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县土地石漠化的分析及防治对策

2016-11-30 21:53巫海强
绿色科技 2016年14期
关键词:木里石漠化土地

李 燕, 巫海强

(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林业局,四川 木里 615800)



木里县土地石漠化的分析及防治对策

李 燕, 巫海强

(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林业局,四川 木里 615800)

论述了木里县石漠化土地分布情况,分析了木里县国土石漠化的形成原因,论述了其产生的严重后果,并提出了遏制石漠化的对策和措施。

木里县; 国土石漠化; 环境治理; 防治对策

1 石漠化定义

石漠化是指石灰岩岩溶地区脆弱生态系统与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而造成的岩石裸露,具有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石漠化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威胁着该地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我国西南珠江上游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西北地区的沙漠化及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被称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三大环境灾害。国家防沙治沙办公室根据地质资料划定木里县属于石漠化监测范围。

2 木里县基本情况

2.1自然生态状况

2.1.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凉山州西北部地跨东经100°03′~101°41′,北纬27°40′30″~29°10′20″之间,境内山峦重叠,河沟环绕。扎拉山、棉桠山屏于前,贡嘎山峙于左右;旁绕金沙江、雅龙江,中贯木里河及小金河(冲天河),山川障蔽、颇称险阻。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部,北与甘孜州的理塘、雅江县接壤,南与凉山州盐源县毗邻,东北与甘孜州的康定县、九龙县,凉山的冕宁县隔河相望,西与甘孜州的稻城县相依,西南与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丽江地区、宁蒗县相连。全境东西最大横距离160 km,南北最大纵距170 km,总面积1.3227万km2。峰峦叠嶂,山高谷深,属典型高山峡谷地貌,境内相对而高差4488 m,最高海拔5958 m,最低海拔1470 m。境内山峰纵横交错,形成北高南低的山脉走向。三大河流雅龙江、木里河、水洛河自东而西平行排列,从北到南纵贯全境。

2.1.2气候条件

木里地处北半球亚热带气候区,但由于地势高,地形复杂,起伏很大,加之,周围地貌类型的差异,海拔高低悬殊极大,形成了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垂直气候显著,干湿季分明,雨季集中,每年11月至次年5月为明显干季,6~10月为多雨季节,这期间降雨丰富,平均年降雨量为878 mm;年平均气温为14 ℃,最高气温为32 ℃,全年无霜期242 d,相对湿度55%。

2.1.3土壤条件

境内海拔2400 m以下地区以褐色土为主,其次有黄棕壤、水稻土,红色石灰土;海拔2400~3300 m地区有棕壤和黄棕壤;海拔3300~4000 m地区有暗棕壤、棕色针林土;海拔4000~5000 m地区有亚高山草甸土和高山草甸土;海拔5000 m以上地区为高山寒漠土。

2.1.4植被分布

木里县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其生物地理群落多样。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生态条件发生巨大的垂直分布。木里的自然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植被垂直分布带从下到上为:亚热带干热河谷灌丛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带,亚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流石油滩稀疏植被。

2.2木里县社会经济状况

木里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包括:彝、汉、蒙古、纳西、苗、壮等19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自治县,全县辖3个区、29个乡(镇);4个县属森工企业,1个州属森工企业(木里林业局)。全县总人口12.73万人,其中农业人11.2533万人,占总人口的88.4%;人口密度为9人/km2;国民生产总值为65000万元,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065元/年。

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交通、通讯条件较州内其他地区落后,目前全县29个乡(镇),虽然已通公路,但路况较差,雨季的山区公路坍塌严重,常年有交通受阴现象。C3通讯网和地面接收系统健全,边远乡村不通电话,完全依靠木里县护林防火指挥部电台联系。

2.3土地利用状况

2.3.1土地总面积的构成

据2004年资源数据统计结果:全县土地总面积约为19879471亩,其利用结构为:耕地308704亩,占1.55%;园地8042亩,占0.04%;林地12635531.7亩,占63.56%;牧草地5432412.6亩,占27.33%;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1009亩,占0.11%;交通用地12065.7亩,占0.06%;水域96656.2亩,占0.49%;未利用土地1365049.7亩,占6.87%;

2.3.2耕地面积构成与人均占有量

木里县耕地总面积308704亩,其中灌溉水田7174.7亩,占2.32%;望天田229亩,占0.07%;水浇地4546亩,占1.47%;旱地296068.8亩,占95,91%;菜地684.9亩,占0.22%。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2.4亩。

2.3.3耕地分布特点

耕地的分布特点主要是:分布水洛河、木里河、雅龙江及其支流沿岸,田顺沟,土靠坡,坡较陡。水田面积稀少,主要分布于白碉、三确桠、水洛、桃坝、博科、项脚、俄垭、依吉等乡的江河边。

2.3.4耕地的坡度构成

全县耕地面积308704亩,分布于0°~2°的为736亩, 占0.24%;2°~6°的为8680.1亩,占2.81%;6°~15°的为100904.8 亩,占32.69%;15°~25°的为182245.9 亩,占59.04%;25°~35°的为15279亩,占4,95%;坡度在35°以上为858.2亩, 占0.27%。

2.4石漠化土地分布情况

根据《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监测报告(2005年5月30日》:石漠化在木里全县范围内均有分布,重点分布在“一江三河”(雅砻江、水洛河、木里河、鸭嘴河)流域,根据监测区划,全县石漠化总面积为614574.5 hm2,分为石漠化土地和未石漠化土地两大类,石漠化土地面积为317596.7 hm2,石漠化土地根据其程度分为4级,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为519537 hm2;中度石漠化面积为130532.7 hm2;强度石漠化面积为128732 hm2,极强度石漠化面积为6377.5 hm2。

3 石漠化发生原因分析

3.1自然环境因素

3.1.1山高谷深、地层破碎、坡陡土薄、生态脆弱

木里县地处横断山脉,新构造运动强烈,山高深谷。特别是金沙江峡谷,雅砻江峡谷、木里河(冲天河),相对高差4488 m,地势陡削,岩层破碎,坡陡土薄,重力,梯度作用强烈,是木里有名的生态脆弱带,易于发生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

3.1.2气候干湿季交替,风化和水土侵蚀作用强烈

木里县地处亚热带,在冬春季节受干燥南气流的影响,冬春干燥少雨;夏季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湿气团影响,降雨集中多暴雨,达900 mm左右,从而成为具有干旱季节影响的亚湿润地区;而金沙江上游河谷和雅砻江河谷,焚风效应,气温较高,干旱季节炎热少雨,雨季降水集中,只有600 mm,成为半干旱气候区;在这两种交叉作用下,水土流失强烈,土地易于退化和石漠化。

3.1.3幼年土多,土层浅薄,结构性差,水土流失严重

木里县山地山高坡陡,土层浅薄。地带性的山地红壤,黄棕壤、结构差,既易干旱又易侵蚀。非地带性的土壤面积大,又多为幼年土。如木里河谷形成的红燥土;还有变质的石英长石砂岩、千枚岩等成土母岩,形成的幼年土。土层结构松散,侵蚀和干旱。对我县土地退化和石漠化有重大影响。

3.2人为不合理的强度活动因素

3.2.1滥垦土地、陡坡耕作,水土流失强烈

木里县广大彝族、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长期以来,仍沿袭半原始的掠夺性的农业生产方式,广种薄收,粗放经营,滥垦土地,陡坡耕种,水土流失强烈。现有坡耕地15°~25°的为182245.9 亩,占59.04%;大于25°以上的陡坡耕地有16137.2亩,占总耕地 5.23%,据有关资料,木里县坡耕地每年流失土壤3000万t,相当于每年有15 dm厚的耕作层的坡耕地7万亩被侵蚀废弃。目前木里县人口在不断增长,加之,优惠的退耕还林政策,全县农户都积极退耕,导致耕地逐渐减少,但有的农户想增收,因此出现了一些农户开荒土地的现象,导致新增耕地的坡度越来越大,海拔越来越高,从而加快了土地退化和石漠化。

3.2.2滥砍乱伐,毁林开荒,生态环境恶化

从农耕开始,森林就成为被伐垦殖的对象。特别是彝族,历经几千年残酷的奴隶社会,半原始的、掠夺性的农业生产方式,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过度樵采等,森林长期遭到破坏。土地大面积失去森林保护,水土流失严重,虽然“两大工程”促进了木里县的林业发展。但是由于快速的人口增长和掠夺性的农业方式沿袭至今,这种农业方式本身抑制破坏林业的发展,全县土壤侵蚀总量达到5000万t,致使土地退化严重,石漠化速度加快。

3.2.3乱牧和过度放牧,加剧了植被和土壤的破坏

由于木里县山高坡陡,生态脆弱,旱季较长,草类旱生禾草为主,牛羊可食性很差。除高山灌丛草甸地带外,广大山地和丘陵区不是发展放牧场业的生态区。但是长期社会历史的影响,除常耕地外,几乎所有土地(包括林地)成为放牧场,随着人口增长,(木里县2004年人口为12.73万人,到2008年达到13.1726万人,到2012年达到13.8489万人)牲畜头数也增多,超载过牧严重。从而引起水土侵蚀,草地退化,特别是低山河谷地区,人口密集,农耕地多,放牧地少,但农户饲养牛羊多。而这些“牧地”实际上为森林破坏后的“荒山”多生长稀疏的耐干旱的禾草和带刺灌丛,放牧容载量非常低。农户又多饲养山羊,山羊喜吃灌木树叶、嫩叶、树皮或草根,对生态环境破坏很大。比如:金沙江峡谷及低山河谷的牧场,侵蚀极其剧烈,形成为母岩裸露—石漠化。

4 石漠化的危害情况

木里县是四川省最主要的森林采伐区之一,在三线建设时期大量的采伐木材,使得脆弱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土地生产力不断下降,石漠化区域不断增加。石漠化直接危及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土地石漠化与水土流失伴生,导致耕地被侵蚀,土壤肥力降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同时造成水源枯竭,灌溉面积减少,人畜饮水困难,农民生活、生产困难。石漠化还造成水旱灾频繁,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使居民生存条件恶化。由此可见,石漠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紧迫、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直接危及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

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这一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特性还认识不足,治理不力,制约了全流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加大石漠化治理力度,防止土地石漠化扩大,逐步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已刻不容缓。

5 土地石漠化治理的对策

5.1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对石漠化问题严重性的认识

要开办生态环境讲习班,特别对山区各级干部要进行环保业务培训,提拔一批农、林、牧技术干部任山区乡镇职务,对群众要进行普及环保教育。并从小学生抓起,在中小学开设生态环保课,使他们认识到,水土流失过程就是土地退化过程,也就是土地石漠化过程,土地资源是恒定和有限的,并且是不能被任何东西代替的生产资料,让全社会关注岩溶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问题。

5.2改革和废除掠夺性的农业生产方式,修建高标准梯田和梯地

在山区坡度是制约土地利用的关键,要以坡度大小对土地利用进行规划调控。对25°以上的农业极限陡坡耕地,要坚决停耕还林还草,不停耕两三年土壤也就流失废弃了。25°以下的坡耕地,应建成梯田、梯地基本农田可持续发展农业模式,是山区最根本的生存战略,应当作为山区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来抓。与此同时,植树造林、人工种草、水土保持等综合治理措施配套结合,以流域为单元,成片集中治理,从整体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并从农业内部推广先进的农业综合技术,科学种地,集约经营。

5.3充分利用能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是经济基础,特别是农业的生命线。“天保工程”及“退耕还林”的实施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偏远山区农户要充分利用水、光资源,搞水能电站,安装太阳能,解决自己的燃料问题,以减缓森林资源的破坏;要搞山区林业综合开发,选用山区和林业资源多样性,开展多种经营,使山民尽快脱贫致富起来,才能调动山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减轻森林资源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

5.4放牧业高山重点发展,中低山调减限制,浅山河谷封山圈养

在木里县亚高山灌丛草甸地带,林木生长困难,适宜牧草生长,牧业生产率高,最适合发展放牧业,要作为重点发展。对草甸地带就实行轮封、轮牧,分户承包经营,划定草场放牧范围,保护和必得草场植被,以保持土壤和涵养水源。而在森林分布生长线以下,既在木里县云南松林带以下,中低山区的荒山草坡,放牧业生产率较低,与高山草甸相比相差2~3倍,与发展林木效益相比相差5~10倍。这种粗放放养畜方式对生态环境破坏很大,应该退牧还林,由生态、经济效益高的林业取代。为照顾群众实际利益和习惯,在林下放牧,调减放牧量,限额饲养,提倡圈养。在金沙江、雅龙江峡谷和一般低山丘陵河谷区,封山禁牧,人工种草,改良山羊,舍饲圈养,封禁育树、灌、草以恢复植被,保持水土,保护农业生态,遏制土地退化和石漠化扩大。

5.5推动林业资源发展

2011年木里藏族自治县已纳入《四川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根据《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木里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综合治理重点县实施方案(2011-2013年)的批复》(川发改农经[2011]418号文)要求,为使木里县生态环境尽快得到改善和恢复,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合理地利用,为社会发展和经济腾飞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自2011~2015年,木里县石漠化工程主要对策是: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通过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林草植被得到快速恢复,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另一方面,通过项目的实施总结经验,为今后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坚实基础。

5.5.1封山育林

为了减少人畜破坏,经济而快速地提高项目区林草植被覆盖度,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项目设计并实施了封山育林2380.0 hm2,主要树种为云南松,紫油树,总投资249.9万元。

5.5.2人工造林

为了充分发挥地块的生产潜力,加快项目区生态恢复,项目设计人工造林755.913 hm2,造林树种主要为核桃,其次为云南松,总投资为482.9247万元。

5.6木里县石漠化治理,要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与西电东送相结合,尽快建立发电受益部门向上游生态地区补偿经济利益的机制、建立多梯级电站的河流,成为生态环境趋好而不是变得更差的河流;二是开展水利扶贫,把木里县的中小型水电站,捆绑成大工程,实施大流域的治理;三是把部门项目统一实施,走山、水、林、田、路及旅游综合治理的办法,以求得国家资金投入的支持。

6 结语

木里县是全国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至今仍然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工作重点贫困县之一,自身财力投入严重不足,极需国家大力支持。石漠化治理是眼前的事,也是长期的事,任重而道远,所以首先要始终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创造条件,停止或减少人为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干扰,其次要始终坚持把石漠化的治理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和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另外要统筹规划,把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从投入上、技术上,政策法规上、组织领导上给予保障,党政齐抓共管,组织有关部门协同作战,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合成治理。

[1]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林业局.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成果[R].木里: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林业局,2015.

[2]王礼先.全国荒漠化防治现状及发展趋势[J].世界林业研究,1990.

[3]柴宗新.论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牲及防治对对策[J].大自然探索,1988(4).

[4]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木里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综合治理重点县实施方案(2011-2013年)的批复(川发改农经[2011]418号)[R].成都: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

[5]凉山州发展改革委。关于转发《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木里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综合治理重点县实施方案(2011-2013年)的批复》的通知(凉发改农经 [2011]493号)[R].凉山:凉山州发展改革委,2013.

[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地区[2004]1529号)[R]。北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

[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的通知(发改农经[2008]749号)[R]。北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

[8]国家林业局.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年)[R].北京:国家林业局,2015.

2016-06-01

李燕(1968—),女,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退耕还林工作。

X171

A

1674-9944(2016)14-0026-04

猜你喜欢
木里石漠化土地
湘西岩溶区石漠化空间动态研究
——以凤凰县为例
以沙为墨指尖画梦
石漠化信息提取与时空演变分析
——以贵州威宁县为例
滇东北岩溶地区石漠化时空演变过程分析
鲁甸县石漠化发展趋势及综合治理对策
我爱这土地
防火保安全我们在行动木里县第一国有林场
防火保安全 我们在行动
木里藏族老乡玩起了网络直播带货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