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续和再生
——以天津滨海新区老旧社区公园为例

2016-11-28 02:01:32李宇宏
关键词:游人公园设施

李宇宏

(中国人民大学 艺术学院,北京 100872)

专题研究

存续和再生
——以天津滨海新区老旧社区公园为例

李宇宏

(中国人民大学 艺术学院,北京 100872)

社区公园从社会、行为、物质空间、生态等维度上已成为社区的重要财富。论文在认知和实践层面上对城市老旧社区公园环境景观的存续和再生做了深度探讨,特别是从天津滨海新区老旧社区公园的实地调查切入,分析了社区公园周边环境的变化,归纳了现存主要问题,提出了在新常态下老旧社区公园的更新途径,探讨了老旧社区公园升级改善的原则,为今后社区公园的建设提供借鉴。

老旧社区公园;饱和容量;美观度;能效比

社区公园为居民健身、玩耍、休闲、社交和接触自然提供了多样和便利的场所,在社会、行为、物质空间、生态等维度上成为社区的重要财富[1]。我国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定义“社区公园”是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2]。发达国家的城市非常重视社区公园的建设,例如2010年洛杉矶市已拥有344处公园,以游憩中心、袖珍公园等社区公园为主,并且社区公园结合社区建设,针对社区服务的功能需要进行合理配置[3]。

社区公园直接体现了社区文明的建设程度,展示了现代城市的形象。我国多数城市中的老旧社区公园利用率较高,但设施与景点陈旧。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对老旧公园进行了改善。如北京市石景山区的古城公园,始建于1981年,2001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善,2013年上海市鲁迅公园迎来1959年后最大规模改善。据新京报2013-03-19日A08版报道,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将在全市范围内,对100家老旧公园实施“美丽公园”改善可行性研究。社区公园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旧社区公园改善势在必行。天津滨海新区也对一些社区公园进行了改善,但在空间、设施等方面仍有提升的需求。

一、环境演化及问题衍生

根据天津滨海新区的实地调查,与80、90年代相比,老旧社区公园周边环境发生变化,并衍生出诸多问题。

(一)环境演化

建筑群长高变密,公园成为城市绿岛。很多老旧社区公园周边原有街道工厂、多层建筑等,经十几年的发展建设,工厂拆迁,建筑低层改高层,住宅平房改多层,小块绿地见缝插楼建起了新的建筑,这就导致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社区公园成为建筑森林中的绿色孤岛。

老年人成为社区公园游人的主要群体。青少年、中年人娱乐方式多样或因学习压力大、工作节奏快,去公园的时间较少,导致公园内难觅他们的身影。现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为13 313万,约占总人口的9.99%[4]。据北京市老龄办发布《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62.9万人,占总人口比例首次超过20%[5]。城市老旧社区中,老年人数量多,他们闲暇时间多,而社区公园环境好,距离近,因此成为休闲活动的首选场地。

休闲健身运动广泛兴起,但活动场地不足。过去城市宅前屋后的四旁绿地、街角空地,都是社区居民娱乐、休闲的场地,而近十年来,私家轿车增多,这些地方多数变成了停车场地,居民户外休闲场地减少,这就导致了社区公园游人增多,活动场地不足。

(二)问题衍生

随着时间的发展、环境及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社区公园中衍生了急需面对和改善的问题。如天津滨海新区的老旧社区公园表现如下:

第一,设施不健全,景点设施陈旧。首先,道路场地、照明等基础设施破损严重,景点陈旧。这主要是年久失修,雨水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导致老旧公园广场铺装及路面破损,坑洼不平。一些景点的装饰材料脱落;一些的亭廊花架木质材料破损;照明排水等基础设施毁坏或破损等。其次,服务、卫生、管理等配套设施不健全。一些老旧公园建成时间的较长,当时游人少,因此公园缺少公厕、管理室或小卖部等,而现在随着游人的增多,设施不健全会带来一定的不便。还有一些老旧社区公园,当时建设得较简单,除了绿化就是简单的道路和休息广场,缺少娱乐健身设施和景点,所以也需要增加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第二,公园功能单一,场地不足。娱乐、运动设施少,硬铺装场地面积不足。一些八、九十年代建设的社区公园,有喷泉水池和较多的亭廊花架等,很适宜游人休息及棋牌类静态为主的活动,但缺少健身器械和活动场地,当时游人少,矛盾不突出,但现今难以满足需求。

第三,绿化品质差,观赏性低。绿化植物缺株短苗,绿地遭践踏破损,景观不美。一些老旧公园人流量大,导致一些花草树木和绿篱、草坪被践踏毁坏;还有一些当年种植的乔木和花灌木,现在苗木长大,凸显配植密集;一些老旧公园缺少彩叶树木和观花观果植物,绿化品质需要提升。

二、调查分析

天津滨海新区的老城区,人口密度较大,社区公园极需改善。近年来政府已对20多个老旧公园进行了改善,本文选择较有代表性的社区公园进行了调查,其结果见表1:

表1 天津滨海新区老旧社区公园改善调查表(按改善类型排序,单位:公顷)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儿童公园没有儿童活动空间与设施,喻园建筑破损严重,岷江里小游园设施陈旧等。老旧社区公园改善主要在山水地形、建筑小品、道路广场、健身与儿童活动设施、给排水、照明系统、绿化植物等几个方面进行,改善的内容根据公园的面积大小、原有特点与要求而有所不同,有的公园经历了几次改善仍不尽人意(图1,图2,图3)。

三、改善思路与原则

社区公园是社区生活的历史、景观、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物质载体,不同建成年代,风格、类型、主题各异,改善的侧重也各异,改善的目标应达到经济、实用、美观和生态环保的统一。

图1 儿童公园

图2 喻园

图3 岷江里小游园

(一)改善思路

老旧社区公园改善时,在文化创新、特色打造、生态建设、景观优美、环保科技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提高水平。

1.山水园林微型化

山水园林是老旧社区公园建设的主要形式,因景色优美而深受欢迎。这类社区公园一般位于密集的建筑楼群中,寸土寸金。而山体和水面占地过大,就会挤占硬地面积,导致游人活动场地不足,夏天傍晚,问题尤显突出。另外,水体还需定期换水、清淤、卫生保洁,维护成本很高。如调查中的儿童公园,位于社区中心,其中约三分之一是水面,公园内人流密集,活动场地不足,尤其缺少儿童活动空间,导致公园设施与绿化屡遭破坏。这类公园改善时,可适当缩减山体水面占地面积,增大游人活动场地面积,增设其它娱乐、活动、景观设施,满足更多群众健身娱乐需求。改建后,儿童公园分为幼儿活动区、学龄前儿童活动区、青少年活动区、自然风景区、野外探险区、水上乐园区。每个区域都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特点精心设计。尤其是缩小水体面积,增强亲水活动,设码头、长廊、湖心亭,游人可以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划船、喂鸟、赏花亲水。环湖设置健身步道,满足游人遛弯、锻炼的基本需求。赏湖区美丽的风景,享美好的亲子时光,成为公园的重要功能。(图4,图5)

2.仿古园林时宜化

八、九十年代,一些城市曾掀起一阵中国古典园林热,各地建设了不少江南私家园林风格的小公园,现在已大多成为社区公园。这些小公园一般仿古建筑较多,内部小桥流水,亭廊楼阁古色古香,景色各异。但这类公园过于封闭,内部空间狭小,适合少量人使用,缺少大流量游人活动的场地。公园改善的难题是如何对待这些仿古建筑,一般来说,如果质量高,改善时,仿古建筑可保留,质量不高,可考虑部分拆除,或基本去掉仿古建筑。此外这类公园改善,也需要增加活动场地和设施。如调查中的喻园,原为仿古园林风格,内部景色优美。几年前曾对公园改善,改善了消防、照明等设施,拆除了建筑,增补了植物,更换了铺装。重建开放后,仍游人稀少。本文认为此园可延续仿古风格,营造意境,但内容可更丰富,亭子、廊架、石桥、枯山水等这些元素可渲染一种安静、闲适的气氛,沿着鹅卵石路加了一片紫竹林和一些松、柏类的植物,配合着榆叶梅和柳树等,通过植物造景美化环境;布置两个广场,主次分明,供休息和逗留,盘活空间,围墙可开窗透绿,拓宽园内道路,这样能更好适应现代居民活动需求(见图6,图7)。

图4 儿童公园改造平面图

图5 儿童公园局部景观示意图

图6 喻园改造后的平面图

图7 喻园景观示意图

3.基础绿地生态化

这类公园一般为基础绿化兼有少量的道路广场及建筑小品。公园改善时,要保护好现有的名木古树和大树,其它受到的限制较少,基本可以按照需求建成新的社区公园。以岷江里小游园为例,由于年久失修,园内水泥建筑破损,缺少休闲场地和休息设施,园路狭窄,绿化缺株少苗、品种单一等问题严重。改造后,建新型木质凉亭、修缮花架;增加小型休闲广场、坐凳;适度增添的人工水池和喷泉不仅提供了观赏空间也提供了活动空间;优化路网,拓宽园路,由弧线路径贯穿全园的各个场地,为游人提供更自然化的空间,部分园路还选用鹅卵石铺地;努力实现植物造景,通过丰富植物种类,结合原有的连翘、国槐、合欢、木槿、黄刺玫、紫薇、玫瑰等植物,增植金银木、紫叶李、水蜡球、剑麻、金叶女贞、宿根花卉,并通过绿篱的高低变化形成有节奏和韵律的绿带,使游园形成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生态优美的活动空间(见图8,图9)。

(二)改善原则

老旧社区公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要求,坚持以下改善原则:

1.努力挖掘文化潜力,延续历史文脉

对一些公园标志性景点设施,在翻新的同时,应保持历史原貌,这样既满足城市居民记忆的连续性和亲切感的需求,延续了公园文脉,又保留了城市的历史标志。

2.增大活动场地面积,控制饱和容量

图8 岷江里小游园改造平面图

图9 岷江里小游园景观示意图

夏季,很多社区公园常常人满为患,活动场地严重不足。改善时尽量不减少绿化树木,可适当增设林下场地,增加园路、拓宽活动场地、设置亲水平台,增大游人园内健身娱乐场地的面积。近几年广场舞在各地蓬勃兴起,深受中、老年朋友的欢迎与喜爱,在公园改善时应考虑他们的适当要求,尽量多而分散地设置小型活动广场供使用,注意尽量减少噪音扰民。还可在一些活动区设置一些健身运动器材,并设置健身游步道。设计中应研究公园系统稳定状态的最大负载,避免公园场地使用的超饱和闲置浪费现象出现。

3.合理调配植物,提升公园美观度

植物景观可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方式,注意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搭配,活动场地可以用绿篱的形式对场地进行围合,休息空间要以观赏植物为主,乔木、灌木、地被相结合,从而形成良好的活动空间。就地取用乡土植被,降低管理及维护的成本,这在柔化空间、体现空间的地域性的同时也符合了建设节约型景观的基本要求[6]。植物配置中应模拟生态群落的适应型,构建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户外环境。

4.完善各类配套设施,提高公园能效比

公园中应为老年人设置必要的服务性建筑,如卫生间,且应尽量靠近老人活动区,通往道路不宜过窄,一般应在1.5m以上,室内注意防滑,并设置扶手以及有放置拐杖的地方。其他如茶室、小卖店、管理服务室也宜注意相应位置,以备游人方便使用。老年人以停坐休息为主,晒太阳、聊天、养神、观赏、读书、听广播等也是老人们从事户外活动的主要内容。应增设座椅、坐凳和长廊花架等可供坐的设施,座具的材质以木质为好。坐凳、座椅也要采用多种形式,以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坐息空间中应创造“人看人,人看物”的视野范围,可使公园老年人感觉是在参与群体活动。总之,完善的设计,能使建设输入到输出使用转换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四、结语

社区公园改善应本着因地制宜、因时而化的原则,结合天津滨海新区老旧公园改善实践,建议:

第一,巧设花坛,建圈椅节约空间。老年市民来公园锻炼,肯定希望到处都能找到坐坐歇歇的地方。上海市绿化管理部门在公园改善中,在花坛外围做一圈低矮的木质平台,既是圈起花坛的一部分,又能让市民当座椅坐。这种做法很好,值得各地公园改善时学习。

第二,保留大树,设置林下活动场地。对于一些名木古树和有价值的大树应予以全部保留。可设置树穴,将一些容易遭严重踩踏的林下地面改成透水硬地,高大乔木下建成了一个有绿荫遮盖的“树阵”广场,既拓展了公园活动空间,又方便市民体育锻炼。

第三,利用水岸,建设亲水平台。社区公园绿化、水面、活动场地面积各不相同,水面是吸引人的地方,但亲水游步道面积有限,为方便游人,水岸边可建设探水的亲水平台,扩大活动场地,提高公园游人容纳量。

第四,增设设施,尤其是增建无障碍设施,建专用健身游步道。社区老年人多,公园的主要入口和通道处都要增设栏杆、不锈钢扶手等无障碍设施,在主要位置设立标识牌,还要对入口处的一些台阶进行坡道改善,同时对旧有卫生间也要进行更新,新设专用通道,方便残疾人、老年人使用。许多游人把步行作为消遣,在进行园路设计时,平曲线、竖曲线应富舒缓变化,游路的取向及位置应容易辨别,并在道路转折处、出入口处安排有明显特征并有吸引力的特征物,如建筑小品、雕塑等地面标志,以方便使用。步行路应避免高差变化过急、过多,一般不要设置台阶,在地形变化处,以平缓坡道为宜,坡度不要超过8%,且坡长不宜过长,这样对于使用轮椅的老人也可适用;路面要注意防滑。

总之,以拆墙透绿为标志,各地社区公园曾经进行了一轮改善升级。最近,很多城市的社区公园又要陆续进行新的改善。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社区公园的改善必须与时俱进,积极调整内部布局,才能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休闲需求,发挥好社区公园的功能。通过对滨海新区的部分社区公园的实地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活动空间和景观质量是社区公园能否充分发挥基本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活动空间结构有待调整优化,公园设施有待合理配置,游憩环境品质有待提升,社区公园的维护、修缮和管理等方面应有效并持续,以便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游憩需求,尤其适当增加中老年人的健身休闲机会。

[1]张天洁,李泽.从人工美化走向景观协同:解析新加坡社区公园的发展历程 [J].建筑学报,2012(10):26-3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85-200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骆天庆.美国城市公园的建设管理与发展启示:以洛杉矶市为例[J].中国园林,2013(07):67-7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R/OL].(2011-04-28)[2015-01-20].http:/ /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1104/t20110428_30 327.htm l.

[5]兰洁.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N].北京晚报,2013-09-24(01).

[6]陈学文,曾媛媛.浅析城市居住空间景观设计的地域性关照[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71-74.

Preservation,Renovation and Revitaliz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O ld Community Parksof Tianjin BinhaiNew Area

LIYu-hong
(Schoolof Art,Renm in University,Beijing 100872,China)

From the social,behavioral,physicalspaceand ecologicaldimensions,community parksarebecom ing the importantwealth ofa community.Thisarticle discusses the preservation,renovation and revitalization of theold community parks.Taking Tianjin Binhainew area's old community parks as examples,it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 around theold community parks in recentyears,locates the existingmain problemsof the parks,proposes the renewalprocess for old community parks in the new normalof habitatenvironment,discuss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principles and methodsof old community parks.The study w ill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parks in the future.

old community park;saturation throughput;beautifuldegree;energy efficiency ratio

TU-855

A

1674-7356(2016)-01-0065-06

2015-01-20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15BG087)

李宇宏(1968-),女,内蒙古乌兰浩特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景观设计,城市设计。

时间:2016-02-28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96.G4.20160228.1109.004.htm l

10.14081/j.cnki.cn13-1396/g4.2016.01.011

猜你喜欢
游人公园设施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5:26
地铁上的九座城
新民周刊(2022年9期)2022-03-25 00:29:50
民生设施非“摆设”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2-01-12 06:10:18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在公园里玩
小太阳画报(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登神农顶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中国公路(2017年5期)2017-06-01 12:10:10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一见如故
游人阿福
旅游纵览(2004年3期)2004-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