建筑的人员疏散,火灾扑救都是极为复杂的问题,因此,必须要有完备的安全设施,在火灾、水灾来临时,能够引导乘客迅速逃离现场,以免发生人员伤亡。
1.1 独建式出入口
哈尔滨地铁大多采用独建式出入口(见图1),也有少部分采用附建式出入口。哈尔滨的独建式出入口主要是由柱和玻璃围建的封闭空间,既有古典风格的优雅,又有现代建筑的大气,独特的造型、完美的设计能够烘托出哈尔滨的文化特色。尤其是一些中外建筑林立的地方,既有俄式风格的基督教教堂,又有地标性的高楼大厦,坐落在这里的地铁站要有自己的建筑风格,与当地建筑相得益彰。因此,地铁站出入口采用封闭式的围亭,并用暗色来装饰,玻璃上雕刻少许花纹,既不低俗也不张扬,俨然成为哈尔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个好的建筑不仅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更具有优良的实用性。哈尔滨地铁站外围的钢化玻璃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能增强入口的透明度,为地铁通道的照明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另外,哈尔滨是中国纬度最高、温度最低的省会城市,并且冬季常有大雪相伴,因此,地铁站的御寒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地铁站出入口冬天会开暖风,能够抵御寒冷的天气,也会减少因结冰而造成的冻害,符合哈尔滨的气候特征。
哈尔滨地铁独建式出入口主要布置在街道交叉口和有大量人流的医院、商场附近。在大多数车站布置四个出入口,分布在道路的两侧,各个出入口都对着人流密集的商场进出口和公交车车站,这样的出入口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引乘客,扩大服务半径,缓解当地交通压力[1]。同时乘客从各个出入口均能进入车站过道,不用穿越马路,为人们出行带来便利。
1.2 附建式出入口
还有一些附建式出入口,例如在博物馆站。所有的地下通道都经过地下购物商场,地铁站出入口就是商场的出入口。通过实地考察可以看出,这种设计出于两种考虑,第一,博物馆站前面是红军街与西大直街交叉口,交叉口呈圆形,面积大,建设地铁站耗费资金多;第二,旁边有国贸购物地下街,与它合建可以节省建筑空间,同时方便市民上街购物,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另外,还有几个出入口是与大楼合建的(见图2),在这里没有办法建立单独的出入口,附建在大楼里,节省了建筑空间,也方便了这里工作人员的出行,但这种出入口不易被发现,将来可以设置明显的标志帮助人们识别。
站厅是连接地铁与外界的纽带,它将由出入口进入的乘客迅速、安全、方便地引导到站台乘车,或将下车的乘客引导到出站口,是乘客上下车过渡的空间,因此,其内部的建筑设计和结构构造都很重要。既要体现出一个城市的风貌,也要满足乘客的使用需要,同时还要有完备的防灾措施,以便于意外发生时乘客的安全疏散。进入站厅首先要经过的是楼梯,大多数站厅都设有普通楼梯和自动扶梯,在一些人流比较稀少的站,出入口的提升高度较低,只设有上行扶梯和普通电梯。而像博物馆站这样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站厅的楼梯就必须设置的相对较宽,楼梯的提升高度相对较高,才能满足客流量的需求,所以这里同时设有上下扶梯和普通楼梯,在客流高峰期不至于造成人员拥堵。
2.1 三跨岛式站厅
哈尔滨的大部分地铁站是独建式的,要走过长长的通道后,才能进入站厅,并且大多是贯通式站厅(三跨岛式见图3),进去后,可以看见自动售票机、检票口和资讯室,两侧有很宽的人行通道,方便乘客及过街路人的行走,在墙上有很多广告牌,与天花板上的灯一起为站厅提供照明。乘坐之前,要进行安检,完备的安检设施为旅客出行带来安全保障。同时,在站厅区,可以看到有醒目的消防设施和警鸣器,为火灾发生时做出应急反应提供方便,保证乘客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2.2 分区式站厅
站厅的设计要与站台的设计相适应,采用侧式站台时,应采用分区式站厅(双跨侧式)。这种站厅的使用功能就显得很重要。它有别于贯通式站厅,它是乘客换乘和转向的必由通道,乘客只有经过站厅才能从一侧站台到另一侧。但在其他方面,如通风、消防等没有本质区别。
2.3 站厅的通风设备
任何地下建筑都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地铁的通风系统更为重要。在地铁站外部,可以看到有很大的通风孔道,来保证站厅和站台的通风(如图4所示)。在地铁站内,哈尔滨地铁一号线采用开式通风系统,开、闭式运行。温度比较低时,采用自然通风,运用活塞风的原理,靠列车在隧道中运行,带动空气流通,保证隧道和站台的空气质量达到合格标准[2]。当外界温度较高时,例如炎热的夏日,活塞风不能满足正常温度时,采用机械通风系统,在车站和区间隧道分别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来保证车厢内和站台空气的流通。同时,在循环通风管道中还安置了空气净化装置,有效防止火灾发生时因烟气造成的人员窒息现象。
3.1 岛式站台
哈尔滨地铁大多采用岛式站台(见图5),也有部分侧式站台和岛侧混合站台。和兴路站采用双柱三跨岛式站台,这种站台为乘客带来极大的便利,有利于乘客的中途折返,并且可以从各个入口进入站台,不需要担心走错方向的问题。同时,与侧式站台相比,可以减少相关设备的安装,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站台的利用率,但岛式站台易造成乘客拥挤,不易扩建[2]。对于大多数地铁站,这种岛式站台的设计能基本满足客流量的需求,有效起到分配和调节客流的作用。
3.2 侧式站台
侧式站台简单地说就是轨道在中间,站台在两边的设计,哈尔滨仅有少部分站台设计为侧式站台(如图6所示)。这种站台迫使向两个不同方向去的乘客分开,避免了相互干扰,此外,在一些有地下建筑物阻挡的地区,可以采用建设侧式站台进行有效避让。虽然侧式站台有很多好处,但它不经济,站台利用率较低,设备安装费加倍。同时它不能调剂客流,中途要改变方向必须经过地道或天桥,而且乘客容易进错方向,给乘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3]。
3.3 岛侧混合站台
哈尔滨地铁站仅有一站采用岛侧混合站台。通过实地观察可以看到,岛侧混合站台就是一面采用岛式站台,另一面采用侧式站台,一共三个车道。这一站的三个车道中其中有一个不走车,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不走车的隧道用于车辆返回车辆基地检修。而其他城市的岛侧混合站台有的是为了满足客流量大的需求。
哈尔滨地铁的一号线正式通车,三号线正在建设,其他线路都在规划当中,预计在20年时间里完成“十线一环”的规划。在接下来的地铁站建造过程中,势必会向功能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结合所在城市的再开发和大型地下综合体的建设,使地铁车站的运营能发挥多方面的效益,这也是与国际潮流接轨的。同时,还要提高技术手段,增强技术攻关能力,丰富原有的建筑风格,融入一些新的理念,使地铁成为冰城人民为之骄傲的一部分。
[1] 陶龙光,刘 波,侯公羽.城市地下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屈铁军,童林旭.地下建筑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门玉明.地下建筑工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3.
Building design of Harbin subway station
Lv Bowen Duan Xianglei
(NortheastUniversityofForestry,Harbin150040,China)
Through site observation, starting from aspects of subway station entrance, shared ticket hall and platform, the paper briefly analyzes architectural style of Harbin subway station, and makes a prospect for future Harbin subway development, so as to make people understand subway architecture shapes from the professional angle.
subway station, exist and entrance, shared ticket hall, platform
1009-6825(2016)16-0018-02
2016-03-27
吕博文(1994- ),男,在读本科生; 段祥磊(1993- ),男,在读本科生
TU92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