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翻译”和“翻译性创造”
——从John Dryden翻译思想看“译者角色”

2016-11-28 02:21谢婷娟
人间 2016年12期

谢婷娟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创造性翻译”和“翻译性创造”
——从John Dryden翻译思想看“译者角色”

谢婷娟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650000)

摘要:德莱顿在西方翻译史上首次创造性的突破传统的二分法,将翻译分为三种:逐词译(metaphrase);释译(paraphrase);拟译(imitation)。逐词译顾名思义就是按字面意思逐词逐句翻译。本文通过庞德诗歌翻译为例,深度剖析“释译”和“拟译”——其实质就是“创造性翻译”和“翻译性创造”,最终从这一角度来审视译者角色的选择。

关键词:“创造性翻译”;“翻译性创造”;“释译”;“拟译”;“译者角色”

一、“创造性翻译”和“翻译性创造”

(一)“创造性翻译”。“创造性翻译”英语表达为“creative translation”。这是基于对译文和原文、创作之间的关系而论的,指译文偏离了传统上的“忠实”。但语义焦点落在“翻译”一语上,其偏离的幅度仍然限制在“求真—务实”连续统之内,属于翻译的范畴。“创造性翻译”主要是可读性得到增强的翻译。

(二)“翻译性创造”。“翻译性创造”可用“translative writing”表示,没有固定的母本,只有写作的素材;或者有固定的母本,但改变了原文的实质内容,面目全非了。因其语义焦点落在“创造”一语上,说明是创作的范畴,是带着翻译痕迹的创作,与“创造性翻译”相对。其完全偏离了原文,超出了译者行为连续统所能约束的范围,也就意味着超越了译者的“译者身份”和译者角色行为的范围。

二、John Dryden翻译思想和“创造性翻译”和“翻译性创造”

约翰·德莱顿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译者必须具有艺术家的气质,具有敏锐的艺术鉴赏力和丰富的表现力才能把握和再现原作的艺术特征。因此,在德莱顿的第一篇译论中,他明确的将翻译分为三类:逐词译(metaphrase);释译(paraphrase);拟译(imitation)。

“逐词译”指词对词、行对行将原作者的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德莱顿将逐词译形容为“带着脚镣在绳索上跳舞”,“逐词译”完全遵从“原文/作者”一端,其在语言层面上做到了对原文的忠实,却没有做到对原文意义层面的忠实。

“拟译”指译者擅作主张,随意更改原作的字词、意义,只略守其意,完全脱离原作的格律和结构。德莱顿生动的描述“拟译”:“公正的说,拟译是译者表现自己的最好方法,但他对九泉之下作者的英灵和声誉,确是一种莫大的不公”。因此,“拟译”其实质是“翻译性创造”,只是译者打着翻译的幌子进行“再创作”而已。

“释译”指译者时刻让人见到作者的真面目,但他并不亦步亦趋地紧随原作的字词,有时或有所引伸,但不会更改原意。德莱顿将释译形容为“表达了原文的思想或意义而不被词所羁绊”。释译是逐词译和拟译的折中,在释译中,译者重意义而不重词语。选择词语是为更好的翻译意义服务的。译者有选择词的自由,却绝不能更改词的意思,即必要的时候可以改变原文的外表,但不可改变原文的本质。

庞德认为“释译”的要点是在原文中可以添加一些美的新成分,而“拟译”则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原文中获取一些重要意义(包括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再创作。下面以庞德的部分诗译为例来理解“释译”与“拟译”在“创造性翻译”和“翻译性创造”方面的体现。

庞德在翻译《采薇》第一章中的“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时,将其译为: no house,no roof,these Huns on the hoof。意为“匈奴们居无定所,他们在马上奔腾。”而此句本意是指“出行的士兵尚未成家,而要抗击玁狁的入侵”。这明显与原义相差较大,早已超出了翻译的范畴,完全是属于“再创作”。因庞德从译作的接受角度和文学翻译的意义出发,认为“译作乃是新作”,因此,其在翻译诗歌时增加了艺术性和个人特性。庞德在翻译实践中以“读者为中心”。

三、德莱顿翻译思想与译者角色判定

“创造性翻译”和“翻译性创造”二术语的根本不同在于,前者在翻译内,后者在翻译外。德莱顿的翻译观中“释译”在翻译内,而“拟译”则在翻译外。庞德诗歌翻译由于受到德莱顿的影响,其译文有时是“译作”,有时则是“新作”。在翻译的范畴内讨论译文究竟是“创造性翻译”还是“翻译性创造”时,一定是以翻译为核心的,即首先以译文对原文的求真度,其次以译文对社会的务实度及二者之间的平衡程度来评判的,平衡得好,就说明译者行为的合理度高。

德莱顿的“释译”观要求译者保持“译者身份”的同时,创造性的改动译文,使译文具有更强的社会性和可读性,属于“创造性翻译”,此时译者求原文之真,兼顾译文之用,译者角色属于翻译范畴。在“拟译”观指导下译者则可擅作主张,随意创作“译文”,此时译者角色主要面向社会,求译文之用,兼顾原文之真,“译者”已不该称为译者,而是创作者。因此,“译者角色”的行为倾向是,面向原文:求原文之真,兼顾译文之用,主要应对的是译文和原文的关系;其他角色的行为倾向是,面向社会:求译文之用,兼顾原文之真,主要应对的是译文和社会需求的关系。从译者角色和译文表现关系论,一般而言,译者的社会化角色程度越高,译者“译”的成分越低,译者的译者身份越高,译文“非译”的成分越低。简言之,译者角色越是“社会化”,其译文越向读者/社会靠近,“创造性”成分越多,其译文也越加务实,反之亦然。

四、总结

本文从“创造性翻译”和“翻译性创造”角度看德莱顿的“释译”和“拟译”翻译思想,再通过庞德的具体诗歌翻译例子来讨论译者翻译时的角色选择。而“译者角色”则是由译文和译者的目的决定,译者可根据译文求真行为的对象适时改变译者角色,使译文或向“原文/作者靠近”或向“读者/社会靠近”,只要目的达到,不论是“创造性翻译”还是“翻译性创造”都可以称之为好的“译文”。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修订本.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蒋洪新.庞德的翻译理论研究[J].《外国语》2001(4).

[3]袁靖.庞德《诗经》译本研究[D].浙江大学,2012.

[4]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52-154.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92-01

作者简介:谢婷娟(1992.1)女,汉,云南大理人,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