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讨论的契机

2016-11-29 07:31翟凤利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设计

翟凤利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展开课堂讨论活动,设计与学生实际贴合的讨论问题,开展不同类型的讨论形式,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讨论,通过不断的思考和辩论,进行问题的解决,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让课堂讨论更加的具有意义。就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展开讨论,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供各位同行参考。

小学数学课堂讨论建议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进行课堂讨论,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和沟通的重要环节。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展开讨论,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于现代的数学发展,将课堂讨论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展开科学有效的数学讨论,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一、课堂讨论的基本内容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课堂讨论也就是说在课堂之中展开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习讨论。课堂讨论属于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提出有效的讨论问题,展开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通过共同的探索和思考,从而解决问题,完成数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中展开课堂讨论,主要是由数学教师进行引导,设计相关的讨论主体,在全班展开相应的议论、交流和辩论活动,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思考之中,获取相应的数学知识。课堂讨论创设的情境更加的轻松和民主,能够更进一步的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成绩。

二、我国小学数学课堂讨论的现状

(一)讨论主题不合理

现在我国的小学数学的课堂讨论之所以收效甚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进行讨论主题的设计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本内容进行考虑,设计出来的讨论主题不合理。第一,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的吸收程度等方面进行考虑,设计出来的问题有时候过于复杂,有时候又太过容易;第二,小学生还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没有贴合学生的天性和实际生活,设计的问题“高高在上”,脱离学生实际。

(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想要有效的实现课堂讨论,就需要学生和教师都积极的进行主题的讨论,失去哪一方,都不能够有效的实现。但是,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讨论积极性较差,往往都是教师在进行引导,大多数学生都无动于衷。另外,由于一些教师设置的问题过于枯燥无味,让学生不感兴趣,从而无法展开有效的讨论活动。

(三)分组不合理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来制定相应的教学问题设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合理的分配小组成员,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往往只针对某些小组或者学生,对班级上一些调皮的学生进行忽视。另外,教师在进行小组的分配时,一般只以2或者4为单位进行分配,而没有结合实际的问题内容进行相应的科学分配。

(四)教师无法掌控大局

由于课堂讨论中学生占据着主体的地位,教师是作为引导者的身份来进行课堂控制,当学生的表现失控时,很多教师都无法合理的控制局面。比如说,课堂纪律较为混乱,学生表现的兴奋激动,教师无法合理的把控讨论主题,引出的话题让学生产生额外的兴趣,投入到了完全偏题的讨论之中,严重违背了课堂的教学目标。

(五)双方的准备充分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在上课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教案编写,以至于很多讨论主题都是在课堂之中临时生成的,如果是一些经验不足的教师所临时生产的讨论问题,就容易与学生的实际偏离,降低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目标,反复的进行主题的打磨,从而设计出更合理有效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没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对于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不够清楚明白。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讨论的有关建议

(一)对讨论主题进行精心设计

合理的讨论主题才能够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让教学活动更加有效的开展。所以,教师在进行讨论主题的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问题既要满足课堂目标也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进行思考和讨论,实现讨论主题的真正目的。

(二)讨论形式的多变性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进行不同的分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不让讨论流于形式。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同桌之间的讨论、四人小组讨论、全班集体讨论、自由组合讨论或者随机讨论。不要局限于任何一种讨论模式,要结合不同的主题来制定不同的讨论形式,不断的变换形式,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讨论中来。同时,教师还要照顾全班所有学生的情绪,不要总是请某一些学生回答问题,还要根据个体差异性对一些学习吸收程度较慢的学生进行提问,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从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三)实现共同讨论

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够积极的参与讨论,是无法高效实现课堂讨论目的的主要障碍。之所以有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课堂准备不够充分,学生对教师所设计的主题不感兴趣,还有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不正确,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可以和学生们进行集体的讨论,来确立最终的主题,保证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让学生对讨论内容熟悉化,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四)严肃课堂纪律,制定讨论制度

教师想要把控大局,就需要制定严格的讨论制度,让学生在讨论时能够实现遵循讨论规则,在井然有序的讨论环境中展开讨论。实现师生关系的平等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地位的下降,而是让教师在保持自身威信的同时,和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在监督和引导的基础上,准确的掌控大局,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

(五)重视讨论本质

在实际的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强调讨论的本质,而非讨论这一形式,不能让学生为了讨论而讨论,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做任务。在进行课堂讨论之前,教师要结合课本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的设计讨论内容和目标,考虑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在课堂讨论时,教师要作为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身份,来保证课堂的纪律,让学生在井然有序的环境中展开合理的讨论活动。在讨论要结束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讨论表现进行总结,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鼓励,对讨论问题的结果做出专业的评估。在结束讨论时,教师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总结。

四、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展开课堂讨论,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改的深入表现,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合理的设计讨论的主题,制定严格的讨论制度,给予学生们充分的准备时间,在轻松合理的课堂环境中展开讨论,促进学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掌握到所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海丽.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讨论的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6):30-32.

[2]党秀娟.试论讨论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4,(09):117.

[3]陈礼孟.试论讨论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未来英才,2015,(07):303.

[4]李敬忠.试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讨论教学[J].都市家教,2016,(01):118.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设计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设计之味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