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管和陈列中的文物保护意识

2016-11-28 02:21唐锋
人间 2016年12期

唐锋

(湖北省鹤峰县博物馆,湖北 鹤峰 445800)



保管和陈列中的文物保护意识

唐锋

(湖北省鹤峰县博物馆,湖北 鹤峰445800)

摘要:文物是一种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损坏很难修复,甚至可能永远消失,为一个国家的文件与历史带来损失。文物保护意识就是从文物保护或管理者、乃至全社会从思想层面加强对文物的保管与陈列管理工作,从而减少各类对文物的损伤,延长和持久性保护文物。

关键词:文物保护意识;文物陈列;文物保管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用其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留下了丰富多彩不可再生、不能代替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瑰宝。如何解决文物利用与保护的关系,怎样使文物尽可能得到延年益寿,这就要求我们从传统的文物保管模式中摆脱出来,用系统化、制度化的科学管理方法。

一、文物保护科学

文物保护科学是一门相对较新的科学体系,主要研究相关的文物在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产生的自然蜕变规律,以及基于此而形成的文物保护技术与方法。这门科学一方面要研究文物本身的特性、陈列环境和保护方法,还要综合考量人的因素,尤其是人类的文物保护意识相对重要,它是指导和有效保护文物的重要内在因素。

目前在全社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甚至于一些相对贫穷的国家,都提高了对本国古老文明的开发和保护意识,文明和历史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根基,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国际上已经有绝大多数的博物馆建立起了与文物陈列与保护相关的专业部门。但是,在这些部门对于相关文物进行技术研究和设备更新时,是否能够以更加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做指导,更加重要。“预防性保护”是近些年来提出的重要的文物保护理论,即从意识层面提高文物相关工作者观察和了解文物的频率,树立随时上报的思想,以保证文物在自然蜕变的初期即被发现,从而及时进行修复和保护,减少损伤。

尤其是博物馆中的讲解员和文物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身处文物陈列与保管的两大专门机构,可以说是与文物接触最频繁和最广泛的工作人员,他们有大量的时间观察文物,随时了解文物的变化情况,这部分工作者的文物保护意识提高,可以从最直接的角度察觉文物的自然蜕变,及时发现问题并通知相关部门,从而及时修复,减少损失。也就是说,相关博物馆可以改进流程,利用文物讲解员和保管员的示范作用即时了解文物的蜕变破坏情况,并通过讲解员和保管员向有关部门反映和报告,并以他们的相关工作经验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从而提高对文物的保护。当然,这种流程并非唯一的文物陈列与保管有效途径,相关的文物产业工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就职的博物馆提出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意见。

二、文物陈列与保管的方法

(一)加强对自身分管文物库房和展厅文物的观察,随时发现文物出现的病变。为此,要了解文物病变的一些特征。比如对青铜器,要知道青铜器上的锈,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无害的。

(二)经常并定期监测记录分管库房的温湿度变化,了解什么文物怕潮,什么文物不怕潮,例如金属文物要求在干燥的环境下保存,环境干燥就可以避免金属腐蚀,就可以阻断金属文物上的电化学腐蚀的发生。环境干燥到一定程度,即使带有严重“青铜病”的青铜器也能得到控制并长期稳定下来。为此,在文物保管和陈列中应掌握各类文物适宜的温湿度安全标准,温湿度超过安全标准,应向有关部门及时报告。

(三)能辨识文物环境中易出现害虫的种类,了解这些害虫的滋生条件和习性,能初步掌握杀灭害虫的方法,会使用杀虫剂,及时控制虫情。对于大多数有机质材料制作的文物,如果能净化空气,调节适当的温湿度控制虫、霉的生长,那么,库房文物的保护问题基本上可以得到解决。

(四)每年定期定时投放防霉剂,并能依据结构和空间特点估算投放量。长期使用同一种防霉剂,有可能使霉菌产生抗体,为此应在保护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适当改变防霉剂的种类。

(五)除了人的因素之外,还应配备有必要的文物保护设备。从大的方面来说,大型新建博物馆一般装备有空调系统和温湿度调控系统,能从整体环境上控制文物所需的温湿度条件。国外的一些博物馆,更是把文物所处的环境与观众所处的环境分别加以控制。这样在两个独立控制的环境中,既让观众感到舒适,同时也保证了文物存放和陈列的安全温湿度指标。而中小型博物馆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应添置一些小型温湿度记录装置和指针式温湿度表,以实现文物保存和陈列环境的温湿度监测记录。

三、增强文物保管人员素质

鉴于文物保管的重要性,结合笔者工作实际经验,笔者认为,具体可通过以下措施增强文物保管人员的素质。

(一)对于文物保管程序与技巧需熟练掌握。

保管人员是否称职首先要观察其是否充分了解文物保管的程序,只有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能在开展工作时严格遵守文物保管规章制度。而后还要具备科学的保管技巧,这样才能保证文物保管工作得以科学开展。

(二)具备服务大众与积极进取精神。

对于博物馆而言,其基本办馆理念为面向大众,而服务宗旨则为将观众作为中心,这些应该被详细阐明,而后在具体工作中将其落实。因此,文物保管人员需具备服务于大众的思想观念,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三)文化知识需扎实且丰富。

保管人员不仅要掌握文物保管的基础知识,同时也需具备科学鉴定文物的能力与深刻分析文物的素质。这样一来,就要求文物保管人员需具备扎实且深厚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才能对文物予以有效分类,才能全面承担文物保管工作,并不断完善自己,以满足于不断增长的文化要求。博物馆保管人员需对一门外语基本掌握,同时也要熟悉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这样才可以在国际化趋势日益到来的形势下对国外文物保管的宝贵经验与科学技术予以吸取与借鉴,亦可积极参与中外文物保管交流会,实现文物保管的现代化。

博物馆文物的科学管理与保护,是博物馆科研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保护和管理好文物是我们保管工作者的职责。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达,文物的科学管理还将不断的提高完善。使文物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宋向光《博物馆藏品藏品概念的思考》中国博物馆1996年第2期

[2]国家文物局编《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手册》群众出版社1992年10月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