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恬(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试析狄更斯早期作品中的大团圆结局
——以《雾都孤儿》为例
田恬
(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的第一部社会小说,写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当时的英国,工业革命刚刚完成,整个社会开始迈入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并正在经历一场转变。此时出现的新《济贫法》在提高穷人阶级的生活水平上没有任何有效措施,却对最无助和无奈的下层阶级施以无形的惩罚:“鉴于民法博士会馆收费太贵,他们便大发慈悲,准许已婚的贫民离异;以前他们强制男方赡养家庭,现在却让他摆脱家累,使他变成光棍!”因为对英国政府1834年所通过的新《济贫法》不满,作者执笔书写该小说开始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关键词:大团圆;狄更斯;乐观主义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写成于作者的青年时期,这个时期的作者善恶分明,嫉恶如仇,“站在人道主义的一边,对社会的罪恶势力加以冷嘲热讽,暴露它们的丑恶面貌,出它们的洋相,使它们在读者眼里,显得既可鄙又可笑”,他是一位站在正义一边的战士,纵使社会有种种的不幸,有种种的罪恶和丑陋,但他仍然相信,充满希望的明天站在未来等着我们,“要有信心,永远乐观,谁胸有成竹,高高兴兴的去征服世界,世界就是属于谁的。”
小说的主人公奥利弗·退斯特就“出生”在作者这样的一个思想背景之下,从他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他的童年是多难和不平凡的。母亲在生下他以后就去世了,从记事开始身边就是一群同样苦难的小伙伴和习艺所凶神恶煞的育管员以及同育管员沆瀣一气的教区干事,育管员本着上帝的旨意来克扣政府下发给救济院孤儿的资金。孤儿们不但吃不饱还要忍受繁重的劳动和无情的打骂,但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主人公的心灵依旧纯洁,丝毫没有受到丁点儿污染,“不能指望这种寄养制度会结出什么了不起或丰硕的成果,然而,天性或遗传却在奥利弗的胸怀里播下一颗善良而坚毅的心灵”。
他的乐观主义精神间接造成的影响在作品中体现出来就是大团圆的结局,小说的每个主人公在故事的结尾都获得了一份完满的归宿。除了《雾都孤儿》的小主人公奥利弗以外,狄更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同样以非常圆满而又幸福的结局为匹克威克先生和他的社团历时两年的游历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这些都形象地表达了狄更斯的善良终将战胜邪恶、好人终有好报的道德信念。不难看出狄更斯是个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人,他把这种精神带进了其早期的小说之中,虽然包裹“我”的是外面的黑暗现实,但是却不影响“我”用自己的乐观去看待事物去感染身边的人,用“我”的乐观去对抗现实的黑暗,“我”尽“我”的力量去揭露社会现实,哪怕最后改变的只有一点点,但对“我”来说都是胜利。
狄更斯早期的两部作品都是以连载的形式开始的,没有提纲,根据读者的反应来书写或者想到哪写到哪,并且都是大团圆的结局结尾,这跟他的人道主义关怀、充满乐观的精神和理想的思想是分不开的,而这些思想或者说价值观的形成又离不开他的童年经历。在奥利弗的身上我们也能看到属于狄更斯的童年时期的影子。狄更斯认为,一个幸福的童年需要这些条件:无忧无虑的生活、有一个充满书籍的屋子、可以自由自在的读书。这些在奥利弗的结尾,在奥利弗的身上体现了出来,布朗劳先生属于狄更斯认同的中产阶级,有满屋子的书,可以供小奥利弗在其中遨游,老先生也能带给奥利弗无忧无虑的生活。而狄更斯的一生也可以说是苦尽甘来的:年少成名,彻底摆脱了过去那种贫苦的生活和学徒的生涯,进入了中产阶级,在狄更斯的思想里他既同情下层阶级和贫穷的人们——因为他自己也体验过那种生活——但是又渴望拥有物质上的满足,为自己也为子女,使他们能避免自己童年时期的经历。
狄更斯“用温暖的笔调、喜剧性的手法赞美英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间,特别在困难面前所流露出来的乐观主义精神”。富于风趣的狄更斯,善良的狄更斯,在小说中表达了一种英国式的乐观的民族精神。
在《雾都孤儿》中,狄更斯通过一系列非比寻常的巧合来达到最后的大团圆结局,用这些巧合讽刺现实社会的黑暗不堪和堕落:奥利弗第一次上街去行窃,被偷的人就是他父亲的老朋友;被赛克斯和托比胁迫去入室偷盗,选中的目标就是姨妈露梓小姐寄养的梅里太太家。有人认为这些巧合安排的很牵强,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属于狄更斯的小说,也是属于普通大众和贫民的小说,他们希望看到这样的巧合和由于这些巧合而成的完满结局。人人心中都有一片自由善良和理想的天地,当发现在自己的身上这些无法实现或者行不通的时候,他们愿意看到这些降临到一个跟他们一样拥有纯洁心灵的人身上,来代替他们享受这一切,来代替他们过上理想中的生活,来代替他们身处一个理想的社会。
狄更斯的童年是不幸的,从他的经历来看,他认为英国社会对孩子们是残酷和苛刻的,政府从不去真正关心孩子,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或者利益的那一面去对待他们。贫穷人家的孩子才十一二岁就过早的被逼无奈的进入残酷的社会中“磨练”;童年时期在鞋油作坊的学徒经历始终是狄更斯内心一块挥之不去的阴影,导致多年以后,作者本人都几乎不曾提起过。当时的社会对儿童心灵上的残害影响有多大。既然现实社会给不了人们温暖,那“我”就创造一个温暖来弥补人们破碎失望的心灵,并再一次强烈的衬托出现实社会的肮脏。
在奥利弗出逃伦敦之时,路过曾经待过的如噩梦和地狱般的习艺所时,他遇到了小狄克,同样善良却又同病相怜的多苦多难的小伙伴,“我要跟你告别了再走,我还会来看你的,狄克,我知道我们一定能见面,你一定会好起来,你一定能幸福快乐。”“希望能这样,吻我一下吧,再见,亲爱的奥利弗!愿上帝保佑你!”这是奥利弗生平第一次听到别人对他的祝福。从此以后,即使生活充满艰难困苦,无论命运如何多舛善变,奥利弗始终没有忘记这句话。这是来自孩童的最纯洁的祝福。为了这样的一句话,作者给自己笔下的人物——这个人物还带有自己的影子——一个最适合最好的结局,来完成自己的梦想。
参考文献:
[1]狄更斯.奥利弗·退斯特.荣如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2][法]安·莫洛亚.狄更斯评传.王人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中图分类号:I1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13-01
作者简介:田恬(1991—)女,汉族,河北邢台人,现为云南民族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