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夏季奥运会看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走向①

2016-11-28 07:56:08于清华丁申楠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5期
关键词:金牌竞技冠军

于清华 丁申楠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夏季奥运会看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走向①

于清华 丁申楠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该文从中国夏季奥运会的奥运竞技目标、奥运报道及访谈情况、奥运会奖励情况这3个方面看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走向,其社会价值从政治价值为主导向经济价值为主导转变再到人文教育价值为主导的发展趋势走向,通过竞技体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 夏季奥运会 竞技体育 社会价值

改革开放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迅速,主要以夏季奥运会为主展开论述,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其中2008年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取得了51枚金牌,总排名第一,在奖牌榜整体呈上升趋势的同时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也在发生变化。从我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21世纪前竞技体育主要作为一种手段主要为政治、经济发展服务,21世纪后出现多元化社会价值。

1 奥运竞技目标

1.1奥运竞技目标的变化

奥运竞技目标的变化主要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夺取金牌,为国争光为唯一目标;第二阶段的竞技目标仍然强调金牌,并确定到每个大小项目上金牌及奖牌数量;第三阶段奥运竞技目标为追求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

1.2从奥运竞技目标变化看竞技体育社会价值

从奥运竞技目标的变化看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走向:从1984年奥运会唯金牌论,为国争光的政治诉求极大地体现了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2008年北京奥运会则体现了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和城市文化价值,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种社会价值共同发展转变。

2 奥运报道的人文关怀增加

在中国知网百科词典中对“人文关怀”的解释是以“人是目的”为宗旨的、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命、价值、命运和尊严的关怀,对人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条件的关切。奥运报道的人文情怀体现在对一种全面发展的人格肯定和塑造。

2.1从注重报道赛事结果向报道赛事背后的运动员转变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第一枚现代奥运会金牌,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金牌总数达201枚。2008年奥运会前国内欣慰报道注重比赛结果,主要体现在:1992年奥运会广西日报《八八八!发发发!—中国金牌总数已达—8》文章的报道,完全注重报道赛事的结果宣扬;2012年伦敦奥运会《伦敦奥运盘点:孙杨激励一代人》的报道,未像以往样大肆渲染金牌的重要性,突出孙杨作为一名运动员训练场上的刻苦。由注重竞赛结果的简单报道到宣扬运动员不屈不挠的体育精神,鼓励新一代青少年努力拼搏,体现了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

2.2从仅关注冠军选手到关注奥运背后的千万运动员

从仅关注报道冠军选手而到关注无牌的千万运动员转变。参与奥运会的选手并非每人都有机会获得冠军,会有“失败者”,社会在不同年代对其态度不同,雅典奥运会射击选手杜丽获得首枚金牌,所有报道集中于她一人,而另一运动员:赵颖慧获得第4名,但是媒体几乎没有报道这位奥运“失败者”,将焦点集于杜丽上。这样的差异对待在2012年后有明显改变:2008年8月人民网登出《掌声送给程菲》的文章,把掌声献给这位失利的姑娘,赞叹她在过去比赛中的出色表现,感谢她为中国体操带来的突破。媒体报道对奥运“失败者”的理解与宽容,反映了国民心智的日趋成熟,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的转变。

2.3负面报道的出现

21世纪后关于奥运会的负面报道出现,中国开始用更加理性的角度看待赛事和运动员。通过负面报道来警示其他人,影响新一代青少年运动员,应该遵循竞技体育的规则,公平公正参与比赛,具备高尚的体育精神,通过竞技体育教育运动员成为品行端正的社会人,体现了竞技体育教育价值。

从关注赛事结果到关注赛事背后的运动员,从关注奥运冠军到关注千万青年运动员的转变,从纯粹的竞技导向向着大众健身靠拢,奥运报道的变化显现出浓厚的人文色彩,反映出中国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由原先“唯金牌”论的政治价值向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等多元化社会价值转变。

3 奥运访谈的多元化模式

3.1访谈内容由唯竞技论向生活化、娱乐化等多元化方向靠拢

早期电视奥运访谈节目主要围绕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教练员的训练方法、战术运用和运动员竞赛状态等展开,大众通过节目了解到的是赛场上的运动健将,其专业性和竞技性无可厚非。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始,访谈内容开始发生变化,由单一的专业问题向生活化、多元化转变。人是社会交往的主体,也是体育的主体,将体育运动中勇于拼搏、互相协作的精神传递给观众,代表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最美好最和谐的生命价值,这些才是受众最想看到的内容,人文关怀的色彩更加隆重。

3.2从奥运访谈变化谈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

访谈内容由专业性的竞技方法等向着运动员的日常生活等方面转变,人本是社会交往的主体,也是体育运动的主体,大众通过了解运动员的日常生活,深知运动员也是普通人,他们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的勇于拼搏,敢于超越、互相协作、相互关怀的精神能更加深刻地影响到他们,即竞技体育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价值。

4 奥运会冠军奖励看竞技体育社会价值

4.1奥运会冠军奖励变化

1984—2012年中国奥运会冠军奖励一直处于波动状态,其大致走向是1984—1992年奥运冠军奖金呈持续上升状态,其中1992年奥运会冠军奖励达到顶峰,这与1988年奥运会仅获得5枚金牌有关,为鼓励运动员获取金牌、为国争光,通过冠军奖励的增加来激励运动员,1992年开始冠军政府奖金呈现总体下降的状态,但企业加大了对部分奥运冠军的投资和奖励,以刘翔、林丹等为代表的奥运冠军受到大型企业的欢迎。

4.2由奥运会冠军奖励变化看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走向

1984—2012年伦敦奥运会冠军奖励的变化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从冠军奖励逐步上升的阶段可以看出奥运会将金牌放在首位,竞技体育的主要社会价值即通过获取金牌来达到其政治价值,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而从1992年开始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冠军奖励在减少的同时也说明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在虚弱,其他社会价值逐渐凸显出来。

5 结语

改革开放后中国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从以政治价值为主向政治、经济为主转变,最后走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精神等多元化社会价值转变。竞技体育对人的发展不仅仅是提高身体素质,而是不断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这一目标,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达到竞技体育的根本目的,实现竞技体育发展人、教育人的本质教育价值。

[1]张韧仁,张忠秋.我国奥运冠军巅峰期运动寿命探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SportScienceSociety).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SportScienceSociety).2015:2.

[2]徐富华.腾讯网伦敦奥运会冠军报道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4.

[3]李齐.新华社体育报道历史研究(1978—2012)[D].北京体育大学,2013.

[4]王辉.从伦敦奥运会看体育报道角度之变[J].青年记者,2013(11):31-32.

[5]郝秀君,庄严.奥林匹克传播历程(1984—2012)探析——以《广西日报》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4):316.

[6]邵凯,董传升.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背景下竞技体育社会价值新论——试论竞技体育的公共价值[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1):8-13.

[7]卓建南.竞技体育社会价值多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14-18.

G80-05

A

2095-2813(2016)09(a)-018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5.187

于清华(1994—),女,湖南常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休闲体育市场开发与运作。

猜你喜欢
金牌竞技冠军
迟来的金牌
抢跑“抢”来的冠军
竞技精神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50
金牌字帖
谁是真正的冠军
大灰狼(2018年1期)2018-01-24 15:43:54
郁闷的冠军
领导文萃(2016年24期)2016-12-15 09:13:17
没有冠军的赛跑
有惊无险的金牌
花与竞技少女
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21:28:39
金牌搭档主持养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