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世明
【摘要】各种药物制剂新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中药制剂现代化的发展。而将新颖、多样化的的药物制剂技术与中药制剂的传统方式进行科学整合,不仅有助于促进中药治疗质量,以及临床用药价值的不断提升,也能够进一步拓展中药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药物制剂;新技术;中药制剂现代化;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9.0.02
中药制剂是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提升中药制剂的医疗效用,就必须要重视其现代与传统的科学整合。
1 固体分散技术
该技术原理主要是将固体药物在另一种固体载体物质中进行高度分散。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对于固体药物的载体物质,通常都会选择拥有较高亲水性、水溶性的物质,而运用该技术进行操作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难溶性药物溶解速率、溶解性的逐步提升,不断增强本药物的利用程度。
溶剂法、研磨法、溶剂喷雾干燥,以及熔融法是固体分散技术应用比较普遍的药物配置方式,在运用时应对药材、固体载体物的性质,以及结构和熔点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配置策略的科学选择。朱铉等[1]使用熔融法制备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经过研究发现,当水飞蓟素和聚乙二醇的的比例为1:9的时候,水飞蓟素具有最佳的融出速率。这种固体分散体能够提升隐丹参酮的溶出度,并且在45 min之内就让溶出度达到原来的9.5倍。中药滴丸也是使用了固体分散体技术的现代化中药研究例子,和一般的药丸相比较,滴丸具有更好的溶出性,并且具有提升难溶药物溶解度、服用方便、肠道刺激较小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滴丸在骤冷的条件下转变为固体分散体,所以药物成分以微小晶粒的形式存在,这就是提升难溶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原因。
2 微型包囊与微囊技术
这两项技术的运用都需要运用一种天然,或者是人工合成的囊材高分子材料来作为药物的囊壳,在药物实践加工配置过程中,需要把固体中药或者液体中药置于到囊材里,然后再通过进一步加工、完善制作成内含囊心物的胶囊。在微囊化药物技术研究方面我国已经达到了微囊级、纳囊级的层面,并且在囊材料,以及相关载体材料研究方面获得了较为显著的突破与成果。重要药物在得到微囊化后,不仅可以牢牢锁住其药性,有效掩盖中药材的气味,其囊壳也能够适当降低药物给胃部带来的伤害与刺激,同时,也有助于增强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率。此外,该技术的科学运用也能为药物的存储带来便捷,并可以有效避免中药配置差异引起药效改变等情况[2]。
3 脂质体技术
该技术运用的脂质体是一种与生物膜结构十分相似的双分子小囊,通过将药物与脂质体进行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促进药物药理作用的不断增加,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药物若能够以脂质体为依托,便能够在患者体内形成明显的靶向性特征,其通常可以作为抗原虫、抗寄生虫,以及抗癌等药物的载体,且适用性很强。脂质体技术在药物的选择方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各种性质活跃的药物放置于脂质体后,便会得到较为科学的保护,而且能够不断增强药物在患者体内的稳定性。
白铭等利用脂质体技术把辣椒素制成脂质体,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脂质体具有稳定的优点,为治疗癜痕提供了新的途径。徐云龙等使用逆向蒸发法制备了茶树油脂质体,一方面能够减轻高浓度茶树油对人体皮肤产生的刺激性和毒性。同时还能够让药物可控、持续缓慢的释放。
4 透皮技术
这种技术通常都被应用于油剂、洗剂、膏药等对象,也就在一些对通过皮肤来释放、吸收药力与药效的传统中药中的应用比较广泛,该技术也是中医药外治的一种典范。随着各种高分子用药辅料的快速发展带动下,透皮治疗技术也随之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推广,以及更广阔的科研发展空间,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开发新剂型来不断增强治疗药物的治疗效果。透皮药物制剂的应用优势在于:其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并在近几年逐渐成为了中药制剂研究关注的焦点。这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与等离子电渗、激光促渗等现代化技术的科学整合,使得治疗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3]。
韩建伟等研究了治疗痛经和胃痛的元胡阵痛贴的头皮吸收率,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在贴剂中使用新型透皮技术,能够显著的提升一般膏药的效果。厥铁生等利用透皮技术研究出了高乌甲素透皮贴,对于缓解重度癌症,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能够避免频繁给药和半衰期短的问题。
5 靶向制剂技术
这种技术的主要内容是将药物在患者的靶细胞、靶组织,以及靶器官部分进行直接定位,并对既定部位释放给药,这样在既可以全面激发药物对患者靶部位的敏感度,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药物的运用效率,并适当的减少用药量,从而实现针对性治疗目标,是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得到有效降低。该技术应用于药物制剂中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将药物镶嵌、或包裹于液膜、类脂蛋白,以及脂质中,从而制剂成微粒、脂质体等胶体或是混悬系统,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注射给药的方式,将微粒针对性的聚集到肝、脾,以及淋巴等部位进行释放来发挥疗效。
6 纳米囊与纳米球技术
纳米囊、球都是粒径在1000 nm以内的一种聚合物包衣纳米颗粒,在药物制剂过程中以液体状态为主要载体,主要可分为三酰甘油酯、大豆油等载体类型。而这两种颗粒不仅可以提供一种新式的淋巴靶向系统,而且其靶向能力比乳剂、脂质体还高[4]。另外,相关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运用这两种技术进行中药材的配制,在有效降低毒副作用的基础上,也能够促进生物利用度的进一步提升。
7 薄膜包衣技术
这种技术通常都应用于一些具有较大异味,或者是极易吸湿变质的药物当中,而在传统配置加工过程中,通常都是在药物外部增加一层糖衣薄膜,进而有效避免片剂药物内外物质出现交换反应。薄膜包衣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潮抗热、掩味的性能,稳定性较高,能够使药物质量得到长期保持。另外,薄膜包衣的质量也比较轻,不仅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也拥有相对比较简单的生产技术与较短的生产周期。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应科学的运用包衣薄膜来替代糖衣薄膜[5]。
8 包合技术
将一种药材分子包藏于另一种药材分子的空穴结构内是这种技术的主要特点,属于一种复合型的药材配制技术。在运用这种技术对一些特定中药材进行合理加工后,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药物的物化性质,促进药物稳定性的不断增强,也能够在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同时,不断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并尽可能的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在保持医疗效用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该技术还可以合理转变药物的性状,例如,可将液态药物合理加工转化成粉末状的药物,这样在掩盖中药特殊气味的同时,也有助于避免药性的挥发,促进药物纯度和药用效果的不断提升。
9 结 论
要真正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我们在中药制剂科研创新过程中,应积极尝试各种先进、新颖的药物制剂新技术,并结合医疗事业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将其相关技术与传统制剂方式进行科学整合,从而促进我国中药制剂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朱 铉,池青松,韩惠兰,等.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中水飞蓟素溶出速度的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2001,21(10):961-964.
[2] 张林海.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5,(6):94-95.
[3] 廖志军.中药制剂现代化应用药物制剂新技术的探讨[J].世界临床医学,2015,9(4):157-158.
[4] 李继海.药物制剂新技术在现代中药研究中的应用[C].全国中药制剂技术研究暨药用辅料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交流研讨会论文集,2012:145-148.
[5] 胡秋实.药物制剂新技术在现代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3):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