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开展的价值与意义①

2016-11-28 03:52:11陈玮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4期
关键词:天水体育项目民族

陈玮

(天水师范学院 体育运动与健康学院 甘肃天水 740001)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开展的价值与意义①

陈玮

(天水师范学院 体育运动与健康学院 甘肃天水 740001)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创造和积累起来的民族文化遗产,在高校开展各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文化价值、竞技价值、锻炼价值和娱乐价值,在不断地发展中使其进一步将走上竞技化、科学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发展轨道。

民族传统 体育项目 高校 价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各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了从单一到多元、从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的整体转型后,已发展成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有机载体,具有很强的竞技表演、健身娱乐、运动教育和经济价值,在我国普通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对于提升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和丰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伴随着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显示出日益独特的潜力和优势[2]。

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现状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创造和积累起来的民族文化遗产。其形式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涉及到娱乐、养生、竞技、搏击、健身、休闲等各个方面,是我国重要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几乎每一个项目就是一个传说,有的显示北国草原的芳香;有的显现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蕴藏谷地的奥秘;有的带有高原的神奇。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及健身功能,其独特教育功能,体现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良好的礼仪和伦理道德等方面,在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凝聚民族同心力、加强民族团结和,再现伟大的爱国精神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渐重视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犹如一朵奇葩发挥自身独特的价值,在增进人体身心健康、愉悦人的精神、培养人的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功能日益凸显。

近年来,专家学者们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突出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价值及意义;第二,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研究;第三,为进一步弘扬与继承民族传统体育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见解;第四,对民族传统体育如何更好地进驻体育教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也显现出明显的不足,尤其是民族传统体育如何更好地进入学校体育教学方面,所提出的对策缺乏一定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大多建议只有普适性,面对蜡花舞的研究更是稀缺。

2 我国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课程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了一个十分良好的契机,许多研究人员结合当前的新课标和教学改革的要求,特别是在高校相关体育课程资源方面的研究,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渊源和各种功能价值上探究,挖掘其教育意义和功能,表明将其引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还有研究者通过从当今课改的方向、课改的内容等方面说明将其引入学校体育教学是可行的[1]。在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中引入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既有利于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体育教学,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当前一些地区已将有些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列入了该校的体育课教学之中,如:北京的夹包、珍珠球、滚铁环等,宁夏的木球、方棋等,青海的锅庄舞、天水旋鼓等全国数10所高等院校将民族传统体育列为该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甚至设为主修课程,有些高校还专门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3 将本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以“天水师范学院”为例)

甘肃省天水市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基础,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天水旋鼓、夹板舞、马社火、鞭杆舞、壳子棍、蜡花舞等。近年来,已经有相关专业人士着手开始对天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研究,如天水师范学院王怀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水旋鼓舞及其体育文化价值研究》、闫虹的《伏羲祭祀庆典乐舞——夹板舞调研》,刘大军的《伏羲祭祀乐舞——夹板舞的历史演变及现代文化价值研究》等文献通过对旋鼓舞、夹板舞的解读,使人们了解其起源和普及教育、健身娱乐、旅游开发等功能价值,引导人们全方位地认识甘肃天水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促进文化交流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社会价值,并启发人们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科学、有效、实际地保护、发掘与传播。尤其王怀虎等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旋鼓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通过采用教学实验法、实地考察及问卷调查法对甘肃天水旋鼓舞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采用教学实验验证了甘肃天水旋鼓舞在愉悦学生身心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协调性灵敏性方面均呈现显著性效果,适合于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具备推广的条件和价值。

甘肃省秦安县古称成纪,史载“羲里娲乡”,其间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散见各处,《秦安蜡花舞》《女娲祭典》和《壳子棍》分别进入甘肃省第三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秦安蜡花舞,又名蜡花灯、蜡花盆,是一种民间自编自演的舞蹈。根据《秦安县志》记载蜡花舞出现于唐宋年间,是一种具有1 000年历史的民间舞蹈,主要在甘肃省秦安县郭嘉、吊湾一带流传。蜡花舞作为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根深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成为一种古老的民间活动,其起初起源于民间的女子歌舞,经常在节日和祭祀活动的夜间演出,由于表演者手托一盏类似莲花等样式造型的花灯,花灯内装有点燃的蜡烛,便于夜间表演,故称“蜡花舞”。将蜡花舞引入天水师范学院体育教学,不仅有力的继承、发扬和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秦安蜡花舞在甘肃省高校开展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给学生一个愉悦的身体锻炼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能激发起民族的自强和自豪感,形成学生良好的体育情结,还能培养学生们团结合作、拼搏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使学校体育教学的效能得以每一个人延续终身。

4 结语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体现出的健身价值、文化价值、娱乐价值、观赏价值和竞赛价值等,势必会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作为高校体育教育者,应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使该项运动逐步实现高校化、竞技化和国际化,以开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新的时代。随着高校教育改革和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高校将首当其冲的为继承、发扬、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体育教师也要用科学的原理与方法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以提高和普及,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因此,高校体育工作者肩负着开发利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重担,这就要求人们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改造和筛选,择优引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之中,使其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提提升过程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1]肖宁.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机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32-35.

[2]姜玉泽.民间传统体育专业的目标研究与课程体系[J].聊城大学学报,2005(2):19-21.

G8

A

2095-2813(2016)05(b)-012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4.128

①陈玮(1981—),女,汉,甘肃天水人,硕士,天水师范学院体育运动与健康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

猜你喜欢
天水体育项目民族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44
我们的民族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艺术品鉴(2020年4期)2020-07-24 08:17:50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魅力中国(2019年40期)2019-01-12 21:16:28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美食(2018年10期)2018-10-18 08:10:58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天水之镜像》
艺术评论(2017年2期)2017-03-16 07:19:51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