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翠,刘 田
(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抗战和三线建设时期贵州工业发展比较
王佳翠,刘田
(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贵州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交通极其落后,丰富的资源长期得不到开发,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全面抗战爆发后,一批工厂为了躲避战乱而迁入贵州,同时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文化、人才和机械设备,贵州的工业才开始得以发展。1964年,因为备战的需要,中共中央提出“三线建设”的构想,贵州属于重点建设的十三个省份之一。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的引进,丰富的矿产资源得以开发和利用,再加上合理的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贵州的重工业开始出现迅猛发展的趋势,为贵州带来了一片生机。
抗战时期;三线建设;贵州工业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崇山峻岭,交通十分落后,“旧中国时期的贵州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基本上还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1]所以工业方面十分薄弱。“贵州近代工业始于清末,但一阵热潮之后缓慢下来;抗战时期得到一个特殊机遇兴盛起来,战后又渐衰萎”。[2]由于抗战时期,中国的大片土地沦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开始西移,大批学校、工厂、机关为了避难而迁入贵州,贵州的工业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不同于旧时期的景象。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在这期间由于受帝国主义的影响,中国的工业开始有所发展,特别是交通发达的沿海地区,发展速度前所未有。解放以后,一方面为了改善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是为了防备外敌侵入而进行国防工业建设。中共中央在1964年正式提出“大三线建设”的构想,贵州被列为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三线建设时期,贵州工业的产业结构、工业布局以及生产技术都得到了调整和优化,从而振兴了贵州的国民经济。一直到1978年,大批技术人员和工厂开始撤离和搬迁,这项建设才正式结束。在贵州的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两次企业内迁,抗战时期的企业内迁虽然没有进行前期规划和考察,但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时期贵州工业几乎一片空白的状况。而“三线建设时期”是经过前期合理规划和实地考察,并且对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和优化,加上建设中又有先进技术设备和科技人才指导。所以三线时期贵州的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贵州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抗战时期的工业主要集中于贵阳等城市
抗战时期,前方作战需要大量的物资支持。但是全国的工业生产水平较低,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的状况,需要大力发展工业。当时的贵州僻处西南,交通阻隔,地瘠民贫,十分落后,所以相对没有经受战争太大的摧残。正是这个时期,为了求得一线生机,大量避难同胞、学校、工厂、政府机构迁入贵州,为贵州带来了大量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尽管已经具备了发展生产力的优势条件,但是当时贵州的工业分布,除了贵阳有一些现代工业以外,绝大部分地区却没有现代工业。虽然有些地区有工业,但是企业的布局问题也十分明显。相互有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之间的分布地点都相对比较分散。有许多原本应该采取就近原则相互配套合作的企业,却相隔了十几公里,有些甚至是相隔几十公里。有些企业的关键部件、协作件很少在本地区内解决,而是要到相隔几十公里的其他地区,甚至是外省去采购。这样不合理的布局不仅不利于生产集约化、专业化效益的提高,而且企业之间很难形成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高效率工业经济综合体,并且还要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进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企业生产成本高、效率低、发展艰难,所以在“三线建设”期间贵州的工业布局就相对要合理一些,这是促使三线时期贵州工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抗战时期的工厂内迁,选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环境的安全。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没有太多的精力去考虑长远的发展,也没有打算长久的停留在贵州发展。而是希望平安地躲过战乱的灾害,等到战争结束之时就返回原籍。因为贵州虽然社会环境稳定,矿产资源也丰富,但是市场小,购买力不足,没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来开采矿产资源。当时贵州经济十分落后,自然经济基本上还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所以产业的发展范围就不能拓宽,能求得一个安稳的生产环境,使得工厂能够喘息就已足够了。迁入贵州以后就没有考虑太多因素,只求能够获得一个安全的“容身之处”。
2.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沿铁路布局
1964年,为了响应中共中央的决策,贵州开始“三线建设”。由于几乎贵州省的工业企业布局都集中于贵阳,太过于集中,所以在进行“三线建设”以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址。为了避免企业过度集中于贵阳,当时三线内迁到贵州的企业选址,都尽可能的安排在贵阳以外。每一个企业布局都是经过前期精心规划安排,并多次实地考察,后期合理调整和设计的。由于经过有计划的建设,贵州的工业布局得到很明显的改善,有关联的企业之间都能够采取就近原则而相互协作,互补有无。这样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合理利用了资源,而且还提高了生产效率。经过“三线建设”以后,贵阳地区的工业发展很快。遵义、安顺、六盘水等地区开始兴建了大批大中型的工业企业,以前基本上没有现代工业的毕节、铜仁等地区,也开始出现了少量的现代工业。至此之后,贵州的工业布局主要是“以贵阳为发展中心,沿黔桂、湘黔、川黔、贵昆四条铁路干线,向四方呈辐射状展开”。[3]大体发展形成了以贵阳、遵义、安顺、六盘水、都匀、凯里为重点区域的6个工业区,这6个工业区的企业总数差不多占了全省企业总数的75%。虽然这样的布局多少会出现一些弊端,但是正因为这样的布局才让三线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促使贵州工业布局向合理化方向转化。有利于促进全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为贵州的国民经济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线时期的企业内迁与抗战时期的企业内迁有所不同,这是一次由中央统一安排的有规划、有目标的内迁。在内迁之前就经过了精心的安排部署,考虑到了资源的就地利用、企业之间的协作、市场需求以及交通便利等因素。这些周全的安排部署,为贵州工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抗战时期的产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
通过对贵州的具体了解可以知道:贵州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尤其是煤、铝、磷、锰等矿产资源的储量都很大。但是由于贵州“地无三里平”多山的地貌,抗战时期国家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到贵州的开发建设中,交通十分不便。据说:贵州的第一辆汽车是1927年军阀周西成命人用船运到贵阳的。在此之前,贵州人根本就没有见过汽车,也没有公路,可想而知当时贵州的经济发展状况。由于贵州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基础工业之间的不协调发展,产业链接度偏小。特别是电力、煤炭和交通运输供求差额变得越来越大,所以矿产资源优势并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和效益优势。抗战时期,贵州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产业结构也相当单一。贵州省主要以轻工业为主,基本上是手工劳动,机器设备较少,生产技术十分落后。没有先进设备和技术的传入,单凭简单的手工劳动和大量的人力投入,不仅浪费人力资源,还不能提高生产效益。没有生产出多余的产品,就不可能发展商品经济,也就没有多余的收入。不能通过自身发展来增加收入,国家又没有大量的资金来投入建设。以至于这样单一的产业结构根本就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贵州的经济状况并不可能快速的得以改善。据统计,当时“轻工业占了总产值的75.5%,而重工业却只占了总产值的24.5%”。[4]这一比例的差距反映出了旧社会产业结构的落后,社会经济不能一直建立在以轻工业为主的基础上。这样的发展态势,国民经济得不到快速发展,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所以在“三线建设”中,贵州把主要的投资都用在发展重工业上,这样的决策无疑对加快奠定贵州工业基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就基本得以调换。
因为在开始抗战以前,贵州封建残余势力还没有肃清。当时人们与外界接触较少,思想十分保守,再加上交通闭塞,地瘠民贫。所以人们没有更高的眼界去发展其它产业,基本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社会经济状态下。当时的贵州还没有使用现代机械生产加工的工厂,只有手工业。在抗战期间有了一批现代工业的迁入,结束了贵州现代工业一片空白的时代,贵州工业得到短期发展。但是贵州的工业并没有快速发展起来,产业结构依然传统单一,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是最大的弊病。
2.三线时期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
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是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和工业得以加快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国家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调整工业布局,贵州开始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工业结构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贵州具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所以企业就利用这些资源为原材料发展了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等重工业,并且这些工业成为了贵州的优势工业。在调整工业结构的同时还加快铝、磷、铁合金等优势资源的开发,从而推动原材料工业的发展。根据贵州省的产业基础现状可以看出,贵州当时已经初步具备条件,把战略重点放在增值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对外支援作用大的原材料工业及加工工业方面。由于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应当要进一步发展以铝为主的有色工业、以锰为主的铁合金及磷化工业、磨料工业,相应实行铝电、磷电、冶电、煤电等联营。同时还应当大力发展初级产品的深度加工,尽快让原料产地的低效益地位得以改变,真正把贵州的矿产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现实的经济优势。让贵州的工业得以逐渐从传统的、单一的产业结构,转变成为一个以现代工业为骨干、门类相当齐全的工业体系。可以看出,当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比轻工业更加迅猛,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再次出现严重失调的状况,重工业平均每年的递增比例都差不多是轻工业的两倍。“在1976年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比重为38.69%,重工业比重则上升到61.31%”。[3]
“三线建设”时期相对抗战时期出现了反转的态势,一个以现代工业为骨干、门类相当齐全的工业体系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工厂生产不再是大量的人力投入,而是采用现代机械设备。还有科学文化人才加以指导,生产效率自然提高。产业结构也是根据贵州本省固有的资源作为原材料来调整的,因为贵州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所以产业主要是往重工业方面发展。轻重工业再次出现了比例失调的状况,结束了产业结构传统单一的局面。
1.抗战时期的工业规模较小
直到1936年,贵州的工业还是以传统的手工业为主体。并且大约有90%以上都是粗制的消费品手工业,其中有一半以上集中在贵阳地区。贵州工业基础非常薄弱,“1937年贵州在国民党政府经济部登记的工厂数仅占全国工业企业登记数的0.08%,资本总额只占全国工业企业登记数的0.04%,工人人数为全国工人数的0.05%”。[5]抗战全面爆发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入,沿海地区的部分工厂开始内迁,贵州开始有了几家采用机器设备生产的工厂。很多地区或国家的工业发展一般都需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历程才能得以收获成效,而贵州的工业却因为沦陷区资本的转移,很多科学文化人才转入。所以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改变了旧时期工业方面几乎一片空白,死寂沉沉的惨状。通过资料显示:“1937年贵州全省仅有工厂55家,资本总额为213.3万元(法币);1943年激增至154家,资本总额为1.4亿元。1943年与1937年相比,工厂数增加1.8倍,资本增加5.6倍。”[6]但是在1944年发生的“黔南事变”却打破了这个良好的发展态势,许多工厂开始外迁到重庆或是昆明等地,有些工厂甚至停工。直到1945年下半年,工厂总数急剧下降到了57家,资本总额减为由原来的1.4亿元下降到0.74亿元。虽然最后抗战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但是贵州的工业却没有因此恢复到抗战前期的发展态势,一直不温不火,因此“贵州工业的发展具有‘战时’繁荣的特点”。[7]之所以贵州的工业能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充分发展,是因为工厂迁入贵州带来了近代工业技术,机器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生产。从而促进了贵州工业的空前发展,对以后贵州工业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抗战时期贵州工业得以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战乱带来的特殊机遇,“抗日战争给贵州带来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机遇,但是这种机遇是在战争环境中出现的,抗战胜利后许多条件很快消失,资金流、技术流、物资源减退”。[2]沿海工厂为了求得一线生机,不得已迁入贵州,才使得贵州工业得以发展。当时人民的购买力不强,需求量总是维持在一个同样的水平线上。所以根本就没有必要,也没有相应的条件来扩大生产规模。
2.三线时期的工业规模空前扩大
“三线建设”时期,贵州在工业建设方面投资逐步增大,规模空前扩大。“根据三线建设的总体安排,第三机械工业部确定在贵州安顺地区兴建一套歼机工厂,建成一个航空工业基地;第七机械工业部确定在贵州遵义地区新建研究、设计、生产导弹、火箭的航天工业基地;第四机械工业部确定在贵州凯里、都匀两地建设一个以生产工业产品为主的电子工业基地”。[8]这些基地促进了贵州工业科技力量的增强,贵州工业企业的规模结构也因此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这段时期,由于一大批科研单位和工业企业的内迁,为贵州引进了数万名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很多先进的机械设备。从而迅速扩大了贵州的科技队伍,壮大了科技和生产实力,对国家的贡献也就日益增多。与此同时,贵州兴建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奠定了相当规模的工业基础。一些科研领域中的研究开发课题在这一批科技大军的密切配合下,去粗取精,在三线建设中出色地完成了。有一些科研课题不仅填补了贵州甚至是全国重大科研领域的空白,而且还为以后的生产建设增强了十足的后劲。从1964年开始直至1976年,在这13年间全省的投资一共达到了98.9亿元,是1950年至1963年全省投资总和的2.7倍。总共建成大中型工业企业174个,在1976年底工业固定资产总额一共累计达到57.9亿元。
由于“三线时期”迁入贵州的工业布局更加合理,工厂的选址基本上都采取了就近原则。这样不仅节约了大量的运输成本、生产成本和劳动力,还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迁入之后随之流入的就是先进的技术指导人才和机械设备,这些人才和设备是发展工业至关重要的条件,二者缺一不可。贵州工业在“三线时期”规模比抗战时期宏大,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家的大力支持。有了国家的支持,就能放手去干,集中精力去发展工业。当时的人们没有经历战乱,生活环境相对稳定,对物质生活水平要求较高,更有精力投入到生产建设中。生产规模一旦扩大,生产效益更高,人们的劳动力就更有价值。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三线建设时期的投资情况可以通过下表一得知:
表一 投资完成情况
1.抗战时期工业内迁促进了贵州发展
贵州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但是旧中国时期的贵州在工业方面却呈现出一片空白的惨状。由于没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械装备的输入,再加上交通阻隔、地瘠民贫,所以生产力十分落后,基本上都是以手工业为主,并且还是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抗战爆发以后,为了躲避战争,大批科技文化人才和工厂机关开始西移。“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开始着手实施经济撤退,转移工业经济中心,在中国内地重建工业基础,以支持抗战的进行”,[9]有一部分企业迁入到当时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的贵州。此次转移为贵州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人员和设备,为贵州现代工业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这批迁黔的工业,从整体上看没有能够从根本上建立起发展贵州国民经济的工业体系,也没有建立起重工业方面的骨干厂矿。但是正是由于它们的迁入,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州在旧中国时期几乎全是手工业的状况。贵州的现代工业开始萌芽,民众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虽然产业结构单一,主要是以手工业为主,企业布局也不合理。没有达到最佳效益,还有生产规模较小,但是却让贵州的工业出现了空前的发展。现代工业无疑是快速发展经济的一个捷径,所以要想使贵州的经济发展起来,就必须积极地发展现代工业。但是每一件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现代工业中,重工业是重中之重。但是发展重工业最大的缺点就是产生的废气、废水较多,对环境污染很大。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还应该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治理和保护,把危害降到最低。
2.三线建设奠定了贵州工业基础
1964年,按照中央的统一布置,贵州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客观地说,三线建设就相当于全国生产力的一次重大转移。在三线建设期间,贵州的任务十分繁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在1965年末,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率领团队来到贵州,亲自视察了贵阳、安顺等地区的重点工程。对改善贵州工业布局,开发矿产资源,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段时期,门类相对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得以初步形成。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在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创造了有利条件。使贵州的工业得以加速发展,一个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经济体系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不仅推动了贵州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使贵州的经济步入到一个新的台阶。“贵州的三线建设,虽然经过了两起两落,未能全部按原计划完成,但是建设规模之大在贵州历史上是空前的”。[10]虽然在建设的道路上崎岖无比,但最终还是战胜了重重困难,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进。
抗战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的企业内迁,都促进了贵州工业的发展。尤其是三线建设奠定了贵州的工业基础。贵州在“十二五”期间提出了“工业强省战略”的建设计划,在三线工业的基础上以机械制造为基础大力发展工业方面能够有所突破。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完成“十三五”规划,“十三五的发展,基于十二五的成就”。[11]在“十二五”的基础上,认真地、有计划地完成“十三五”规划,争取早日实现“工业强省”的目标。
[1]杨宗贵.“三线”建设迁移对贵州经济发展的影响[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3):1-4.
[2]张幼琪,史继忠.贵州近代工业的一波三折[J].当代贵州,2013,(9):62-63.
[3]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工业经济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161-125.
[4]《贵州工业》编辑委员会.贵州工业1949-1989[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15.
[5]康景星.抗日战争时期迁黔工业及其特点[J].贵州文史丛刊,1993,(2):37-88.
[6]熊大宽.贵州抗战时期经济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43.
[7]孔玲.抗战时期贵州工业的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43-45.
[8]李仕波.“三线经济”模式对贵州开发的影响[J].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18):19-20.
[9]苗威.抗战时期工业内迁的现实意义[J].华章,2013,(9):3.
[10]扈伦.贵州的三线建设[J].贵州文史丛刊,1988,(4):38-41.
[11]汤正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进贵州同步小康[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81-82.
(责任编辑:魏登云)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Guizhou between Anti-Japanese War and Third-line Construction
WANG Jia-cui,LIU Tian
(School of Historical Culture and Turism Management,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6,China)
Though the natural resources are rich in Guizhou,they have not been tapped for a long time because of poor transportation; therefore,the industrial bases are weak.After the outwork of war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a group of factories moved to Guizhou due to the war,bringing in advanced sciences,talents and facilities,which made the industries of Guizhou develop gradually.In 1964, owing to the preparation for war,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put forwards the idea of“Third-line Contruction”,and Guizhou was one of the 13 provinces whoes construction could receive support from central government.Thanks to the great support from central government,the advanced productive technology and facilities,the rich resources,rational industrial allocation and op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the heavy industrial in Guizhou begins to show the trend of rapid development.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ression;Third-line Contruction;industry in Guizhou
F427
A
1009-3583(2016)-0032-05
2016-06-12
王佳翠,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贵州地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