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榜样激励在中职学生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宁静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摘要:根据中职生的独特特点,有效运用以下榜样激励机制,能更好地促进中职生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中职生特点;榜样激励机制;班主任管理工作
中职生大多是中考落榜生,学生综合素质偏低。虽然和高职生同属于职业教育累学生,但是存在着跟高职生差异明显的特征。一方面他们本来成绩就不好,又没有经历高中三年对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和强化训练,文化基础较差,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 。因为年龄较小,本就在校缺乏自律性,不良个性显著,老师严重的差生定位使得他们自信心普遍不足;另一方面,他们的生理性成熟超前,但是社会 性 成 熟却相对滞 后 ,学生的年龄普遍14~18岁之间,独立生活能 力和适应性不强,尚处于“心理断乳期”,自控能力较差,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但是叛逆心又强,你越是强迫他们做的事情,他们往往会强烈的抵抗,激励的作用反而会产生好的效果。
他们缺乏集体观念,社会责任感淡漠,所以一开始就要求他们有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对他们的要求就过高了。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紧张,稍有不满就会引发冲突,但是大部分过了之后误会也会慢慢消除。此外,中职生在求学目的、成长环境、生活背景、文化基础和基本技能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榜样激励机制作为对学生激励机制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中职生自然也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榜样激励是由其激励客体——中职生的特点决定的。把榜样激励观念运用到中职生管理中,对中职生的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它符合中职生的人才培养要求,能够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原有的规律,同时又把扩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一定高度, 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榜样激励是指通过宣传某一或某些典型人物的思想、行为,或者是某一或某些人在日常的行为中处处表现出榜样的作用,从而激发其他人的情绪,引发大家的“内省”与共鸣,进而促使个体或集体能有效地达到特定目标的一种激励方式。在中职生管理工作中,榜样激励作为一种激励方式 ,具有其独特的明显的精神层面的特点,它不是独自发挥作用的,它需要与目标激励、特长激励、环境激励情感激励甚至反向激励等激励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固定化规范化的激励机制,从而起到强烈最大化的示范作用,从而来引导人们的行为。可见,榜样激励机制是指在一个特定体系(本文特指中职生管理工作)中,激励主体综合运用以榜样激励为主,其他多种多种激励方式为辅,并慢慢使其规范化,与激励客体之间是一种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他们之间的共同作用,从而达到榜样激励的作用。
(一)班主任自身的榜样激励。
说到班主任的榜样激励,大家肯定会说老师能有什么榜样激励作用啊。其实并非如此,班主任的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正如有些人所说什么样的的老师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因此,班主任在平时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榜样。首先,班主任应该提升自身的品行,做一个正直诚实有担当的人,对所有班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都以客观公正的方式解决处理;其次,班主任应当培养并扩展自身的爱好能够在各项班级活动和院系活动中和学生一块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未他们随时提供有效和正确的指导。再次,班主应对自身严格要求,规定学生不迟到早退不违规等规定中,自己也应该同样做到,否则没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批评;最后,班主任更要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水平,学生看到你的努力和业务水平,也会慢慢效仿,从而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实力。
(二)班干部的榜样激励作用。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干将,能够帮助班主任处理很多问题。但是中职的班干部跟高职还是存在很大区别,高职的辅导员可以把握大的走向,由班干部去完成细节的东西就行了,但是中职的班干部却没法达到高职班干部的境界,能配合中职班主任完成各细节工作就很好了。所以中职班主任应该平时多关注班干部群体,平时多对其用情感激励,培养他们班干部的担当和带头作用,从而成为班级同学的榜样,带动班集体的发展。
(四)特长生的榜样激励作用。
其实,每个班都有在各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能够让这些学生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有效发挥他们的特长,这也是一种榜样激励。他们取得的荣誉和光环会让其他学生尝试寻找自身的亮点或培养自身爱好特长,从而更好地带动整个班的上进风气的形成。
把一部分人培养成榜样,激励带动其他人
中职大部分学生都不愿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活动,而需要老师去鼓励并发掘他们的潜力。这件事的作用非常大,这一小批学生在老师的带动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无形中也起到了榜样的激励作用。其他同学想着他能干我肯定也能干,也想在大家面前有展现的机会,慢慢的大家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以及班级责任感都随之而来。
榜样激励机制对中职生的管理工作起着很大的作用,儿这些榜样激励机制的运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们集体荣誉感,似的班级走向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鸿.激励能力培训全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黄辉.榜样激励机制在高职生辅导员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1
项目编号:BYK1407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76-01
作者简介:宁静(1985--)女,汉族,安徽亳州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英语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