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与收获
——记新乡供电公司科技创新组组长拜克明

2016-11-30 01:45:41张文哲通讯员李宝玲
河南电力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新乡劳模河南省

文_本刊记者 张文哲 通讯员 李宝玲 图_张 锐

耕耘与收获
——记新乡供电公司科技创新组组长拜克明

文_本刊记者 张文哲 通讯员 李宝玲 图_张 锐

编者按: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供电企业作为责任央企,更加注重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省电力公司系统广大党员不负众望,在艰苦的援藏路上,有他们的身影;在孤独的创新路上,有他们的足迹……本期《人物》特别关注两位普通共产党员,展示供电企业优秀员工的风采。

窗外小雨下个不停,过了霜降节气,新乡气温骤降10摄氏度,让人不由得裹紧了身上的棉衣。而在新乡供电公司科技创新劳模工作室里,衣着单薄的拜克明额头上却冒出了汗珠,他已经连续伏案工作3个小时了。

拜克明身后,满满一桌子都是专利证书、荣誉证书、科技专著,周围摆放着各种专利发明设计样品。工作近30年来,他完成了130项国家专利成果、12部国家级科技论著、30余篇论文、100多篇科技新闻报道。一项项创新改革,无一不凝聚着拜克明的心血。

小试牛刀 初露锋芒

1990年,那是一个电力极为紧缺的年代,电灯每一次亮起都会引来孩子们的一片欢呼。如何保障重点客户和高危企业正常用电,是摆在全国供电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也就是在那一年,拜克明开启了他的科技创新之路。

拜克明(右一)正在讲解科技创新劳模工作室工作情况

那一年,拜克明从空军某部队退役,被分配至新乡公司电力生产试验专业。“怎样让电力供应有序?”军人不服输的品质,使拜克明全神贯注投入于电力负荷管理。经过无数次的认真分析和实地调查,拜克明拿出了一份新乡供电区负荷管理系统轮次限负荷方案,让电力供应紧张的新乡电网进入了规范有序的运行中。

那一年,拜克明创建的新乡供电区负荷管理系统在全省创下了3个第一,第一个通过实用化验收,第一个完成电网迎峰度夏期间的负荷管理系统安装任务并直接投入运行,预购电应用率全省第一,为新乡供电区企业管理上等级、营销管理上台阶及电费按时足额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

“遇到问题不躲不避,解决问题才是我的终极目标,也是我的责任所在。”拜克明始终用高标准要求自己。

多年来,拜克明的“一种供电终端天线安装塔架”“一种升降式多功能路灯”等多项发明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在此期间,他还撰写了12部国家级科技论著,自主完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无线数据控制技术等专业知识攻读,晋级河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和重点建设项目评标专家、河南省电力公司高级技师评委专家,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河南省十大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河南省百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河南省百名职工技术英杰等荣誉称号。

脚踏实地 厚积薄发

早在2000年,在到处都是传呼机、手机还未普及的年代,拜克明便利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通过查阅、分析、鉴别实际用电和理论用电的反差,查获10起大宗工业用户窃电事件,挽回近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初次尝到了科技创新的“甜头”,拜克明豁然开朗,明白了整天鼓捣的一些小发明、小创新还可以为国家、为企业作出这么大的贡献。在激动和兴奋之余,他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科技创新工作中。

“科技创新没有大小,只要对社会、对企业有推动、有价值,我们都应该去做。”拜克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4年9月,他听说一个居民在家安装电灯灯座,由于是带电安装,手不小心接触了灯座簧片,直接从梯子上摔了下来。这下他又闲不住了,回家就开始思考怎样让铝合金梯子使用更安全方便。经过一夜奋战,拜克明研制出了一种电力维修多功能人字梯,在梯子扶手部位加装了排插和伸缩照明装置,让作业人员更加安全便捷操作。

今年5月24日,拜克明带领科技创新小组,利用无人机技术成功展放导引线,破解了线路施工中地理因素和人身安全等难题,节省了架线作业耗费的人力和时间,大大提高了架线施工工作效率。

常言道厚积薄发。在拜克明不断推出小发明的背后,是他对电网架构的熟稔于心和供电技术的扎实掌握,以及对一线作业的深刻了解,这三者缺一不可。

理论源自于实践。近年来,拜克明在《中国电力》《电网技术》《需求侧管理》《电力系统自动化》等电力权威杂志上多次发表论文,连年获得河南省电力公司优秀论著奖、优秀专利奖,他撰写的科技专著《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和《“互联网+”模式下的智能电网发展》更是作为国家级科技论著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同时出版,在电力行业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聚才育才 桃李接力

笔者在新乡公司网站了解到,2015年12月8日,拜克明工作室获得河南省示范性劳模工作室称号。能获省优,必然是拥有一套成熟的工作机制,且在全省有着示范作用。

“成立工作室的初衷是聚才、用才、育才,希望有更多的员工加入到科技创新工作中来,用科技的力量提升自己领域的工作效率。”拜克明以工作室为平台,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引导作用,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工作技能传授给青年员工。

目前,智能电网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要应对形势变化,只有不断创新。工作室立足创新实践,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优秀骨干、技术能手带头,结合基层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改造,通过发布各类课题、定期举行科技研讨分析讲座、对接交流活动等激发青年员工的参与性和创造性。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员工,加入科技创新工作室,对我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新乡公司计量专业员工程璐说。

拜克明科技创新劳模工作室成员覆盖多个专业,拜克明根据成员特点开展师徒结对,并常态性开展技术培训,帮助青年员工向研究性、双师型人才转型,彻底将工作室打造成培训青年职工的重要阵地、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和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载体。

今年6月份,拜克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拜克明劳模创新工作室迎来了来自各个领域的学习交流者,同时成为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习教育基地,经常性地开展科研交流活动。截至目前,拜克明带领工作室成员先后开展“科技进校园”“创新创业、科技惠民”宣传周等活动100余场次,发放各类科技书籍和资料2万余份,提供科技咨询近2万人次。

猜你喜欢
新乡劳模河南省
新乡作品精选
声屏世界(2023年15期)2023-10-31 13:41:58
劳模在身边 服务你我他
工会博览(2023年3期)2023-02-11 11:49:36
新乡医学院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文史春秋(2022年4期)2022-06-16 07:13:00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出征新乡,武汉石化拼了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07-22 08: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