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淑蓉
(1.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湖南大学 金融与统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9)
基于资源环境成本的湖南省经济增长质量研究
施淑蓉1,2
(1.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湖南大学 金融与统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9)
从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成本角度,以"收益-成本"分析作为基本分析原则对湖南省经济增长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湖南省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成本在不断增大,经济增长质量处于下降趋势。而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应是低资源环境成本的增长,是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增长。湖南省资源环境容量已经难以支撑依靠资源消耗的高投入增长方式,必须化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经济增长质量;资源环境约束;资源环境成本;湖南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因此,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增加经济增长的数量,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要长期坚持的原则[1-2]。近年来,湖南省大力促进“三量齐升”,全面推进“四化两型”,经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因此,如何以最低的资源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界定是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基础,在对经济增长进行研究的200多年进程中,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数量问题上,极少讨论其质量问题[3]。有部分学者将经济增长质量界定为经济增长效率,经济增长效率越高,其质量就越高。其中Griliches、Jorgenson证明了要素质量变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索洛余值[4]。魏婕与任保平[5]、刘亚建[6]、王积业[7]认为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有部分学者从更宽泛的角度界定了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毛其淋从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协调性、持续性、稳定性及分享性等维度界定了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8];钞小静、任保平认为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应包括经济增长效率、经济结构、增长的稳定性、社会福利分配、生态环境成本、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9];钞小静、惠康认为经济增长质量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波动问题、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问题[10];马建新、申世军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表现出较明显的数量扩张与质量提高的非协调性[11]。
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分别从外在的数量表现和内在的经济内涵上反映经济增长。虽然上述学者从经济结构、增长效益、增长的稳定性、可持续性、社会福利分配等维度来衡量经济增长质量,但研究内容最终都表现为研究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成本。在现今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首先应是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和低资源环境成本的经济增长[12]。本文以“收益—成本”分析作为基本分析原则,从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成本角度对湖南省经济增长质量进行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11.43%①,高于同期全国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特别是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湖南省认真执行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逆势而上,经济总量达到11 555亿元,增长速度为13.9%,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的规划目标,首次迈入全国十强行列[13]。同时,湖南省牢牢把握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重大发展机遇,经济发展开始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消耗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表1 2004—2013年湖南省经济增长、经济结构比及资源消耗数据
从表1可以看到,虽然湖南省在近十年内的发展成绩斐然,但是明显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能源消耗过高的问题。首先,湖南省经济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善,但与全国整体水平相比较还相距甚远。其次,能源方面的储量比较薄弱,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耗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主要依托其他地区;煤炭的储量也相对较少,且经过长时间的消耗,其储量明显下降,储量较高的矿藏资源主要是锰矿和硫铁矿。但根据数据显示,这两种资源的储量也在急剧下降,其中2013年度硫铁矿的储量约为2004年储量的十分之一。最后,从能源消耗看,虽然湖南省近十年的能源消耗增长率趋于下降,但是由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电力消耗量大幅增加。
另外,我们可以从工业废水、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来考察湖南省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表2的数据显示,除了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有所下降以外,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都在不断增长,2013年的工业废气排放量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大约为2004年的3倍,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有所减少,主要是由于湘江流域综合治理纳入国家大江大河整治规划,湖南省在“十一五”期间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对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区的工业企业排污问题进行了科学引导和严格管理。
表2 2004—2013年湖南省“工业三废”排放量
(一)湖南省大气环境污染分析
经过不断努力,湖南省的环境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整体形势不容乐观。根据湖南省环境保护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14个主要城市空气质量较2012年下降了10.4%,平均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85.9%。长株潭地区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10、SO2、NO2、PM2.5、O3、CO六项指标进行评价,2013年长沙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54.0%,在全国重点环境空气质量监控城市中排名第53位,株洲、湘潭两市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分别为59.0%、53.4%。另外,2013年湖南省民用汽车拥有量为397.75万辆,约为1978年湖南省民用汽车拥有量的81.34倍,其中2013年的私人汽车拥有量为327.24万辆,约为1978年的123.95倍。汽车拥有量的大幅增加使得化石能源消耗量持续增长及CO2排放量增长,最终使得气候变暖。而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了居民健康、生活环境与农业生产,并且这些影响都是无法用货币进行衡量的。SO2、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根据表3的数据显示,在“十一五”之前,湖南省废气排放中的SO2、烟尘、工业粉尘的排放量是递增的,从“十一五”期间开始出现逐年递减的态势。但是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湖南省的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还是处于增长的态势。
表3 2004—2013年湖南省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②
(二)湖南省水资源环境污染分析
表4的数据显示,2004—2013年湖南省污水排放总量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是总量呈现上升态势。其中,工业污水排放量逐年下降,但是生活污水排放量却逐年增长。从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数据看,虽然工业污水中的COD排放量稳中有降,但由于生活污水中的COD排放量逐年大幅增加,污水排放中的COD排放总量出现较大幅度增加;同样,根据氨氮排放量的数据显示,由于生活污水中的氨氮排放量有所增长,湖南省污水中的氨氮排放总量处于上升趋势。同时随着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2011年生活污水中的COD和氨氮排放量出现了大幅增加,即使工业污水中的COD和氨氮排放量稳中有降,污水中的COD和氨氮排放总量仍处于增加趋势,这说明湖南省的水污染形势依然很严峻。
表4 2004—2013年湖南省废水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另外,湖南省98个主要江河的省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数量稳步增加。根据2013年检测数据,Ⅰ-Ⅲ类水质断面94个,占95.9%,达标率比2012年提高3%;Ⅳ类水质断面2个,占2.1%;Ⅴ类水质断面1个,占1.0%;劣Ⅴ类水质断面1个,占1.0%。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化学需氧量和总磷等。其中湘江流域水质总体为优,省控以上监测断面的达标率为92.8%,比2012年提高4.7个百分点;资江、沅江和澧水流域的水质总体均为优,省控以上监测断面达标率分别为100%、96%、100%,基本与2012年持平;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为中营养,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总体维持稳定,与2012年基本持平。但与2012年相比,洞庭湖水质呈下降趋势,11个省控监测断面中,Ⅲ类以上水质断面4个,达标率仅为36.4%。初步分析,洞庭湖水质下降的主要成因是水资源总量减少导致水环境容量变小、湖区和环湖周边城镇工商业及居民生活垃圾,以及畜禽水产养殖业和农业污染、废水污染的不断累积,富营养化问题日益显现。
(三)湖南省工业废物污染分析
随着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战略的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与贮藏量急速增加。从表5可知,2004年以来,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处置量、综合利用量和贮存量均呈现上升态势,综合利用率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而由于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能力的不断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出现逐年下降的态势。虽然2004—2010年,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但是由于危险废物的产生量骤升,使得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由2010年的81%下降为2011年的65.2%。
表5 2004—2013年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
此外,伴随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市规模与城市人口不断扩大,湖南省城镇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产生量也在持续增加。截至2013年12月,湖南省污水处理率达88.36%,处理能力达到11.9亿立方米。湖南省已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113座,日处理规模达4.07万吨。其中采用垃圾焚烧发电工艺、水泥窑协同处置工艺的处理设施各1座,占设施总数的0.9%;采用“湿解+焚烧”综合处理工艺设施5座,占总数的4.5%;采用卫生填埋工艺的处理设施105座,占总数的93.7%。湖南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主要采取卫生填埋工艺,但是卫生填埋工艺存在恶臭、重金属污染和二次污染隐患等问题。
由于“三废”排放量的持续增长,湖南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威胁了湖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居民生活、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极大增加了湖南省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成本。
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包括环境损失成本、环境污染补偿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等[14],所以我们可以把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作为判断经济增长成本的一个指标。从表6的数据可以看出,2004年以来湖南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处于逐年递增态势,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最为显著。2013年的投资量为167.2亿元,比2004年的15.7亿元增加964.97%。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量与GDP占比有所提高,但是数据显示其与全国同期占比水平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说明湖南省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在全国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表6 2004—2013年湖南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情况③
表7的数据显示,湖南省的森林覆盖率从2004年的40.63%提升到2013年的44.76%,高于全国森林覆盖率,但是与周边省份比较,湖南省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盲目垦殖、工业污染、滥搂滥挖等原因,2013年,湖南省湿地面积减少为1019.7千公顷,占辖区比重由往年的5.79%下降为4.81%,特别是洞庭湖湿地水土流失,功能退化,严重影响了生态安全和生物保护。湖南省政府对此加大了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从2004年至今,每年治理面积稳步上升。虽然湖南省的能源消费弹性以及单位GDP能耗有所下降,但是主要矿产资源的储量急剧下降,说明湖南省是以“透支”矿产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样导致矿山占用破坏土地面积也快速增加,仅2009—2013年,湖南省累计矿山占用破坏土地面积扩大了284.41%。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增长,资源环境容量已经难以支撑依靠资源消耗的高投入增长方式。
表7 湖南省主要环境资源和能耗数据④
通过分析2004—2013年湖南省经济增长及其增长的资源环境成本,可以看出,湖南省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成本偏高,资源环境的约束使得资源环境容量已经难以支撑依靠资源消耗的高投入增长方式。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化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经济才能持续发展。第一,湖南省应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优化产业结构。湖南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应加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利用本土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环境监管,可试点碳排放权交易、环境税等环境管制措施,引导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第二,湖南省应该因地制宜地加快构建“两型”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和对环境的污染,最终解决资源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本省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城市的容纳能力,渐进推动绿色城镇建设及工业化进程。积极推进传统支柱产业的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完善污染物处理机制和设施,大力降低污染物排放量,避免造成地区环境问题。第三,湖南省应大力倡导、构建“两型”消费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因此,湖南省积极倡导、构建“两型”消费模式,有利于促进企业逐步放弃传统生产模式,注重技术创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最后,虽然近年来湖南省逐渐加强对科教事业的重视,但其科教事业依然相对落后。所以湖南省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支持教育培训和推动技术创新来加大技术供给,提高增长效率[15],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率,达到循环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从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注释:
①本文相关数据(有特别标注的除外),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各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2年、2013年《湖南省环境保护工作年度总结报告》,下文不再标注。
②湖南省自2011年开始统计氮氧化物的排放量,2011年烟尘与粉尘合并统计。
③其中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的统计截至2010年。
④从2005年开始统计地区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单位GDP能耗;从2009年开始统计累计矿山占用破坏土地面积。
[1]任保平,李娟伟.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统一[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10-115.
[2]魏礼群.重在经济增长数量 质量和效益相统一[J].求是,2009(8):22-25.
[3]惠康,钞小静.经济增长质量研究:一个文献述评[J].求索,2010(2):5-8.
[4] GRILICHES Z, JORGENSON D.Sources of measured productivity change:capital input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6,56(2):50-61.
[5]任保平,魏婕.经济增长质量:一种全新增长命题的理论阐释[J].福建论坛,2012(9):5-12.
[6]刘亚建.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分析[J].思想战线,2002(4):30-33.
[7]王积业.关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宏观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0(1):11-17.
[8]毛其淋.二重经济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演进产业评论[J].经济科学,2012(2):5-20.
[9]钞小静,任保平.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4):102-107.
[10]钞小静,惠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6):75-86.
[11]马建新,申世军.中国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的初步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3):18-23.
[12]陈向阳.中国经济与增长质量:从环境成本视角分析[C]//广东经济学会.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11-14.
[13]张世平.科学跨越奏华章:湖南“十一五”发展成就综述[J].新湘评论,2010(21):16-19.
[14]何爱平,张志敏.资源环境约束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治经济学解读[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7):50-54.
[15]高玉泉,刘辛田,等.论经济新常态下娄底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培养[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6):37-46.
(责任编校:杨丽英)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Cost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Hunan Province
SHIShu-rong1,2
(School of Business,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Changsha 410205, China; 2.College of Finance and Statistics,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9, China)
This paper presents a benefit-cost analysis of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n Hunan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ost.While the economy is expected to grow at the low cost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e analysis shows an increase in the cost of economic growth due to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and a decline in the quality of the growth.Restricted by the current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apacity, Hunan′s high-input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which depends on mass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is difficult to support.Therefore, we must speed up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by first of all resolving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growth of economy and the constraint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cost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Hunan Province
2016-04-22.
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项目“资源环境约束下提升湖南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路径研究”(2014ZZ035);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土地要素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15C0793)。
施淑蓉(1979—),女,湖南常德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院讲师,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经济可持续发展。
F224.5
A
1673-0712(2016)05-00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