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许琼林
挖掘职业素养红利担起更大历史责任
文 | 许琼林
“十三五”规划期间,民营经济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应该已是社会共识。但即将承担更重历史责任的民营经济,以什么方式来证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自己能够不负众望?
社会给予了机会是一回事,自己有没有愿望和能力承担起来又是另一回事。
民营经济的成长过程,是受各种红利滋养的过程。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差不多40年,我们享受了太多的改革红利、商品短缺红利、人口红利、市场转换红利等等。甚至于最早的时候,只要胆子大一些敢于“下海经商”,就可以获得“胆子”红利。
正是在这些滋养之下,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在为经济和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一些民营企业似乎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萝卜快了不洗泥,总可以挥霍消费者和用户的信任,总可以躲避对自己职业素养的叩问。
但历史已经向前行进了一大步,放低对自身素养的要求,已经很难再在市场上获得足够的竞争优势。
观察一下近两年政府在中国制造方面陆续发出的声音,就可以看出:素养,特别是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已愈发显现,而且提高职业素养已然到了迫在眉睫的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获得一顶荣誉桂冠:制造大国。中国的产品卖到全世界,“中国制造”似乎成了金字招牌。可是,我们是制造业大国却不是强国。除了高铁为代表的少量国企,华为为代表的少量民企,真正能够在国际上居于技术领先地位的高端制造企业,我们还是少之又少。
特别是随着最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所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现代制造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快速变化,使得作为实体经济中最重要一环的制造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处在一个较尴尬、不进则退的局面中。
所以,国务院在2015年5月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实施制造强国的十年行动纲领。
接着在2016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一年不到的时间,由制造强国的十年行动纲领,到要求培育工匠精神,其实反映出了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那么制造业强国将无从谈起。
如果把工匠精神扩展来看,其实就是从业者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企业安身立命的基础
所谓职业素养,就是严格熟知职业的要求,并且严格按职业规矩执行。职业素养不仅是中国当下技术升级所急需的一种智力资源,就民营企业来说,甚至可以看作为安身立命的最重要基础。
当年,厦门赖昌星靠钻空子大量走私,风光一时,结果“眼看起高楼,眼看楼塌了”,远逃他乡,折腾了多年终被遣返回国坐牢。
同一时期就在距离厦门不远的泉州,有一家民营企业叫恒安公司。它每年的原材料进口量也很大。赖昌星的案子出来后,海关对那些进口大户进行核查摸排,恒安也被列入重点核查的对象,结果让海关人士非常钦佩,因为恒安没有偷逃一笔税款。
如今,当年非法走私已烟消云散,而泉州恒安依然安安稳稳地经营运转— —每年200亿元的产值、数十亿元的利润,老一代创业者多数已告老还乡、颐养天年,接棒的新团队正在按部就班地运筹着企业未来。
不难想象,如果民营企业将规矩视为是羁绊,试图用“搞掂”来逾越这些规矩,那么就会上行下效,公司领导对外“搞掂”,下属就对公司领导“搞掂”,普通员工就会用“搞掂”糊弄工作。结果企业被搞得外部和内部到处是地雷,领导者纵有天大本事,天天让企业在雷区左躲右闪,日子怎么能过得安稳?又怎么能指望企业拥有长久的未来呢?
由于历史原因,“遇到红灯绕着走”曾经是一些民营企业所秉承的重要运作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社会已经走到了讲究“清”——也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的时候,职业素养绝对应该是民营企业主和员工血液中的一部分。
从政府在中国制造强国的规划中对工匠精神的提倡,以及那些靠各种不合规“运作”最终却导致自身覆灭,都证明从宏观环境到企业微观都再也不能无视职业素养这个基础。
从另一方面看,虽然各种压力接踵而至,如果将职业素养建设抓紧抓好,对于企业战胜市场压力,员工摆脱职场困境,求得人生成功,都是一条康庄大道。可以说,在享受了过去各种红利之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从业者又能够受益于职业素养带来的发展红利。
民营企业主们,如要想在“十三五”期间抓住机会有所发展,真正不辜负时代的重托,就将职业素养建设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吧!■
(作者为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修证公益基金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