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野下的民族文学传播途径

2016-11-28 02:48赵玉霞邓雪琴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传播旅游

赵玉霞 邓雪琴

[摘要]民族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文学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像汉语、英语、阿拉伯语,这些都是民族文学;狭义的民族文学作品指的是我国汉族之外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像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这些民族文学作品。这些民族文学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保护民族文学、传播民族文学是彰显国力的表现。

[关键词]民族文学;传播;旅游

一、我国民族文学的价值

(一)民族文学的传统形式

从广义上来分析,在全球范围之内,我们的汉语文学是民族文学。相对于汉语言文学而言,我国境内的少族民族文学也称为民族文学。

民族文学大多建立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这些民间文学包括各民族的神话传说、歌谣、故事、叙事诗和谚语、谜语,它们都是各民族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生活记录。它包括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两种形式。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因此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学,只是有些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像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纳西族,这些民族的文学用自己的民族语言记载下来,因此能得到较好的传承。有一些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很早就使用汉字,这些民族的民族文学有些已经融合到汉族文学中,但一些古老的传说和神话仍然被本民族口口相传。

传统的民族文学形式主要以神话、英雄史诗和民间叙事长诗为主。我国民族文学中的神话比较有名的有彝族的创世神话《阿细的先基》、《查姆》;纳西族和白族都有本民族的《创世纪》;瑶族有《密洛陀》,侗族有《侗族的祖先哪里来》,苗族有自己的《苗族史诗》和《苗族古歌》,哈尼族有自己的《奥色密色》,佤族则有《瓦西里》。这些民族神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描叙了自己的民族祖先的诞生、成长。

民族文学中的英雄史诗比较著名的有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的《江格尔》以及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它们是我国著名的三大民族英雄史诗,这些英雄史诗都具有恢弘的场面,在结构上属于鸿篇巨制,是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巨著。

民间叙述长诗也是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叙事长诗的题材大多以爱情为主。我国少数民族民间叙事诗比较著名的有白族的《阿诗玛》,傣族的《召树屯》,维吾尔族的《艾里甫与赛乃姆》。

(二)少数民族的作家作品

我国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早在8,9世纪就已经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像藏族作家创造的《赞普传略》;在11世纪,藏族作家贡噶坚赞就创作了《萨迦格言》,桑吉坚赞创作了传记文学《米拉日巴传记》。随后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有《仓央嘉措情歌》流传,才仁旺阶也有长篇小说《旋努达美》问世。

在10到12世纪期间,也就是我国的宋朝时期,维吾尔族就出现几位大作家,他们是优素福·哈斯·哈吉甫,以创作叙事长诗《福乐智慧》著名,马合穆德·喀什噶里以编纂《突厥语辞典》著名,而艾合买提·玉格乃克创作了《真理的入门》,这三部著作成为维吾尔文学史上的三大巨作。

在14世纪初,蒙古族创建了自己的文字,随后就出现了蒙文版的《蒙古源流》。它的出现,又影响到后来罗布桑丹金创作的《黄金史》和萨囊彻辰的《蒙古源流》以及清朝的尹湛纳希的《青史演义》。尹湛纳希不仅用蒙文创作了以自己祖先成吉思汗为主要人物的《青史演义》,还创作了《一层楼》和《泣红亭》等蒙文文学作品。

从元朝到清朝,少数民族作家和汉族作家一道,为中国的文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像元朝的诗人耶律楚材(契丹族)、萨都刺(蒙古族),散曲家贯云石(维吾尔族)、杂剧作家李直夫(女真族),清朝诗人纳兰性德(满族)、小说家曹雪芹(满族)。

在现当代,我国文坛一直活跃着一批少数民族作家,这些作家有的扎根自己的民族土壤,创造出一系列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像沈从文就是以家乡的湘西苗族为生活背景,创作出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像《边城》、《三三》等;老舍是满族作家,他的作品虽然不是以满族为主要表现对象,但却是以老北京为生活背景,像《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解放后,民族作家更多了,著名的有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回族作家张承志等,这些作家大多以汉语书写。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藏族作家阿来,他创作的《尘埃落定》以藏族解放前的土司家族为背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历史价值,这部小说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在当代,一些作家虽然自己是汉族,但却以表现少数民族生活为创作题材进行创作,像东北女作家迟子建就是这样,她笔下的人物都是生活在东北的少数民族。

我国的民族文学不仅具有史学价值,还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族文学的传播途径

民族文学的传播在20世纪之前都是通过图书的方式,到了解放之后,民族文学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报刊雜志的传播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国家政策是以民族团结为主,因此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播非常重视,国家不仅制定了相关的民族政策,还兴办了很多介绍少数民族文化的报刊杂志,用来介绍少数民族的文学、音乐等知识。尤其是文革之后出现的一份名叫《民间文学》的杂志,主要介绍我国各民族的历史、风俗习惯,读者通过阅读其中的民间传说,逐步了解到这些民族的历史和他们的生活习惯。

(二)电影电视改编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改编拍摄了大量以民族传说为题材的电影,像《阿诗玛》、《刘三姐》,电影以其声图并茂的形式,将文字作品转化为直观的图像作品,接受者不受文化程度的影响。这些电影作品不仅将少数民族的民间传说形象地展现出来,还将民族音乐贯穿到影片中。像《阿诗玛》和《刘三姐》这两部电影,故事情节已经在人们记忆中变得模糊,但其中的插曲《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和《山歌好比春江水》却一直流传至今。

文革之后,我国的电影艺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八十年代,电影界又将一批民间传说改编为电影进行拍摄,像根据白族民间叙述长诗《召树屯》改编的《孔雀公主》,还有维吾尔族民间叙事长诗改编的同名电影《艾里甫与赛乃姆》。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我国的电视得到了迅速普及,由此催生了电视剧产业的蓬勃发展。电视剧由当初的单篇剧,发展到连续剧。后来随着电视产业的不断壮大,电视连续剧也越来越长。这种长篇电视剧尽管也有一定的弊端,冗长、拖沓、啰嗦,但对于表现英雄史诗这样的题材还是有益的,像藏族史诗《格萨尔王》就被拍成了18集电视剧。

(三)利用旅游传播

这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人们开始将旅游当做生活的部分。旅游业的兴起,不仅可以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还能弘扬旅游目的地的民族文化。像湖南凤凰小城成为旅游景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里是作家沈从文的故乡,除了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之外,更重要的是这里具有浓郁的苗家风情,和沈从文的小说意境相符。来此游玩的人不一定都读过沈从文的小说,但玩过之后,一定知道这是和《边城》等小说相关的地方。

在云南昆明的石林,阿诗玛是一道风景,是每个游客必须要看的景色之一。这里将旅游、电影和民间叙述长诗融为一体,不仅宣传了民族文学,还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

随着人们去西藏旅游的频率和人次越来越多,人们不仅了解到西藏的宗教文化,像活佛、转世灵童这些文化,还使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歌一度成为流行文学,到处都在吟诵他的“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连“见与不见,我都在那里”也成为流行语。

三、跨文化视野下的民族文学传播

(一)利用网络传播

传统的文学作品都是以语言为媒介,这种文学形式在传播中常常受到不同语言的限制。汉语文学作品要想让英语读者了解,还要通过翻译才能进行。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很多作品在翻译中失去了语言魅力,不能完完全全获得原文的精髓。反之,我国读者了解英语作品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

同样的道理,要将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学向世界读者传播,有的还要经过两道工序,首先要将这些少数民族语言译成汉语,然后再译成英语。

进入到网络时代,阅读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在网络技术下,阅读已经从文本阅读进入到读图时代。读图包括电影电视这样的艺术形式,也包括漫畫形式。其中漫画又分为静态漫画和动漫两种。动漫的题材一般是超现实,像神话、科幻等文学形式都是动漫的表现素材。

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有很多都是神话和英雄史诗,这样的文学类型都是改编为动漫的素材,因此,利用动漫形式来传播民族文学,效果要远胜于纸质文本,制作成本也小于影视改编。而改编为动漫后,不仅我国国内观众可以了解少数民族文学,还可以让世界各地的观众都能了解我国民族文学。

网络传播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将民族文学改编为游戏产品。自从有了智能手机以来,网络游戏已经从传统的电脑转移到手机上,我国古典名著中的《三国》、《西游记》和《水浒》都被改编为电脑游戏。以此类推,将传统的民族英雄史诗和民间传说改为游戏也能使青少年在游戏中了解民族文学。

(二)利用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进行跨文化传播

音乐舞蹈和文学在艺术表现方式上不同,但内容却是相似的,都是表现生活、劳动、爱情,很多少数民族的音乐和舞蹈表现的就是本民族的神话和传说。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音乐和舞蹈一直在小范围内进行演出,没有将音乐舞蹈和民族文学传播结合起来。

利用音乐舞蹈相结合的方式传播民族文化,在我国已经有过成功的案例,像张艺谋导演的以桂林山水为舞台背景的大型歌舞《印象·刘三姐》就是将风景、传说和民族风情融为一炉的艺术形式,以此来介绍壮族文化。舞蹈家杨丽萍创作演出的《云南映象》也是用现代艺术手段和云南原生态的歌舞相结合来表现云南民族文化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表现形式也会日新月异,只要将传播民族文学当做一件弘扬民族精神的大事去做,总能找到最有效的表现方式的。

[参考文献]

[1]宋建新.中国原创网游精品走出去再创佳绩的若干思考[J].中国出版,2013(12).

[2]郑柳依.从翻译中的“文化流失”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

[3]秦红雨,董小玉.双向互动:视觉文化视域中的媒介融合[J].编辑之友,2012(07).

(收稿日期:2015-12-13)

[基金项目]2014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培育研究》项目编号:14BJYX029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基金《民族文化观与构建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5YJCZH140

[作者简介]赵玉霞(1978-),女,甘肃武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疆文化交流史研究、双语教育。

邓雪琴(1976-),女,山东平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双语教育。

猜你喜欢
传播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小A去旅游
旅游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