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两国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的实证研究

2016-11-28 02:08岳花艳
统计与决策 2016年20期
关键词:制成品类产品中俄

岳花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650015)

中俄两国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的实证研究

岳花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650015)

文章选取STIC一分位贸易分类数据,选取Aquino指数所谓测度2010—2014年中俄双边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标,对中俄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趋势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俄两国在初级产品贸易在近5年来产业内贸易水平趋于下降,在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中俄双方的贸易在制成品方面,技术投入较大的产业制成品呈现出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以及上升的发展趋势,相对而言,劳动力投入较大的产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下滑。可以看出中国并不具备较强的资本和技术的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没有呈先出预期的优势,中俄的贸易条件有待提高,但目前中国与俄罗斯资本和技术差距逐步缩小。

产业内贸易;G一L指数;Aquino指数;中俄产业贸易

0 引言

2012年8月,俄罗斯宣布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成员国。作为世界经济的一极,俄罗斯加入了WTO后,必会为其带来对外贸易额的迅速增长,必将会对俄罗斯本国及全球化贸易圈内的各个国家,特别是其亚洲和欧洲的相邻国家的对外贸易经济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中国占据越来越重的国际贸易经济地位,带来了其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关系的长足的发展。随着俄罗斯加入WTO,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已成为中国国际贸易事项的举足轻重的一栏。但是中俄贸易仍存在许多不足:一是虽然中俄在国际贸易上拥有重要的贸易合作关系,但中俄两国双边贸易份额较少;二是俄罗斯对中国出口主要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品,如矿产、天然气和初级产品等,而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则多为机械运输设备以及纺织品等,双方贸易结构较为单一;三是中俄双方的产品贸易以传统的国际贸易格局为基础,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因此,基于对中俄贸易现状分析的现实上,本文旨在运用STIC二分位数据,从中俄双方贸易的产品类别出发,实证研究2010—2014年中俄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

1 测量方法与指标选择

1.1 “G一L指数”

“G-L指数”通常用于测量产业内贸易水平,但是,当贸易双方商品出现贸易顺差或贸易逆差时,会造成G-L指数的偏倚,Grubel和Lloyd(1975)发现了该指标的不足并对此进行修正,提出了“G-L修正指数”。作为静态指标, G-L指数无法对动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度,而Hamilton和Kniest(1991)提出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HK),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属于测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动态指标,用于测度特定时期内国际贸易增量中产业内贸易所占的比重。为了填补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作为动态指标的不足,M.Brulhart和T.C.Dublin提出了边际产业内贸易A指数和B指数,进一步完善了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度指标,而此两个指标成为了目前主流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测度指标。

G-L指数是目前较为简单方便并被大多数研究使用的的测度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标,G-L指数的公式为:

G-L修正指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GLi为贸易双方相同产业i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Xi为贸易双方同类产品的贸易出口额,Mi为贸易双方同类产品的贸易进口额,GLi的取值范围为[0,1],G-L指数越接近于1,说明贸易双方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G-L指数越接近于0,表明贸易双方产业间贸易水平越低。而且格鲁贝尔Grubel和劳埃德Lloyd还提出了划分产业内贸易程度的参考标准(表1)。

表1 产业内贸易程度(G一L指数)划分参考标准

1.2 “Aquino指数”

Aquino(1978)对产业内贸易水平指数也进行了修正,提出了“Aquino指数”以解决G-L指数偏倚的问题。张彬和孙孟(2009)通过对中澳两国2002年以及2007年的贸易数据分别进行“G-L指数”、“G-L修正指数”、“Aquino指数”三种指数的测度,通过该研究的结果对比,“Aquino指数”能更真实地反应出中澳两国产品双边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及其趋势。因此,本文采用“Aquino指数”测算中俄产业内贸易水平。

Aquino指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i表示所有商品贸易中第i类商品,X、M分别代表产品的出口和进口总额(下同)。

A的取值范围为在0~1之间,取值越大,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当所有商品的进出口份额完全相等时,即当A等于1时,表明贸易双方该产品的贸易模式为完全的产业内贸易。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考虑数据可得性,本文将分类号前2位数字相同的贸易产品作为同类产品。把SITC一分位下的贸易产品分为十个产业类别,参照张彬、张孟(2009)的对十大产业类别的分类标准,本文把SITC 0—4类作为为初级产业产品,SITC6类和SITC8类作为劳动投入较大的产业产品,SITC5、SITC7和SITC9类作为资本或技术投入较大的产业产品,由于中俄两国贸易在STIC0类下缺少相应2分为数据,因此本文将研究中俄STIC1—9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选取相应数据对2010—2014年中俄产业内贸易水平发展趋势进行比较研究。

2 测度结果及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纵观STIC1—9类产业的Aquino指数,中俄两国产业内贸易指数处于较低水平,集中在0.3~0.4左右,说明中俄两国双边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不高。

图1 2010一2014年中俄两国产业内贸易水平程度比较

数据显示,九大类产品在产业内贸易水平程度和变化趋势上存在很大的差距,而这九大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近五年内相当一部分产品的Aquino指数都接近[0.2,0.4]区间中。由此可得,中俄两国STIC1—4类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与STIC5~9类制成品存在较大差距,且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逐步下降,但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却逐步提高。具体来看,中俄两国产业内贸易具有以下两大特点:

第一,中俄两国STIC1—4类初级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均值低于0.25,Aquino指数总体呈现较大的下降趋势,表明中俄两国在初级产品贸易在近5年来产业内贸易水平越来越低,说明中俄两国在初级品产业部门分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差异化的初级产品供给市场仍未发展成熟。在初级产品产业内,只有SITC3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对较高,近5年内指数均在0.3以上,而STIC1、STIC2和STIC4类产品Aquino指数水平相对较低,近5年内指数都在0.2附近波动;STIC1—3类初级产品Aquino指数呈下降趋势,而STIC4类产品Aquino指数呈稳步上升趋势。

由于中俄两国在多数SITC3商品上(如33、34)既有进口也有出口,其中俄国出口重点是润滑油、液化丙烷和丁烷等技术密集型产品,而中国重点出口成品油和残油产品等附加值相对较低产品。近五年来,随着中国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科技水平日益进步,在原油产品的生产技术上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因此导致中俄两国SITC3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下降。由于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俄罗斯国内存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加上先进的开采技术和方便的运输条件,使俄罗斯的初级产品产业在全球贸易经济下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也拥有丰裕的自然禀赋,但由于人口众多,供不应求,加上科技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初级产品产业内规模生产水平较低,使中国在与俄罗斯在初级产品产业市场下存在贸易逆差,进而造成中俄在初级产品市场产业内贸易水平较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低。但随着中国农业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上升,相当一部分的初级产品如酒类制品(11)、烟草制品(12)、油料种子(22)、天然橡胶(23)等出口数量增加,而且随着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追求高生活品质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中俄两国在技术密集型的初级产品上的相互贸易将会逐步增加,由此可预见,中俄两国在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将随着科技的进一步提升而反弹,未来存在着相当可观的发展空间。

表2 2010一2014年中俄两国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按ST■C二分位类别排名(前十)

表3 2010一2014年中俄两国产品内贸易Aquino指数

第二,中俄两国STIC5—8类产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高,除了STIC7类产品外,其余类别产品产业内的Aquino指数近五年内的波动幅度较小,其中化学及相关产品等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呈小幅度波动上升态势,而机械和运输设备等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则波动下降态势。中俄国STIC5—8类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要相对高于STIC1—4类初级产品,其中SITC6类产品Aquino指数相对较低,五年内均值低于0.2,STIC5和STIC7类产品的Aquino指数0.33以上;从变化趋势来,除SITC7类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现小幅度波动下行趋势外,其余三类五年间波动幅度较小,纵观五大类制成品产业,SITC5、SITC6和SITC8类资本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呈小幅度稳定上升态势,而技术投入较大的产业制成品则呈现下降态势,STIC7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下降趋势相对明显。

究其原因,在STIC二分位产品分类下,中俄两国之间在制成品产业中大部分贸易产品皆属于产业内贸易,所以中俄两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而产业间贸易占据初级产品种类贸易较大的份额。其中SITC5、SITC6和SITC8资本或劳动投入较大的产业产品的Aquino呈现上升态势,说明由于近年来中国工业化发展模式的转变,倡导创新科学技术的应用,中国出口制成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由此带来中俄两国技术投入较大的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相应提高。但是,与俄罗斯相比,中国的技术研发水平,科技应用领域范围仍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要想提高STIC5—9大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必须加大科技技术研发投入(如增大R&D的投入比例),培养一批批高科技研发人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中俄两国在高科技密集型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在世界贸易市场上,中国一直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获得较强的比较优势,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以及科技应用增加,国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导致我国在劳动力投入较大的产业所拥有的较强的竞争力迅速减弱,从而致使中俄两国劳动投入较大的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现轻微的下降趋势。

3 结论

(1)中俄两国STIC1—4类初级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且产业内贸易水平指数呈现小幅度波动下降态势,表明近5年来中俄两国STIC1—4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越来越低,说明中俄两国在初级品产业部门分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中俄两国差异化的初级产品供给市场仍未发展成熟,中俄两国在初级产品贸易市场上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近年来中国出口制成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由此带来中俄两国技术投入较大的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相应提高。而劳动力投入较大的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下滑。在全球贸易经济领域下,中国所拥有的较为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比较优势有所下降,可能会对中国的贸易经济带来不良的影响。为了加强我国的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应加强科技技术研发投入,培养高科技人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技术比较优势。

[1]Ito T.Okubo T.New Aspects of Intra一industry Trade in EU Countries [J].Thew orld Economy,2012,(35).

[2]Krugman PR.Scale Economics,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New Pattern of Trad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0).

[3]Fontagne L,Freudenberg M,Peridy N.Trade Pattern Inside the SingleMarket[R].(CEPII)w orking Paper,1997.

[4]Hirschberg JG,Ian M,Sheldony JR.An Analysis of Bilateral Intra-Industry Trade in the Food Processing Sector[J].Applied Economics,1994,(26).

[5]Aquino A,Intra一industry Trade And Inter一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s Concurrent Sourc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Manufactures[J]. w 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978,(114).

[6]马剑飞,朱红磊,许罗丹.对中国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经验研究[J].世界贸易经济,2002,(9).

[7]王国安,范子昌.中欧贸易互补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3).

[8]昭玲,谢建国.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4).

[9]张彬,孙孟.中澳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基于1997—2007年进出口贸易数据[J].国际贸易问题,2009,(5).

(责任编辑/浩天)

F752

A

1002-6487(2016)20-0137-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BJL004)

岳花艳(1973—),女,河南宝丰人,硕士,高级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制成品类产品中俄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中国与RCEP 成员国制成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组合类产品筛选试验通用工装设计
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类产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较
消费者报告!玩具童车类产品3C认证新规发布,7月1日起实施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融媒体环境下H5新闻类产品传播优势分析
四川省初级加工品和工业制成品对GDP的实证分析
中国-捷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