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浅析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学生自组织能力的构成①
李鑫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体育课程是高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科目,而体育课程中的篮球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强身健体,从而更好地投入实际的学习当中。高中时期学生的各方面的观念、能力已经趋于成熟,自组织能力在篮球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自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篮球教学的实际,结合理论,让学生更好地将自组织能力在篮球教学中得以有效发挥。该文通过对高中篮球教学中学生自组织能力的形成进行具体分析,并且就如何通过篮球教学进行学生自组织能力的培养提出相应的方案,以期促进学生自组织能力的不断提高。
高中体育 篮球教学 中学生 自组织能力 构成
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高中篮球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组织能力,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对其在后期的发展也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下面就如何在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实现对中学生自组织能力的养成进行具体分析。
自我激活是指学生通过对自身需要的判断,然后通过对外界的判断,确定一定的目标,自发形成的自组织活动的一种行为。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篮球活动高效发展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就是,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将自身的需要转化为内部的动能,从而使自身的学习处于自觉的激发状态,使自身的潜能得到最大化发挥,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篮球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选择性地获取相关的教学信息,使自身的状态一直处于发展状态,学会学习,从不断的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的自组织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要想使学生明确自我定向,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需要具有专业的教学技能、高尚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个人素养,然后在实际的篮球教学中不断地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变成一个能够进行独立思考、自我定向、具有不断学习能力的个体,通过不断地学习、反思,实现自我激励和自我矫正,最终就会成为利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个体。通过自我定向,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周边的学习环境以及目标定向也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境因素和人格特质共同决定了其定向的类型,因此,在实际的篮球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促使学生尽可能地实现自我定向,在关注学生战术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对比,这样才能让学生处于一直进步的状态。
在实际的篮球教学中,针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以及外界的实际情况,改变当前的学习方式称之为学生的自我调整,通过调整,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实际的学习中去,并且对以往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在篮球教学中,学生应该将教学目标作为参考,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以及方式进行调整,从而有效地实现自我目标。在实际的学习中,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的方式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能够让学生更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通过对技术的不断规范,理论更加灵活地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即使会出现一些错误,学生也能够以良好的心态纠正相应的行为,这样不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保证,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当然,教师应该适度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并且反馈学生的学习成绩,促使学生不断地实现自我突破。
之所以实现自我锻炼,主要是为了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而自我适应能力则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目标,实现对自己知识结构的整合完善,实现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以便后期在社会中更好地立足和发展。如果学生不能进行自我适应,教学内部的和谐统一将难以实现。鉴于这一点,在实际的篮球教学中,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提高理论能力以外,还应该促使学生通过对自己实际活动,以及教师对其表现的反馈信息,总结出自身的能力,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肯定好的一面,并且更进一步地发挥长处;另外,面对缺陷部分,应该不断地进行改进,这样才能达到教师教学的目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保证,完善学生的篮球知识结构,保证篮球教学能够适应学生身体的发展。
在篮球教学进行中,学生根据自我的心理、生理以及环境条件和专业技能,为了保证环境和过程的统一,对学习活动实现有计划的安排和实施称之为自我规划。自我规划是篮球学习中更高的一个层次,是一种利用发展的眼光对学习行为的安排,如果在实际的学习中没有计划性和时间观念,那么只能一直处于低水平的非完全的自组织活动之中。作为一项集体性的运动,如果不能进行很好的规划,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势必会出现混乱的局面,为了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合理地对教学和练习的时间和顺序进行安排,这样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掌握知识的能力以及速度进行确定。另外,还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指标,确定自身的学习目标,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学生就能够更快地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习和练习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根本的保证。
自我控制是作为人所特有的一种,通过自我意识的作用,对自身的行为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限制,这种行为的主体就是自我控制的个体,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对自身行为以及心理主动的控制。在高中篮球教学中实现自我控制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的状态出现,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自我意识的心理状态表现得比较明显,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自信心、毅力,同时对篮球的学习和练习的特点也比较明确,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有比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就会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动机,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的情况下,学习效率也就得到相应的提升。自然界的发展中,一切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要求,人的行为也有相应的制度以及法则进行规范。而篮球教学活动对于这一点的表现更为明显,实际的篮球教学本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在于能够使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有效的体现,这样才能保证篮球教学质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适当地鼓励学生,并且以身作则,让学生看到自我控制的作用,因为在篮球教学中,尽管教师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最关键的决定因素还是在于学生本身,如果学生不能实现有效的自我控制,那么教学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学生的自组织能力在高中篮球教学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高中篮球教学是一项集体活动,自组织能力是高中篮球教学的关键。在实际的学习中,为了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学生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激活、自我定向、自我锻炼、自我控制,同时还应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的规划,这样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总结,从而不断地实现自我的完善和提升。当然,这种能力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篮球学习的不断提升,同时对学生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彭艳.体育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组织能力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3):70-71.
[2]夏宇.浅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组织实践能力的培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12):90-93.
[3]谭书敬.体育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1):52-53.
G841
A
2095-2813(2016)11(c)-007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3.070
李鑫(1991—),女,汉,江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篮球。