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

2016-11-28 06:40赵荣斌
中国市场 2016年41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赵荣斌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过渡到大众化,科学研究已不再是高等教育的唯一功能,高等教育同时要服务社会,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英语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必要能力之一,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把握好这次机遇,转换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英语教师的素质,采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使用最新的教学技术,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力争建立更加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关键词]大众化高等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1.183

高等教育一共要经过三个阶段,即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和普及化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将有越来越多的平凡的、有资格的人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高等教育大众化同时有质和量的要求,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在量方面,一般要求毛入学率为15%~50%,我国高校正式进入了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是在2002年。在质的方面,大众化高等教育要求改变教育理念,扩大教育的功能,使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更加多样,同时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方法、入学条件、管理等方面也要有一定的改革变化。基于此,人们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应该有如下认识。第一,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有所降低,学生的人数将大大增加。因为我国的人口基数很大,社会对学生的期望是希望他们成为专业技术人才,也就是应用型人才。第二,师资这一块会有紧缺,师资的总体素质可能会有下滑。第三,大学和社会的关系将更加密切,大学将不再封闭,要确定服务社会的功能。本文根据笔者一年的专题访谈,试图细致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而后探讨性地提出五点大学英语改革的方向。

1 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分析

大众化高等教育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有了飞速的发展。截至目前为止,教育部的统计显示我国从事非英语专业教学的老师已达到7万余人。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大学英语改革的呼声愈演愈烈。为了进一步了解现状,笔者对江苏省淮安市内的高校的一些教师与学生进行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专题访谈。接受访谈的50位教师与100位学生来自淮阴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淮安市财经学校、淮安市卫生职业学校、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以及淮安市食品学院。50位教师都具备中级职称或高级职称,教龄7年以上。男女各50名学生来自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系科。访谈的问题包括对现有教材的看法,对老师教法、教学模式的看法,对大学英语评价体系的看法,对学生学习的看法以及大众化对大学英语的影响。为期一年的访谈使得分析更具备可信度,更加细致。教学包含两个问题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以笔者会从师生两方面来分析。

1.1 师资问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缺少教师。梅贻琦先生说过大学是大师的大学而非大楼的大学。此次的访谈中,笔者发现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很难找到,他们的回答也试图推掉自己身上的原因,他们认为是国家的政策偏向理工科,导致一些真有能力的教师逃离大学英语的工作岗位转向专业英语。公外的老师福利也偏低,这样一来师资队伍变得不稳定,师资的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高质量师资的引进更是希望渺茫。他们还认为现在学生的素质一届差于一届,人数还越来越多,大班教学师生比最多达到1∶120,导致自己的教学很难正常开展,比如口语教学。客观来说,这是有道理的,但主观告诉我们,现有的师资素质也有待提升。部分学生的访谈也显示出他们对老师的不满。比如有些同学指出英语课是最好上的,就是“讲讲单词,其实我们都有字典和网络,我们能掌握单词。”

1.2 英语教学方法以及评价问题

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英语教学一直把基础的单词、语法放在首位,重视阅读教学,很少开展听力与口语的训练。所以英语教学有极大的功利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非常低下。此次访谈中,教师们认为学生课前准备较少,导致很多教学方法很难维持正常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进度。同时,他们认为四六级的评价体系有很大的缺陷,比如没有重视口语考试,考试是一劳永逸,只要通过了就不用再考了。其结果导致有的学生过了四级后,放弃英语学习,连二年级的期末考试都没有通过。学生访谈中学生也承认了现在英语学习兴趣不高,一方面由于四级考试已通过,另一方面,老师上课只是放映PPT,听力课放音效果非常差。

1.3 英语教学模式问题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冲击,学校的教学硬件相对落后,很多教室还只是有黑板和幻灯片,语音室数量很少。与此同时,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使学生需要个性化的发展,需要接触新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传统的“填鸭式”与粉笔显然要被新的基于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方法所替代。教师访谈中,笔者发现各大院校的教学设备是落后的,有的院校开展了基于多媒体的教学模式,但效果还在验证之中。学生访谈的结果非常有意思。50%的学生们认为他们想回到传统模式,很多年的应试教育与“填鸭式”已经让他们习惯让老师去总结讲解知识。很多学生也自己配备了电脑,但用其当成助学英语工具的却是凤毛麟角。所以,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时代到来,教学模式必要改变,但可能根源还在基础教育阶段,还在应试教育的体制。

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原因分析

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社会、普通人以及经济发展这些外因已经翘首企盼着大学英语改革的到来。因为作为应用型人才,掌握一门外语的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的应用能力已经是无可厚非的议题。而在大学内部,越来越多的学者也根据社会需求及自身发展要求大学英语的改革必须加快实施。本次改革的原因就是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高校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

2.1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英特网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让每个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与他想要交流的人进行沟通,英特网也让知识的传播更加迅速,更加多样化。而电脑和英特网的存在让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变得有可能。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学习的时间将不受控制,由于慕课的发展,学生可就同一个知识点反复地学习,学习的次数可以自己调配以达到掌握的目的。此外,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将更加方便,QQ群、微信这些现代化的通信软件已经被广大教师与学生采用。一些实证研究也证实了其对学习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微信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了。信息化也让老师的工作更加轻松有效,除了上课外,教师可以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监控,时时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还有一些作业批改软件,比如批改网可以很科学地判断学生的英语作文,这样也可以帮助老师节约时间。教师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课余时间增加了,这样老师们会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更好的教学方法、更好的教学模式、从事科研工作,让自己转型为学者型教师成为可能。

2.2 社会舆论压力大

在中国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一年级就会开设英语课程,不发达地区也会在初中一年级开课。所以到大学毕业,学生们英语至少学习了十年,但学生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实在不敢恭维。有人把矛头直接指向应试教育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因为这些考试的存在,使学生们热衷于做题、背单词,而不是用英语进行口头及书面交流。当然,这些考试存在不少弊端,比如轻视口试,比如一次通过一生轻松。这么多年的改革探索,教师和科研工作者都积累了大量经验,为探索英语教学改革打下了基础。

2.3 学生数量增加的现实压力

扩招以来,大学英语课堂人满为患,师生比几乎是1∶100。另一方面老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就是这样的现实让大学英语的深化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也可以这样理解,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呼唤出了大学英语改革。

3 如何进行大学英语改革

众所周知,大学英语的改革始于2002年,转眼间,已有15个年头。在构建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人们不断探索,相关进程一直在切实地推进。淮安市的高校也响应号召,积极地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比如淮阴师范学院开展了分级教学,并开设多门英语选修课。高等教育大众化给我们带来的基本认识是学生和教师的数量增加,学生和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将被培养成应用型人才,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才。基于此,笔者认为要构建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改革需在以下五个方面推进。

3.1 不遗余力地加强师资建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他们是高等教育工作不断进步的源泉,他们是大学存在的根本,他们是推进这次改革的实践者、开拓者,也是这次改革成功的关键。一个优秀的英语老师,笔者认为应该具有三方面的素质。一方面他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最好具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第二,他应该游刃有余在教学与科研工作,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同行的学习榜样,也是一名学者。最后,他要有崇高的品德,唯有品德正的人才能有浩然正气,也会符合大学的要求。加强师资建设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引进,一是本校开发。这都需要国家和领导们的重视与支持。只要大师到位,何愁工作难以推进?

3.2 不断完善英语学习的评价体系

本次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输送更好的应用型人才,他们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能善于运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获得西方国家的有用信息并与之交流想法。所以,只需一次成绩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必须改革。除了应重视口语考试之外,还应借鉴国外优秀的语言考试制度,比如雅思考试,成绩的有效期只有两年。四、六级也可以进行三年一测,甚至一年一测,以确保学生成绩的稳定性。我们还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为每一位学生建立英语学习档案,这样一套科学的评价系统就建立了。

3.3 合理运用科技改革教学模式信息化时代的冲击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也加速了教学模式的变革。在这种以多媒体与网络为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被深深吸引,去发现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不再是学习的中心,而是学习的有效指导者,教学方法新颖了,课堂组织形式也增加了。所以,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建立更多的多媒体教室并培训教师熟练掌握技术,使这些设备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3.4 配备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大学英语改革的前提就是要彻底地转变教学观念。不能保留精英教育阶段所持有的观念,也就是说教学不能只为考试服务。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要从简单的知识点转换为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为中心,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科学的教学观和学习观,学习没有终点,英语学习不能止步于四、六级考试。当观念转换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就不会再是“填鸭式”,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小组讨论学习以及发现学习。这样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就不再是矛盾关系,而是统一于学生素质的发展。只要观念转换了,教学方法就会跟着变化,学生们英语的应用能力就会水到渠成。

3.5 深入地加强与母语国家的交流,保证教材的先进性

教材从来不是现成的,它依托于教学大纲。作为教学内容的教材,其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改革后的教学大纲已经对英语的听、说、读、写、翻译这五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规定。但由于语言的学习必须与时俱进,语言材料必须具备真实性(Authentic),所以教材中的内容最好选自国外的文章或者国外原版教程,其练习应该更加重视听说训练而不再是阅读理解。此外,课程的设置也可以更加灵活,这样就会有专门的口语教材或听力教材。如果把大学英语的最终目的定为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那教材的编写与课程的设置必须保证教学内容有语言知识点、有语言的技能训练、有交际能力训练等方面。

4 结 论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改革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持续进行。只要国家、社会以及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同心协力,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必将建立,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也必将更加完美,社会的高速发展也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胡璋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1-8.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4]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5]邬大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