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境轻纺消费品风险管理参数研究

2016-11-28 03:54秦蕾查燕青韦丰
中国市场 2016年40期
关键词:进出境风险管理

秦蕾+查燕青+韦丰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人们对于进出口贸易产品的安全要求逐渐提升。其中轻纺消费品是进出口贸易中的重点产品之一,对于轻纺消费品的质量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在文章中对进出境轻纺消费品进行风险识别,针对其固有风险评价指数,结合产品不合格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风险管理,确定出风险管理参数。最后制定出轻纺消费品风险等级,为产品召回提供数据资料。希望相关的轻纺消费品风险管理参数研究,能够促进轻纺消费品质量提升,实现风险可控。

[关键词]进出境;轻纺消费品;风险管理;参数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0.080

1 前 言

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我国相继制定了汽车、食品等特殊商品领域的召回制度,但是针对进出境轻纺消费品还未建立出一整套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在我国经济逐渐与国际接轨的背景下,制定轻纺消费品的缺陷产品的召回制度切实可行。产品召回首先需要监管机构的缺陷检测报告,在报告中对产品危害程度进行评估。进出境轻纺消费品风险管理参数的应用,能够更好地管理进出境轻纺消费品,提高进出境轻纺消费品检验的准确性,降低轻纺消费品的风险,使得消费品检验更具针对性。

2 进出境轻纺消费品的定义

进出境轻纺消费品是指进境的或出境的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或非农产品为原料,用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轻工业或纺织工业产品。轻纺消费品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纺织、服装、皮革制品、纸、印刷品、日用化学品、文化生活用品、日用金属品、木制品等均属于轻纺消费品。近年来,我国轻纺工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产业支柱。在进出口贸易发展迅猛的当今社会中,进出境轻纺消费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可以说,轻纺工业是保障国家积累资金和出口创汇的重要生产部门,在民族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3 风险管理参数分类依据

风险管理参数分类依据并不是单一化的分类规制,而是根据进出境检验检疫参数的实际情况所进行的多元化分类。在进出口贸易中,其规模比较庞大,内容十分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海关参数进行分类,需要形成标准化的参数类别。对于进出口贸易的风险管理参数分类来说进出境检验检疫需要精确的信息属性,并且参数的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预警性。一般情况下,进出境检验检疫实行垂直性的组织结构,在该种组织结构下便形成了人们比较容易接受的自然分类和业务分类。那么,在业务分类中便形成了通关参数、风险参数、统计参数,在这样的一次分类中,难以满足海关参数管理,同时也不能满足各个部门的实际管理需求。为了满足各个参数体系下的内部需求,需要进行二次分类,分类标准来自参数作为一种特定信息的共有特征。[2]

在风险管理参数的二次分类中,分类依据如下:第一类“合法性参数”,指依法、依据规范或者是根据对象所缺少的属性进行参数设计,该类参数能够具有一定的显性特征;第二类“指令性参数”,指令性参数能够根据实际的业务分类,对结果进行参数设计,并且以刚性指令方式执行;第三类“逻辑性参数”,排除合法性和指令性的参数,根据参数的实际命题形式,对业务管理目标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在进行风险参数的分类中,其分类受到风险目标的特性决定,风险管理参数的设置依据需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以上两重分类模式下,能够保障风险管理参数的唯一性提升,能够表示出信息的基本属性,实现参数应用价值。[3]

4 风险管理参数的构成与分析

4.1 产品固有风险值I

在进行轻纺消费品的风险管理分析中,不能忽视消费品的固有风险,由于轻纺消费品大部分为纺织、皮革、日用消费品等类型的产品,这些产品的质量高低对于产品的材质,产品保存环境等的依赖性比较高。对于这些产品的固有风险值确定十分必要。轻纺消费品的固有风险在忽视外部控制因素的基础上,需要对内部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影响进行重点分析。轻纺消费品的质量低,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确定轻纺消费品的固有风险值I在风险管理参数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4]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我国市场的轻纺消费品固有风险值如下:纺织服装类的固有风险值为0.1561,玩具类的固有风险值为0.0926,鞋类的固有风险值为0.1389。

4.2 产品不合格概率E

产品是否合格与产品出入国的贸易相关方诚信度以及产品输出国的质量管理水平相关,那么产品不合格概率E=产品输出国的质量管理水平×产品出入国贸易相关方诚信度。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贸易相关方诚信度不同,例如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中,由于其经济发展迅速,科学技术设备水平一流,在进出境轻纺产品的贸易管理的诚信度比较高。[5]同时这些国家对于产品的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的风险防范意识比较强,这些国家的产品不合格率很低。相反,由于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不高,产品生产与管理中缺乏一定的技术支持,产品的质量差,对于产品的安全、环境卫生等关注较少,这些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参数只有0.3左右,少数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参数不到0.1,而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对于产品的安全管理意识比较强,产品质量管理参数在0.6以上。

在产品的进口材料申报时,出于对于第三方检测结果等因素的真实性考虑,需要建立数据库,将贸易相关方的诚信度参数记录下来,无不良记录分数值为2;轻微不良记录分数值为1.5,严重不良记录分数值为1。

4.3 产品不合格后果严重程度C

产品不合格后果严重程度C=产品伤害级别×消费者类型。不同产品根据其应用方式、应用场所的不同,其对于消费者的伤害级别不同,同时消费者类型不同,在使用产品时,其所可能遭受到的伤害级别也不同。如,同样一件产品其使用的消费者有可能是儿童、青年、中年人、老年人,那么其所产生的结果严重程度将会明显地不同。[6]消费者类型与伤害级别如下表所示。

5 代表性进出境消费品的风险管理参数分析——以纸尿裤消费品为例

5.1 风险管理模型建立

对纸尿裤消费品进行风险管理参数分析,首先需要建立风险管理模型。在本文中采取金泥法——IEC进行风险管理模型理论基础。设定风险率为R,与R相关的三种因素分别为I产品固有风险参数、E产品不合格概率、C产品不合格后果严重程度。基于层次分析法,我国市场的轻纺消费品固有风险值中纺织服装类的固有风险值为0.1561,由于纸尿裤属于儿童服装中的特殊类别,因此其I值可以直接根据经验值得出。而其产品的不合格概率以及产品不合格后果的严重程序需要根据纸尿裤轻纺产品的各项指标获得。[7]

5.2 纸尿裤产品不合格概率E的确认

对于纸尿裤产品不合格率的确认,需要通过对纸尿裤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判断。由于纸尿裤主要由婴儿使用,其材料的安全性、舒适度对于婴儿的健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对产品是否合格的确认中,需要对纸尿裤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实验条件为在温湿环境适中的情况下,处理2小时,并在同等温湿条件下进行质量检测。

第一,纸尿裤偏差指标检测。从纸尿裤的长、宽、条质量三个角度进行偏差分析,根据国家标准,纸尿裤的全长偏差为±6%,全宽偏差要求为±8%, 条质量偏差要求为±10%。不同等级的产品指标也存在着差别,一等品纸尿裤中,其全长偏差需要保持在±10%。

第二,纸尿裤渗透性指标分析。根据国家规定,要求婴儿纸尿裤/片小于20mL,一等品要求婴儿纸尿裤小于或等于10.0g,渗漏量要求每片小于或等于0.5g,对于护理型的纸尿裤的渗透性能力要求为无渗出、无渗漏。

第三,纸尿裤pH值测定。标准婴儿纸尿裤每片的pH值需要保持在4.0~8.0,轻工行业标准要求其pH值在5.5~8.0。

第四,交货水分指标,国家标准与轻工行业标准一致,都要求婴儿纸尿裤以及纸尿片每片的水分指标小于或者等于10.0%。

第五,纸尿裤的卫生指标。初始污染菌,对普通级未做出规定,在消毒级别要求其小于10000cfu/g;细菌菌落总数要求,普通级别要小于等于200cfu/g,消毒级小于等于20cfu/g;大肠菌群,要求不能检测出相应的菌群;真菌菌落总数,要求普通级别需要小于等于100cfu/g。

5.3 纸尿裤产品检验结果标定

当对于纸尿裤进行质量安全检测时,其相关数据符合国家标准时,则被评为合格,当检验项目中出现一项不合格时,将会被评为不合格。在轻纺工业中,规定婴儿纸尿裤以及尿片的技术指标除了渗透性能为B类不合格外,其他的渗漏性能、pH值、交货水分指标以及外观质量都为C类不合格。当B类与C类之和小于或等于C类的AC值时,该产品被评为合格;当B类与C类不合格之和大于RC,则该产品将会被评为不合格。[8]

从卫生方面的指标结果标定,初始污染菌与细菌菌落总数以及真菌菌落总数规定中,如果超过标准规定,需要将留存的复检样品复测2次,取两次结果的平均值,对被检测样品是否合格进行判定。对大肠菌落的结果进行分析,当在样品中发现乳糖发酵管产酸产气,并且在伊红美蓝平板上有典型的大肠杆菌,则可以说明纸尿裤样品中被检测出大肠杆菌。对致病性化脓菌进行检测,当在检测样品中对增菌进行分离培养,如果革兰式阴性杆菌,氧化酶以及绿脓杆菌实验为阳性者,则可以判断被检测样品含有绿脓杆菌。

6 结 论

综上所述,随着进出口贸易水平提升,以及我国轻纺工业的高速发展,进出境轻纺消费品的风险管理越来越受重视。在本文中以纸尿裤消费品的风险管理为例,分析轻纺消费品的固有风险、产品不合格率以及产品对于消费者所造成的危险程度。轻纺消费品的风险管理为轻工业发展带来推动力,能够以消费者安全为管理核心,切实提升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陶华.出口工业品检验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2]吴义乾.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问题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3]仲崇涛.进口工业品检验监管模式改革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4]谢秋慧,陆维民,魏孟媛,等.轻纺消费品的风险评估[J].上海纺织科技,2010(6):57-59.

[5]高融昆.中国海关管理:一个管理学的个案分析[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

[6]黎文.基于模糊控制的出口生产企业分类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7]戴云徽.出入境检验检疫符合性条件的筛选、检验策划及风险预警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9.

[8]赵晓明,李蓓蕾,崔原,等.出口婴幼儿轻纺消费品质量安全研究及应对措施[J].中国纤检,2014(16):30-33.

猜你喜欢
进出境风险管理
疫情下的外籍海洋工程船舶进境分析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探讨RFID技术在进出境动物检验检疫工作中的应用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我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律制度亟待完善
本地化科技翻译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新版GMP中质量风险管理实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