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整体护理干预脑中风后下肢肌肉痉挛的评价研究

2016-11-30 23:05刘丽岩
关键词:评价研究整体护理中医

刘丽岩

【摘要】目的 评价中医整体护理干预对脑中风后下肢肌肉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脑中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综合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及中医整理护理进行干预,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综合痉挛量表(CSS)、踝关节被动背屈活动范围(PROM)、患侧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Berg平衡量表(BBS)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整体护理对脑中风后下肢肌肉痉挛患者有理想的干预效果,故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下肢肌肉痉挛;中医;整体护理;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4..02

脑中风又称为脑卒中,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1],随着我国生活方式及工作节奏的变化,脑中风的发病率较以往有升高趋势,据有关报道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生的脑中风患者约为150万~180万[2],已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的脑血管疾病。脑中风后可引起多种后遗症,如吞咽障碍、言语障碍、肢体痉挛等,其中下肢肌肉痉挛是中风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导致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时间延长、亦可诱发某些异常模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行走、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因此需要积极的治疗,但下肢肌肉痉挛的治疗颇为棘手,而临床护理在本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整体护理对脑中风后下肢肌肉痉挛患者进行了干预,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脑中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40~69.5岁,平均年龄(54.1±4.9)岁,病程2周~5.5个月,平均病程(2.2±0.8)个月,瘫痪肢体肌张力1级~3级;对照组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3.9±5.2)岁,病程15天~6个月,平均病程(2.1±0.9)个月,瘫痪肢体肌张力1级~3级。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瘫痪肢体肌张力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②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3]中的“脑中风”的诊断标准。③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进行评定,评级结果为1级者。④因脑中风引起的痉挛。⑤病程≤半年。⑥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或>70岁。②不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中的“脑中风”的诊断标准者。③伴有关节挛缩者。④合并有肝功能、肾功能障碍,以及心肌梗死、重度感染和严重的糖尿病者,合并有精神障碍者。⑤病程>半年。⑥未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给予综合对症治疗,如改善血液循环、营养脑神经、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同时可配合中医药治疗,如艾灸、中药熏洗、中医按摩、中药熏洗等治疗。

1.2.1 对照组

在上述综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基础护理

根据不同患者的护理级别,进行生命体征的观察,并详细记录,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病房环境,维持室内温度、湿度合适,嘱患者注意卧床休息,帮助其选择合适的体位,当患者有较多的呕吐、流涎时,注意将其头部偏向一侧。

(2)生活护理

帮助患者料理个人生活,为其整理房间,尽最大可能帮助患者维持尚存留的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护理

由于本病患者病情突发,缺少心理准备,加之病情重、后遗症明显,因此易于出现一些紧张、恐惧、急躁易怒等不良情绪,故而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避免不良性刺激,务必减轻患者存在的心理负担[4],促进病情的恢复。

(4)安全护理

在患者的病床周围添加床档,以防其出现坠床,为患者准备坐便器,利于患者排便,在病房走廊中,注意添加扶手,同时准备防滑地板。

1.2.2 治疗组

在给予综合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予中医整体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中医特色技术的护理配合:包括中医按摩法、中医艾灸法、中药溻渍法、中药熏洗法等。②饮食调护: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结果,给予辨证施食,同时注意告知患者注意忌食一些肥甘、厚味、醇酒、油腻等易于生湿助火的食物。③情志护理:给予某些中医特色情志护理措施,如以情胜情法、音乐疗法等。④康复指导:给予中医养生保健等措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1.3 评价标准

以两组患者的MAS、CSS、PROM、FMA、BBS等为评价指标。

2 结 果

两组患者MAS、CSS、PROM、FMA、BBS指标比较。见表1。

3 讨 论

脑中风后下肢肌肉痉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5],因此需要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本研究结果即现在在给予综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整体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明显提高效果,综合效果理想,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顾兆一.口服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中风患者下肢痉挛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科学,2015,5(3)86-88.

[2] 莫美英.针灸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中风病人下肢痉挛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4):324-325.

[3] 时国臣,郑祖艳,徐博佳,等.电针夹脊穴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4,31(6):66-68.

[4] 严翠香,刘琪雄,李雪林.脑卒中肢体挛缩的康复护理干预[J].现代医院,2013,13(2):74-76.

[5] 李雪薇.阴阳调整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下肢痉挛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9):16-18.

本文编辑:刘帅帅

猜你喜欢
评价研究整体护理中医
建筑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基于AHP—TOPSIS评判模型的快速公交线网布局评价研究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研究
42例剖妇产患者的术后整体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