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童
(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3)
发达国家职业技能教育对我国体育院校改革发展的启示
王童
(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130033)
在我国高等教育向职业化模式转变的宏观政策引导下,以体育院校与职业技能院校均以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同质性为出发点,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总结与凝练发达国家职业技能教育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体育院校人才培养发展现状,深入剖析我国体育院校职业技能化改革的历史必要性与现实可行性。结论认为,我国体育院校职业技能化改革要从强化意识入手,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满足社会需求,完善学校、企业、社会等合作办学体制,打造具有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我国体育院校改革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技能教育先进经验,符合高等教育发展总体趋势,体现出体育教育改革的新特色,彰显了体育学科的社会教育价值。
发达国家;职业技能教育;体育院校改革;启示
有效开展教育改革是解决中国就业困难和结构失衡等矛盾的核心。2014年教育部着手开展中国高等教育革命性调整,这次高校转型改革将我国现有的1200所普通高等院校近半数转向为职业技能教育,这种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旨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人才市场上技能特长人才供小于求的现实矛盾。虽然在本次高校转型改革中只涉及2个体育专业,但是纵观我国近些年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盲目的扩大招生与拓展专业也带来了办学特色弱化和办学质量下降等负面影响,失去了体育院校独立存在的社会价值。在国家大力重视体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体育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化改革,努力培养专项技能扎实、商业意识浓厚、创业能力超强和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水平体育人才,符合高等教育战略改革的主旨意图,更是提高体育人才市场竞争力、创办特色体育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历史必然。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与核心经济形式的不断变革,越来越多的学科分类与专业细化需要更多职业技能人才,经济发达国家不断提高对职业技能教育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职业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构建了较为完善和成熟的人才培养体制[1]。
2.1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双元培养
在19世纪初,德国在欧洲属于经济落后国家,以农业经济为主要国民经济收入,随着国家由“农业输出国”向“机械输出国”的发展战略调整,国家大力培养机械制造产业的职业技术人才,通过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德国的机械制造业得到迅猛增速,一跃成为世界上机械输出额最大的“机械之国”。总结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其核心因素在于基础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交叉培养的协同教育机制。德国有80%学生在中学毕业后便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每周学生在校学习2天,在工作场所培训3-4天,在校学习期间还要学习与当前职业技能教育有关的理论知识,学生既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又是实习工厂的学徒,这种双重身份使学生及时接触到实际生产环境和工作技能,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应用到企业生产中去,有效促进了学与练的共同提高,体现出职业技能教育的系统性、连贯性、融合性与互补性[2]。
2.2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
培养职业技能人才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还可以通过企业、社会、社区等多种途径实现,在美国就是以社区教育为主要模式,培养具有地域特色和符合小区需求的专业人才。美国部分学院规定学生完成2年基础教育后可以直接参加社区职业技能教育培训。这种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由州政府、社区企业、个人等共同创办,学习费用仅为普通高校的5%,其办学形式和上课时间非常宽松,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目标和空闲时间选择自己所学习的专业技能项目,并在周末、晚上、假期等时间接受技能培训,充分体现出以学生目标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努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弹性教学体制。同时,社区内具有用工需求的单位或企业要定期委派专业技术人员传授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水平,并随着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增设较为前沿的技术讲座。学生从入学起就与相关企业签订劳动就业合同,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也能够得到企业发给的劳动培训补助,从职业技能培训到实际工厂就业实现无缝对接。
2.3职业化的管理体制与教师队伍
澳大利亚的职业技能教育受到中央政府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地方政府和教育学院设有职业咨询机构,能够为企业、学院和人才培训机构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与政策支持,还能够在各人才管理机构之间建立横向联系,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中介作用。同时,它还负责规划与审定职业技能评价标准,规范职业技能培训流程,完善职业技能人才的评价体系,促进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另外,在职业技能培训师资管理方面,将职业教师队伍分为专职和兼职两部分,专职教师负责传授职业技能理论知识与学生管理,兼职教师以从事职业技能生产管理工作的一线骨干人员为主,采取流动聘任制,负责培训社会所需的生产实践技能与操作规范[3]。为了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技能教学水平,职业技能教师每三年必须返回到工厂进行实践教育,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参与应用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学习与掌握职业学生在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2.4弹性学籍管理制度与激励性评价体制
职业技能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以学生掌握实际专业技术能力和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为主要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在学生学籍管理和评价体制方面具有其特点。英国是进入工业化时代较早的国家,其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和探索职业化人才培养体系具有成熟的经验。学生高中毕业后可选择参加学术性教育或职业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注重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完整记录学生在训期间各项成绩及个人素质表现,尤其是用人单位在选择对口专业学生和考查学生个人能力时起到参考作用。学校为学生准备了较为弹性的学籍管理制度,学生在完成基础类课程学习后,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职业技能学习,如果有机会或有成熟的创业计划时,学校允许学生在2-3年内自主参加社会实践,然后回校继续完成其他培训内容。对于个别学生有较高的社会实践成绩或创业项目,可以按照有关要求免除部分相关培训课程,同时对于评价毕业职业技能水平具有加分作用。在职业技能培训结束后,要对学生进行毕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分为熟练工人、技术工人、技术员或监督员、高级技术员或初级管理人员、专业人员或中级管理人员5个等级。这种资格考评不以学生各项培训科目分数为主,而主要通过设置“任务主导式”考核方案,在学生完成系列化的职业技能任务时,全面考查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习到的职业技能知识等能力。
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扩招,出现了严重的毕业生就业困难与企事业单位急需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鲜明对比,审视就业难与招聘难这一社会问题的本质,我们不难从职业技能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改革我国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体育人才市场需求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突破体育人才就业难瓶颈问题的突破口[4]。
3.1体育院校职业技能化改革的必要性
纵观我国目前体育院校人才培养体制不难发现,我们把培养体育人才的重点放在提高体育理论知识和专项技能水平方面,没有给学生创造与社会实践边接触、边学习、边反馈和边调整的动态学习机会。所以,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只能被动就业,缺乏主动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没有职业技能素质,无法满足体育人才市场的现实需求。在我国实施体育强国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与健身意识的体育发展形势下,体育产业逐渐呈现市场化、商业化、规模化趋势,体育市场人才需求也向科学化与专业化方向转变,这就要求体育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理性认识体育市场供求变化趋势,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观念与市场适应能力,以便使自己能够在体育市场寻找商机、占据优势、提高竞争力,灵活地将自己所学的技能特长应用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推动体育产业,这对于促进体育经济发展、解决就业率低的历史难题、改善体育院校人才适应社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2体育院校职业技能化改革的可行性
体育专业学生以学习和掌握专项运动竞技能力为主,部分能够较好掌握几项运动专项技能的学生,能够在校学习期间就在健身俱乐部和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开办各种运动技能培训班或做兼职教练,为健身爱好者做体质健康测评、身体机能训练、运动营养保健、身心健康评估、科学设计运动处方等兼职工作,甚至有些学生还能够在社会上开创以跆拳道、羽毛球、游泳等倍受健身爱好者欢迎的运动技能培训班。在我国全民健康意识增强、参与健身热情高涨、大众体育蓬勃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体育院校学生能够以自身所学习和掌握的专业体育知识与专项运动技能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市场需求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处和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出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专项技能特长,其职业技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实现自我创业、自我就业的人生价值,这与职业技能院校人才培养具有共同的目标与价值取向。因此,将体育院校人才培养向职业技能化改革,让全部学生接受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在未来的体育人才市场需求中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是未来我国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
4.1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为导向,强化体育院校职业化改革的意识
体育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一个重要分支,对于提高我国运动竞技水平和改善全民族身体健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其改革方向也必须与国家教育战略发展方向相吻合,一方面要将体育院校教育改革体现出全民教育改革发展的共性规律,顺应整个社会的教育发展方向与文化发展潮流,保持体育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生机活力,体现出体育文化教育固有的社会价值,使自身的发展有不竭的源泉和动力。另一方面,体育院校有其特有的学科性质和育人功效,也要在教育改革中体现其个性特征。未来人民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将更加专业化、职业化、技能化,体育院校为了能够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必须强化职业技能化改革的意识,借鉴国内外职业化教育的先进成功经验,开创符合体育人才市场需求的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创造具有鲜明体育院校特色并行之有效的教育指导思想[5]。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新定位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人民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增加,未来体育人才市场对于专项技能培训人员、体育健康测试人才、运动营养保健人员、个性化设计运动处方人才将为成为市场需求的一大热点。从社会对未来体育人才需求可以看出,人民越来越需求具有专业性强、学科分类细、个性化水平高、服务意识浓厚的职业化体育人才,这与当前职业化校院培养的专业化人才供不应求具有相同的规律性。因此,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根据未来人才市场需求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体系,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与职业化服务意识水平,努力构建社会需求的新兴专业,让社会需要成为体育院校职业化改革的新动力。
4.3完善产学合作制, 提高学校、企业和社区合作办学程度
从发达国家职业技能发展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到,职业技能培训将学校、企业、社区等机构进行有机整合,这种学中练、练中学、动态提高的教学过程是提高职业技能人才综合能力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产学合作制教学体制不但使学生根据自己未来的工作目标取向明确自己的学习目地,产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而且学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有明确的工作去向,减轻了学生和社会的就业压力。另外,企业或社区单位对于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能够不断促进学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考评制度的完善,达到学校与企业和社区合作办学的效益最大化。体育院校由于实习安排在第四学年,学生没有机会在学习过程中到企业或社区参与体育实践。体育院校可以深度开发学校与体育经营企业或社区体育俱乐部开展“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在人才培养性质、内容、时间和运动专项等方面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学生也可以每周有1-2天到未来工作岗位实践体验,使学生提前接触到企业或社区体育等真实工作环境所需要的体育理论知识和热门专项技能,让学生带着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到学校中主动地寻找解决方案和努力提高自己的专项技能水平。这种产学联合的办学模式有效避免了学校教学内容与用人单位工作需求不一致的问题,大大提高职业技能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4.4提高教师实践经验,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主要目的,虽然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但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质量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体育院校教师队伍主要分为基础理论知识类和专项技能传授类两个群体,理论知识类教师从师范院校毕业居多,许多教师是专研非体育专业的通识类课程,虽然都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但对体育专项技能、运动竞技比赛、群众体育需求了解甚少,无法将自己所授学科与体育运动实践完美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提高。对于专项技能传授类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运动技能水平,并能够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几个运动专项,但许多教师也是从专业院校或运动训练队直接转入教学一线,没有体验过学生参与体育人才市场竞争的社会实践经验。为了提高体育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首先,要结合体育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理论课教师不但要掌握几个专项技能,还要同术科教师一样定期到体育俱乐部、体育类企事业单位、群众和社区体育场馆等参加实习与培训工作,了解社会现实并丰富实践经验。其次,体育院校还要指派任课教师轮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亲自带领学生体验在体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与不足,进而丰富自己的授课内容与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推动体育院校的职业化改革。最后,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体育产业创业成功者、社区体育管理者、体育法规决策者、热衷于体育事业的热心人士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充分发挥他们社会实践经验丰富、讲授内容生动实用、前沿知识全面新颖的特点,增强学生职业技能教育的实效性。
高等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体育院校改革也势在必行。体育院校与职业技能教育具有同质性,在充分借鉴国外职业技能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抢抓职业化改革的先机,确立具有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处,并突显体育专业所特有的学科意义和社会价值。
[1] 唐晶晶.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深圳职业技能学院学报,2015(2):9-14.
[2]郑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特点及启示——以德、美、日三国为例[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6(4):60-64.
[3]刘莉. 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经验借鉴浅谈[J].才智,2015(9):195.
[4]蒋维. 素质教育观下的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J].才智,2016(5):34.
[5]许广坤,韩冬.关于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03-105.
The Enlightenment of Vocational Skills Educ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o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stitutes in China
WANG Tong
(Jilin Sport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acro policy about transform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mode to professionalism in China, with the start of the homogeneity that both sports institutes and vocational skill schools can cultivate the professional skilled talents and by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data, expert interview, logical analysis and etc., this research summarized and compacted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the vocational skill educ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eeply analyzed the historical necessity and realistic feasibility of our country’s sports institutes vocational skill reform which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alent cultivation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sports institute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our country’s sports institutes vocational skill reform should start from strengthening the awareness of the skill reform, position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target on meeting the social dem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with schools, enterprises and society and create a double-teaching teacher troops both with theory and abundant practical experience. Our country’s sports institutes reform learns from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the vocational skill educ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matches the overall trend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reflects the new feature of the sport education reform and manifests the social education value of the sport subject.
developed countries; vocational skills education; the reform of sports institutes; the enlightenment
2016-06-21;
2016-07-30
王童 (1984-),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学校体育
G807.4
A
1672-1365(2016)04-00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