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伟
校园足球运动损伤的防治常识
文/李伟
“只有普及青少年足球,才是中国足球的未来,这也是任何一个国家足球发展的重要基石!”
——蔡振华
任何运动都是有受伤风险的,尤其是足球这样对抗激烈、身体接触频繁的运动项目。一旦受伤,既会降低青少年的运动能力,又可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那么,我们该怎么在娱乐、训练和比赛时避免受伤呢?如果损伤出现,我们又该如何及时准确的处理,迅速恢复并重返绿茵场呢?
儿童青少年骨骼正在骨化发育,弹性大、易变形,韧带柔软松弛,关节活动度大;骨的形态在经常性体育锻炼作用下,骨密质变厚、肌腱韧带附着点(骨结节、粗隆,突起、髁等)增大。同时肌肉也在发展,大肌肉比小肌肉发育早,手和脚部小肌肉发育较慢,所以小动作的精确性较差,收缩速度、力量和耐力都较差;15~18岁,肌肉机能日趋完善,对身体的调节控制的能力也增强,性成熟期后女子的肌肉发展不如男子,肌肉力量一般约为男子的65~70%。心脏兴奋性强,神经系统控制力弱,心肌较弱;呼吸肌力差,肺活量较小,运动后易于产生乳酸;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高,灵活性较高,但注意力不易集中,动作不够精细。
因此,相比成人,儿童青少年的肌肉、心肺和神经系统均易于疲劳,同时也更容易恢复;身体柔韧性强,力量耐力弱,可塑性强。
据调查,足球运动损伤发生率最高的是软组织挫伤,其中以肌肉损伤(如挫伤、拉伤等)比例最高,其次为韧带撕裂(如膝关节、踝关节)、关节脱臼、皮肤擦伤、脑震荡等。严重时,剧烈撞击或摔倒可造成骨折(见图1)。
(一)急性软组织损伤
1.足球运动中急性软组织损伤常常发生,突然启动或加速时造成的大腿前后群肌肉的拉伤、肌腱断裂。
2.冲撞对抗会造成的大腿肌肉挫伤。
3.突然的变向或冲撞造成的踝关节扭伤(见图2),或膝关节韧带损伤。
4.早期及时恰当的处理,对于损伤恢复甚至运动能力的保持都至关重要。
5.处理常识:目前遵循POLICE原则。
(1) 保护受伤肢体,以免再伤(Protection);
(2) 受伤部位至少休息24~48小时(Rest);
(3) 冰敷受伤区域,止痛并防止出血,可用冰块或冰袋(Ice)(见图3);
(4) 压迫损伤部位,防止出血及水肿(Compression);
(5) 抬高患肢以避免患肢水肿(Elevation)。
(二)慢性软组织损伤
1.肌腱是肌肉与肌肉骨骼附着点的连接部分,多发生慢性损伤,其中发生在腱止点部位的损伤,称为“末端病”,如髌腱炎。
2.处理常识
图1 常见足球运动损伤分布图示
图2 足球运动员比赛中踝关节扭伤
(1) 预防为主,运动前的热身、牵拉,运动后的冰敷、牵拉及放松;
(2) 及时调整训练量以及方法。
图3 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三)骨折与骨骺损伤
1.足球运动身体接触频繁,对抗激烈,常造成骨折现象,以胫腓骨骨折最多见。有些运动损伤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所特有的,比如胫骨结节骨骺炎,长期训练造成运动员胫骨结节处骨骺损伤。还可见骨组织的劳损,如胫骨疲劳性骨折,一般调整训练量,减轻或停止局部负担,多可自行愈合。
2.处理常识:提高防护意识,发生骨折不可自行处理或搬动,需由专业医疗人员处理并及时就医。开放性骨折不可盲目复位,闭合性骨折需规范固定,现场可使用简易夹板和绷带完成固定(见图4)。
(四)运动性猝死
1.较为少见,但最为凶险。
2.处理常识:进行必要的定期心脏医学检查(见图5),避免过度疲劳,了解基本急救知识以及技能。
(一)损伤原因
1.准备活动不充分,简单活动肌肉、关节没有达到运动的条件;
2.动作技术不正确;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过大;
图4 骨折处理图示
3.身体素质差,在运动中强度、难度较大时,体能和技术达不到应有的水平而勉强为之;
4.气候、运动场地、运动器械差,尤其是运动场地小且不平会直接造成关节扭伤。
图5 运动员心脏病筛查的“欧洲模式”(摘自《足球医学》)
(二)建立校园足球的损伤预防体系
1.校园足球运动损伤科普课程
开展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及体育保健等方面的课程,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树立自我保护和公平竞争的良好习惯(绝大多数足球损伤是由违规比赛造成的),防止足球运动时损伤。比如,不佩戴眼镜踢球,不使用危险动作(见图6、图7)。
2.校园足球运动损伤培训制度
对体育教师和基层教练进行基础运动损伤培训和认证,提高足球运动损伤的防护意识和知识,避免青少年采取错误的技术动作,尽可能减少损伤,并对损伤提供及时准确的现场处理。
(三)完善运动场地和器材的监控
图6 踢球时危险的技术动作
图7 自我保护意识不足
应加大足球场地设施的投入,定期维护保养,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场地器材问题而导致的运动损伤。
(四)规范的足球运动损伤专项预防措施
1994年,成立了国际足联医学评估与研究中心(F-MARC),除了评估流行病学数据,损伤的单个风险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运动员的影响外,F-MARC还致力于制定一套针对于预防足球运动损伤和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方案。
1.核心训练
“核心”代表一个机能单元,包括躯干肌(腹肌、背肌)和骨盆与髋关节。研究表明,核心稳定性在预防损伤中举足轻重(见图8)。
2.神经肌肉控制训练
有证据表明,运动专项的神经肌肉控制训练方案能有效的预防膝部和踝部的损伤(见图9)。
3.超等长收缩和灵敏性训练
图8 常用核心力量测试及训练方法图示
超等长收缩是指肌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产生最大力量的运动,可增强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功能。灵敏性是快速的减速、加速或变向的能力。超等长收缩和灵敏性练习是预防计划的重要部分,尤其对于预防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对其他膝部和踝部损伤也有预防作用(见图10)。
4. 足球专项训练(见图11)。
图9 FIFA“11+”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图示(摘自《足球医学》)
5.损伤防护措施与设备的使用:支持带、肌内效贴、各种保护性支具等(见图12)。
6.训练前后的牵拉:训练前牵拉可有效防止肌肉拉伤,训练后牵拉可缓解肌肉疲劳(见图13)。
图10 FIFA“11+”大腿后群肌肉超等长训练图示(摘自《足球医学》)
图11 FIFA“11+”专项训练图示(摘自《足球医学》)
图12 支持带及支具使用图示
图13 下肢肌肉牵拉图示
[1] 国际足球联合会(FIFA).足球医学[M].2008.
[2] 裴益民.体育卫生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3.
李伟,运动医学博士,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康复科医师、中华医学会注册医师,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计划执行委员会特约运动医学专家,《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特约专栏作者兼运动医学顾问,主持并参与完成了十余项省部级课题,先后发表了核心期刊论文十数篇;曾任国家女子足球队队医、国家少年男子足球队队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